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 第1419章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第1419章

作者:夜钰阎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1 19:35:58 来源:258中文

大唐现在之所以蒸蒸日上,只在于为开明的政治风气。李世民豁达大度,宽以待人,而且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治理天下繁多的事务,一切都由他独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因此,他虚心纳谏。凡天下大政方针,必须经过百官商量,宰相筹画,方可奏行。他怕人不敢说真话,常常鼓励他们说,并且重赏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故在他登基以来,统治集团内出现了一种浓厚的“民主”气氛和许多敢于直言极谏,专折廷争之臣。

也因此朝中无党无派,所有的大臣只有政见相不相同而没有党派一不一样。

侯君集的性格自傲,以他自己为中心,正是那种容易集结党派的首领。若他为相,不论有意无意,势必会威胁到大唐如今清明的朝纲。

侯君集拥有宰相的才华,但不拥有宰相的气度,所以绝对不可以为相!

这也是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不惜开罪侯君集,而千方百计阻挠的真正意思。

房谋杜断是李世民最倚重的人才,两人一个心思缜密。一步三计,一个刚果决绝,目光长远。相互配合无间。天下之事,少有难的到这对组合的。房玄龄经常能留意到他人看不见的东西细节,有事问他,总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这二相先后强烈的否定侯君集,也让李世民对侯君集多加留心,这一留心便发现侯君集有着太多的缺点,甚至比起他的优点来说要多上数倍。

“见过陛下!”甘露殿内,李世民等了一会儿,一个姜黄肤色。身形高瘦,手足颀长,有着四方脸的年轻汉子走了进来。

他正是侯君集。

“君集,你觉得秦风如何?”李世民故意以秦风打开了话题。

果然,侯君集眼中闪过强烈的妒恨,半晌才违心道:“人中龙凤。”

“自从介绍他与药师结识之后,他的军事水准,越来越扎实了!”李世民感慨长叹。瞧了侯君集一眼,仿佛不经意道:“君集,你之强项在于军事,这也是你立足朝堂的根本,与那些迂腐之士接触只会限制了你的优点。在如此下去,你可真要让秦风给超越了啊。”

李世民是一番好意,侯君集听在耳中却是一阵刺耳,脸上笑着回应,背地里拳头却是紧握,眼中带着强烈的嫉恨,还有对李靖的不满。

李靖的军事才华在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没人怀疑他的军事能力,即便是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在军事上也服气李靖。

能得李靖指点,侯君集自是满心欢喜,但是与李靖接触下来,他总觉得李靖既不收他为徒,又不传授他深奥有用的东西,觉得李靖私藏,怕他学会真本事从而超越他,对李靖抱有极大的成见。后来得知李靖对秦风倾囊相授,心中更是充满了对两人的敌视。

侯君集在唐朝诸将中可算异类,他性子暴烈,武艺高强,可偏偏足智多谋,领兵打仗相当厉害,出谋划策也很是了得。在两方面都有建树,所以这战功谋功加起来,大唐是朝中是无人可比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性子太傲,心胸太嫉妒心太强,太无容人之量。

他的眼睛充了血,这恨由心生,那种杀意杀心,油然而生。

李世民雄才大略,又是一个百战之将,那里看不出侯君集的心思,哪里体会不到侯君集心中的杀意。

李世民见其如此,勃然大怒。李世民那双眼睛充满了熊熊怒焰,脸甚至于有些扭曲了。他强忍着骂人的冲动,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慢慢平息心中的怒火,而此刻,脑海里响起了杜如晦曾经说过的话。

“陛下,对于魏征魏大人极力举荐侯君集为相,长孙国舅表态应和,臣不敢苟同,臣并非不知侯君集的才华。可是为相者,百官之首,统御百官,才能可以不出众。但绝对要有胸襟气度,能够容纳的下自己的政敌。就像臣与你魏大人一样,魏大人顽固,我俩常常意见不一,也经常与他吵的面红耳赤。可私下里,我们私交却是极其深厚。但侯君集就做不到这一点,他有着武将的脾气,敌人就是敌人,对于敌人就要无情的打压。他一旦为相,对于那些意见与他不一的人,必然会展开强而有力的打击。如此会造成可怕的党争,这些年来,在陛下的带领下政治清明,无党无派。若侯君集为相,恐怕会照成难以预计的后果。所以臣与玄龄认定侯君集不可为相”

当时,李世民不以为然、半信半疑,可现在见到侯君集这模样,他已然信了杜如晦当初之言。

一国之君、一国之相、百官之首,若无容人之量!这天下将是何等模样?

李世民无法想象!

可秦风要是听到杜如晦这席话,定当大声应和。

因为他明白房玄龄、杜如晦的顾忌。了解大唐由盛而衰的秦风甚至比房杜更加能够体会这种心情。

因为他知道大唐是怎么让人玩完的。

作为一个后世人,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大臣结党专权带来的危害。

唐朝的落败在于唐玄宗时期,而最大的缘由莫过于李林甫、杨国忠这两人结党营私,不断的排除异己,使得朝中无可用能人,政治昏暗,以至于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拉开了盛唐落败的序章。

后唐时期,因为唐武宗的出现,他大兴改革,有了会昌中兴,让唐朝有了转机,但因为牛李党争的爆发,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让唐朝再难有复兴的可能。

可见在朝堂上拉帮结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朝廷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君集,朕有个任务,也是命令,希望你全心全意去执行,不负朕之所望。”闭目思索了良久,李世民有了决定。

侯君集一跳而起,欣喜道:“陛下请下旨,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定是陛下念我之能耐,给我镇守边疆的命令了。哈哈,这征讨吐谷浑之功劳是我侯君集的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头就是一阵的火热,只要到了边境,还怕没有功劳,还怕吐谷浑不主动挑动战争么?吐谷浑好歹也是西域上地强国,虽不如歼灭东突厥巨大,但比起李绩在东突厥的表现,却是绰绰有余了,到时,兵部尚书之位是李姓还是侯姓还是两说呢!况且,我侯君集还是陛下的“老臣”,陛下多少都会偏向自己人吧?

“但愿你心口如一,君集,不管朕让你坐什么。你都要相信,朕这是为你好,也是为了大唐好。”李世民见状,有些不忍,可为了侯君集,也为了大唐的千秋大业,他不得不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