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 第1417章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第1417章

作者:夜钰阎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1 19:35:58 来源:258中文

一直以来,侯君集都觉得自己缺乏表现的机会,若自己能有秦风这样的机会,定要打出威风。让世人知道大唐不仅有李靖,还有他侯君集,而且他侯君集比李靖更要出色善战。

然而事与愿违,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似乎忘记了他这么一个似的。他心中郁闷,自是无言而表。

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留意到了侯君集的表情,暗自摇头叹息:侯君集的能力,他早已察觉,在军事上的水准,比之秦风、李绩没有半点的不如,很多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性格上却存着巨大的隐患,太过偏激太过骄傲。对于功利看的太重,有独当一面的才华,却没有独当一面的气量。不如李绩持重沉稳。更不如秦风善于用人,深得军心将心。

现在见侯君集一脸懊恼的模样,暗叹之余也觉得将侯君集雪藏起来确实合乎情理。同时,心中的不满也到了顶峰。

第52章:侯君集二

朝堂里,各种迂腐的声音几乎把太极殿给淹没了,此时,房玄龄站了出来,高声道:“幽州大总管不是古之州牧,也不可能是古之州牧,理由有二:一、秦大将军担任幽州大总管是暂时的,是担任吏部尚书前的历练与考验,陛下给他三年时间,不管合不合格都将回京听用,如果他将民生凋敝的幽州治理成朔方、庆州那般繁荣,则证明他有本事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反之,则继续当他的将军,三年时间,又能做得了什么?”

“二、高句丽狼子野心,世世代代有南侵中原之志,此次内讧是高建武与渊大祚真的决裂,还是唱双簧来欺骗大唐,谁也不好早下定论,若我们放松了警惕,高句丽一举入侵幽州,我大唐让对方打个措手不及,到时,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诸位大人,若高句丽进军幽州,我大唐打还是不打呢?说打吧,可大唐国库空虚,钱粮无法支撑一场大战,前朝是怎么失败的?是高句丽占据着天时、地利上的优势,硬生生把数百万大军给耗死的,杨广有文帝之雄厚根基尚且让其耗死,我大唐底子薄,若与其干耗下去,损失不可估量。诸位大人别望了,我大唐周边除了高句丽,还有吐谷浑、百济等等敌视大唐之国,他们是光脚不怕穿鞋,他们本就不怎么样,打着消耗战,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何况他们是占据主动的一方,想什么时候来攻,就什么时候来攻。耗,大唐也不是耗不过。只是这一耗就是一次持久战,足以让大唐的经济走向下坡路。不打也不行,若我们面对高句丽这个跳梁小丑的挑衅,而无动于衷,草原各族、西域诸国将如何看我大唐?不用说,结果就是威严扫地。陛下任命秦大将军担任幽州大总管合情合理,首先秦大将军在北地之威望无人能敌,人人畏之如虎,有他坐镇边境,高句丽将不敢有丝毫异动,诸位大人,这是一举两得之事,大家没理由反对。”

战事一旦挑起,打与不打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这时也说道:“若高句丽真的进军,我大唐为了威慑天下,为了刚刚重启的丝绸之路的安宁,结果将是不得不打,而且拖不得。慢不得,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功成。将损失减值至最将利益获得最大。可高句丽地势险恶、气候恶劣,再加上战场瞬息万变,谁敢保证自己在大胜的前提下,还能将战争时间缩得最短呢?故而,此战能避免尽量避免。秦风担任幽州大总管,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况且,他治理地方的手段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那是前无先例的治国良策,除了他,又有谁能做得更加完善?”

杜如晦作为大唐杰出的顶级谋士。对于大唐的库存经济,比之李世民还更要清楚。

李世民与杜如晦深交十余载,对于他话中的意思,了然于心,听明白杜断这一席话饱含的意义。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杜如晦最大的能力优点便在于总能在第一时间整理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找到理智的应对方法。

房玄龄之言引起了迂腐、主和派的共鸣,同时也让大家放心,秦风这个权力过大的大总管只担任三年时间而已,三年时间,以秦风之力,在一个地广人稀、民生凋敝的幽州,他又能闹出什么事来?

而杜如晦,则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秦风去幽州就是将可能燃起的战争之火扑灭!

长孙无忌低沉的道:“正如房杜二相说得,我大唐目前不宜再战,战,必须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胜得漂漂亮亮的,不然就是败了,败了,就没有威慑天下威信。且不说西域其他国度,单说我们的近邻吐谷浑,就野心颇大,当年选择至大唐扬威,有几分不将大唐放在眼里的态度。吐谷浑所在之处,位于西域门户,他们挽扼丝绸之路要道,时常威胁我河西走廊安全。吐谷浑对大唐并不恭敬,将会是丝绸之路上的毒瘤,终有一天会眼红丝绸之路给我大唐带来的丰厚回报,终将明里暗里给大唐使绊子。丝绸之路对我大唐极为重要,即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何况要发展西域,必先将西域的门户掌控在手。一旦大唐与高句丽交战,一旦陷入了战争之泥淖,吐谷浑必将配合高句丽,攻我大唐之西南、西北要地。届时,我大唐将两面作战,实不利大唐之安稳,短时间内能不战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借秦大将军之威名威慑高句丽是再好不过之事了。”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更是深知李世民决心已下,多说无益。

朝堂内鸦雀无声,李世民原地站了起来,锵锵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朕意已定,此事无须再议!”

众臣凛然,李世民这话的语气以不容他人质疑,于志宁和褚遂良、孔颖达等人对视一眼,默然苦笑。

这时,侯君集急切的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臣愿意前往西南,坐镇边疆,防备吐谷浑入侵大唐,若其来犯,臣必将扬我大唐之军威,让吐谷浑有去无回。”

李靖由兵部尚书升为司空,以他的功绩理所当然。侯君集眼见李绩后来居上,由十二卫大将军升为兵部尚书,成为大唐军方第一人,侯君集的妒忌简直达到了顶峰。眼下天下太平,大唐短时间内无战事,这也意味着他很难遇到立功的机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