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 第1414章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第1414章

作者:夜钰阎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1 19:35:58 来源:258中文

“你有什么要求说吧!你小子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世看了秦风一眼,继续盯着沙盘里看个不停,作为著名的军事家,他太知道这个沙盘对行军作战的帮助了。同时,他也知道秦风是个不见猎物不撒鹰的人物,接着他又警惕道:“别跟朕说,又看上哪位公主郡主了,这事没门,连窗都没有。”

秦风差点喷笑“您看我像这种人吗?”

李世民转过头来,仔细的看了他一眼,道:“不像,因为你根本就是。哼,朕就那么几个女儿,现在没你的份了。”

“行,行,行!我不惦记就是了。我马上远赴幽州,想惦记也没机会。”秦风哭笑不得道。

“不一样,你小子长得马马虎虎,鬼点子特别多。谁知道你怎么想?说吧,有什么要求你开口,答不答应是朕的事儿。”

“岳父,从您准备执行针对高句丽计划开始,小婿针对高句丽特定的地形,就一直思索着,与仇夷也了解了许多许多高句丽的地形、人文、风俗之类问题,现在小婿已经想的差不多了。来找岳父是针对此次算计高句丽提出的一些要求。”秦风从不拿征战之事,当做儿戏,对于每一个兵卒的生命都极为重视。这也是秦风深得兵心将心的原因所在。身为此次特殊任务的总指挥,他早作一点准备,很有可能便能挽回无数兵卒的性命。在这一点上,秦风绝不嫌麻烦,更不马虎大意,掉以轻心。

这段时间以来,秦风都在研究脑海中李世民攻伐高句丽的战役。

李世民的用兵水准,自不用说,决定大唐一统天下的六大战役李世民指挥了四个,其中包括虎牢之战以三千破十万的经典战役,一举擒获了中原、河北两大诸侯王。他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指挥着麾下诸多精兵良将步步为营,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初战便攻下了盖牟、卑沙,随即又攻取了杨广曾久攻不下的辽东,紧接着驻骅山大破十五万高句丽兵卒,最终在安市城下,受到了安市城主顽强的阻击,久攻不克。

论战绩这一次李世民打的并不差,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出动十万兵马六万步骑,四万水军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四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两千余数,但是战马因为受不了苦寒气候,折损十之七八。

面对恶劣的环境,李世民下令撤军。

换做任何朝代,这种战果都是足以书写的胜利,然而在李世民看来没有灭了高句丽就是他的失败,此次战役也以失败而记载。

针对这前车之鉴,秦风琢磨了好一阵子,对于应付高句丽的恶劣气候有了一定的装备。

“岳父,这是小婿花了不少时间,经过删删改改后整理出来的东西,希望岳父能够给予满足!”秦风从袖中取出一封一亲笔写的奏章。

李世民接过翻开一瞧,便满足的笑了起来:“秦氏书法,朕的最爱,嗯,比以前更具宗师风范了!要是人人都有你这水准,批阅奏章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秦氏书法”一反过去秀美、柔韧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作为帝王,李世民最喜这种气度雄浑的书法。

秦风笑道:“这或许是因为上了战场,多了一丝丝雄浑与阳刚。”这些日子,他没有刻意去练习书法,但是现在写出的字,比以前好得多了,也难怪李世民赞不绝口。

“当是如此!”李世民不再说话,认真瞧了下去,才看到第一条,有些难以置信的再看了一遍,确定无误后,忍不住道:“你竟然要减少骑兵的数量?着重发展步兵,你这奏折没写错吧?”在古代,骑兵是战争之王,是排在首位的军种,因为骑兵具备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优势,同时,还有一个步兵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强大的冲阵能力,骑兵用于冲锋敌人的阵地,冲散敌人的阵形,给步兵提供便利。

李世民是骑将;秦风也在东突厥一战中将骑兵发挥得出神入化,把突厥兵弄得疲于奔命,最后避实击虚,屡屡获得大胜。故而,秦风不会不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可现在,他却主动要求减少骑兵,减少战马!让李世民多少有些意外。

“大唐无战事,且不缺战马,你没有必要这般给朕节省。”

现在大唐不缺马,张万岁在朔方担起了大唐的马政,大唐平定草原之后,除了数之不尽的缴获,又得草原人进贡牛羊马等物。如今的大唐在朔方、夏州、河套一带的诸多养马场共计圈养了战马近乎二十万,比起巅峰时的的七十多万匹,虽是远远不如,但已经足够大唐军事上的开销了。

这大战来临,秦风这里不是要钱要粮要马,而是减少自己的军马数量,这让李世民大感讶异。要知道大唐的骑兵威震天下,毫不亚于草原上的骑兵,而且,他还想着看自己的“徒弟”用骑兵打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回来呢。

秦风感激道:“多谢岳父好意,不过,还是不用了。”

见秦风似乎另有打算,李世民也不坚强,只是诧异问道:“你是一员将骑兵使用得出神入化的骑将,某些方面朕都不如。你不要骑兵,定然有你的想法,与朕说说你的理由。”

秦风侃侃而谈道:“首先,高句丽深受我中原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像草原部落一样,没有像样的防御措施。相反他们吸取我中原城池的特点,针对他们自身的地形特点加以改良,依山而建。十座高句丽的城池就有九座傍着山势而建,故而战马的用处不大,对我而言。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们日后大举进兵,我都认为马匹的作用仅限于搬动粮草物质方面,而不是用来作战,因为我们总不能骑着马去攻城吧。对于高句丽的地形,战马够用就行。太多反而会给后勤制造压力,给我大唐带来不必要的消耗!至于后面不要河曲马,只要北地矮小马,也是因为河曲马固然力量足,速度快,但是不耐寒不耐饿,受不了在严酷环境下的剧烈军事行动。反之北地马虽然体型较小,不及河曲马速度好、体型高大,但北地马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同时,北地马在风霜雨雪的大草原上世代生活,它们一如突厥人一般,习惯了恶劣的环境,故而北地马更能够受得了高句丽的环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