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奶狗见到生人也不害怕,被杜凯丰抱在怀里的时候一点也不闹,很乖。
带着两只小奶狗回家,杜凯丰给它们弄了点吃的,打算明天带他们去县城里看看,顺便买点狗粮回来。
“吃吧。”两只小奶狗应该是刚刚断奶,不太喜欢吃他弄的东西,吃了几口之后就不肯再吃。
“小丰,哪来的狗?”杜恺裕进来看到两只狗,有些担心,都养起狗了,难道杜凯丰真的打算窝在家里种田。
“路边捡的,哥你怎么过来了?”杜凯丰见到杜恺裕手里的东西,就知道他为什么过来,又过来给他送东西。
饶敏和杜恺裕担心他在家里过的不好,经常给他送些东西过来,水果蔬菜粮食还有日常用品,隔三差五的给他送来。
“今天超市大减价卖大米,阿敏买的多,让我给你送点。”杜恺裕把手里的大米放下。
“不用整天往我这边送东西,咱们乡后面就是小集市,我去那里买就行。”
在老家住了小半个月,杜凯丰慢慢的熟悉了这里的生活。虽然在这里种田跟游戏里不同,种田需要耗费的体力更多,但是他的身体年轻,要做的事情也不算太多,倒也不觉得累。
每天早晨六点,杜凯丰准时起床,带着两只小狗去田里收拾,等到太阳升起来,就回家做早饭,然后继续收拾那几分地。
现在正是种蔬菜的时候,杜凯丰早早的就把要种的蔬菜规划好。
茄子、青椒、黄瓜、豇豆、冬瓜……这个季节能种的蔬菜很多。别人种什么,杜凯丰也跟着种什么,其中杜凯丰最重视的,是小葱和生菜。
这两种蔬菜长的快,他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来确认肥料的功效。
一个月过去,田里的蔬菜慢慢长大。杜凯丰每天照样在午饭之后去村子里散步,身后多了两只黄白相间的小狗,大家见到杜凯丰,总是会聊起他家的蔬菜,问他上了什么肥料。
杜凯丰家其它的蔬菜虽然还没有结果,但是长势惊人。倒是饶敏想的多了些,如果小葱能一直供应下去,那小饭馆的生意,肯定会很好。
这就需要提前打算,等会给杜凯丰打个电话,让他再补种一批小葱。另外也不能白拿他的东西,杜凯丰每天送过来东西都记上账,到时候给他算钱。
“还是你想的远。”杜恺裕连连点头,他都没想到这些。
“那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然时间久了肯定会闹矛盾。”
往后几天,杜恺裕每天早晨都会拔几斤新鲜的小葱送到县里,同时也加种了几批小葱。他的成熟度,不知不觉的,涨到了六十五。杜凯丰换了两包肥料,用掉了四十点成熟度,这些小葱,给他增加了五点成熟度。
这么几分地,用不了多少肥料,杜凯丰的目光,放到了附近的大土坡上。村里的这片山坡,不算高,但是很大,坡度缓,土层也厚,很适合种植。
在杜凯丰的记忆里,以前也有人家在山上种过果树。但是这里是水果之乡,水果泛滥,很难卖出好价钱,再加上果树的维护管理和租地的费用不少,入不敷出,这个很适合水果种植的大山坡渐渐的荒废了。
杜凯丰找到村长询问包山的事情,由于山地常年荒废,村长自己都不记得费用是多少,说要打电话问问。
这片山坡很大,总共有三千多亩,杜凯丰如果要包山,就要全部包下,而且年限不得少于十年,一亩地算十块钱。
村长杜才这段时间在村里经常遇见杜凯丰,跟杜凯丰也熟悉,这会正劝他别包山。这片山坡经他手包出去两次,没见过一次赚的。
“才叔没事,我就试试。”如果没有肥料,杜凯丰可能要犹豫几天,现在肥料的功效证实,他完全不担心赚钱的问题。
“唉,那我去帮你问问,能不能一年一包,这也是一大笔钱呢,年轻人就是不稳重。”杜才叹着气走出去。
县里的领导估计也没想到这片山坡还能有人想着承包,再加上杜才从中周转,给了杜凯丰不少优惠。
总共三千二百三十八亩的山地,零头被抹掉。原本十块钱一亩的荒地,也降到八块钱一亩,承包山地的费用也由原来的十年一付,改成了五年一付。山上以前的果树,也全部由他处理,砍掉或者继续管理,全看他的意思。
这些折扣,都是冲着杜凯丰承包的年限来的,他提出的年限是六十年。
五年一付的山地费用也要十几万,杜凯丰卡里原本没有那么多钱。他工作几年,只存下五六万,但是他离开公司以后,有个人往他卡里转了三十万,留言只有三个字,补偿。
如果是杜恺丰本人,他可能不会收这笔钱。可是换了个灵魂的杜凯丰完全不在意,游戏里有句很流行的话,人傻钱多速来,说的就是董博言这种人。白白送来的钱,他收着也不亏心,这可是杜恺丰用命换来的。
在提出包山之前,杜凯丰就经常往山上跑,把山上的情况给摸透了。山上现在还有不少果树,因为疏于管理,结的果子不是很多,味道也不好,他打算把这些果树都砍掉,换一种经济价值更高的果树。
他们这个地方是水果之乡,很多的水果都适合种植,他想种的是不那么泛滥的水果。金丝小枣,不仅好看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价格一直不低,而且卖不掉了,还可以晒干卖干枣,绝对能赚钱。
但是金丝小枣种植有难度,对土壤要求较高,打理起来也费功夫,需要精细管理。虽然江口县的气候很适合种植金丝小枣,但是这里没有一户人家种植这种枣树,因为这里种出的金丝小枣,不甜。
杜凯丰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他有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