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花千骨之来世一生 > 二百五十三、灵龟降世

花千骨之来世一生 二百五十三、灵龟降世

作者:月光樱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2:20:37 来源:258中文

湖广之地,名山胜景最多,自来便是游人往返,络绎不绝之地。

更有神仙轶闻,数不甚数。

参上山,因有玄武之势,又有玄岳之称。

古来不少文人墨客,道士仙客来往于此,汲取胜山灵机。

参上山脚下,有一座县城,是为广华县。

因参上之地临近襄阳,此地昔年百战之地,为此周遭县城富户蓄养家丁者不少,民风彪悍。

广华县正是如此。

甚至这广华县中,还有一贾姓人家,据闻此家祖上乃是跟随梁太祖征战四方的异人,其时正领族中数百乡兵,后梁国大业未成,贾氏先祖便中道遭难。梁太祖念贾氏先祖征战之功,厚封爵位,世袭罔替,甚至因贾氏先祖乃是参上山中修行而来的缘故,还将参上山赐到贾氏门下,不觉已有数百年。

贾氏富贵,便是襄阳之地,也算勋贵人家,家中资材、门下庄户、门客更是不少。

按理来说,如此人家,即便如今世道将乱,也能自安一隅,可近来这贾氏家中,却有几分乱象。

贾氏门深户大,共有四房,如此族庭,本是香火旺盛,可自十年前,不知何故,这贾氏门中,妇人孕子便愈发难了,以至于十年来,家中嫡亲几房竟一无所出。

十年来,贾氏寻仙访道,为求人解决家中祸事,可总是一无所得。

如此时间过去,族中自然人心浮动,稳固的百年家族,也渐有了几分混乱。

不过许是家中行善不少,自积功累徳,贾氏长房大夫人三年前一日外出礼佛,偶遇一名年轻道人,直言腹中已有胎儿,只是灵机太厚,不得已降。

自此之后,大夫人肚子果然一天天大了起来。

这才使得贾氏诸旁支未敢作乱,不过如今三年过去,依旧不见夫人腹中孩子落地,旁支已渐不满,以为是宗族不愿大权旁落,故意诓人。

如今贾氏门庭,人心已渐不稳,若非这些年来老太君压着,只怕已为外人所笑。

犹是如此,老太君老迈,精力也渐不足,贾氏乱象,眼看就在当前。

这日,贾氏旁支族老,终是耐不住怨愤,领着一干旁支子弟来到了广华县城贾府院中,讨个说法。

“老太君,不是我等旁支不晓礼义,可若是以前安平时节倒也罢了,如今世道正乱,不知何时便生战事,我贾氏香火当紧,如是诸房再无子嗣,不管是过继还是别的法子,总好过如此耽误下去不是我贾氏基业俱是先祖性命换取而来,如是因我等后辈缘故,至中道家落,我等死后,如何面对先祖”

来者是贾氏族中年纪最长的族老贾春,已是古稀之年,为了贾氏宗族传承之事,这位亲自出面,可见旁支子弟心中已是半点都不愿再等了。

虽说即便过继,对于旁支之中有些人来说,也不一定轮得到好处,但挂不住主家底蕴太厚,惹人眼红。对于他们而言,哪怕是乘着这时候蹭上一口汤汤水水,也是难得富贵了。

众人心思,只看来者之中四处打量贾府布置,眸中能见精光的年轻人就能看出几分。

老太君拄着拐杖,面无表情的坐在上首,两旁便是贾府四房子弟,能见哀然。确实身无子嗣,也没底气,以至于此时也没人出声驳斥。

“老大,回去伺候你媳妇,这里的事情你不必管。”

贾府长房大老爷贾善,许是老太君太为强势的缘故,早年便是唯唯诺诺,后来夫人一直不能为家中添香火,更是抬不起头,对于老太君的话是言听计从,虽然已是四十来岁,依旧没什么主见。

听得这话,小心看了自家母亲一眼,又在堂中四下一扫,还是躬身点头,朝着后院去了。

二房、三房与四房的老爷看上去想说些什么,可惜他们虽然有哥哥顶在前头,不至受母亲太多约束,可没能给贾家添香火,也是不敢开口。

族老贾春见此,微微皱眉,他其实倒也没有多少私心,他这个年纪,没多少活头了,他也没有什么后辈,两个儿子生的都是女儿,早早便嫁人了,此来是真心为了贾氏的传承着想。

在他这样的老人看来,贾氏财富倒是其次,爵位才是最为要紧。

实在也是贾氏自从百十年来,也没出什么人才,能够保护住族中的财富,爵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人活的久了,多多少少也很清楚旁支后辈们的心思,不过他不以为意,是人都有几分贪念,只要财富在自家宗族之中流转,倒也没有什么妨碍。

“老太君,且不说长房大夫人腹中胎儿是真是假,但三年不落地,保不准就是什么妖异,本来身为长辈,也不该这么说,可是老头子我觉得,主家几房都不得子嗣,说不得便与大夫人腹中胎儿有几分关系,即便不是妖异,我等也不谈鬼神之事,不去介意,可总不好将希望放在那还没落地的孩子身上不是”

“我知道三哥没什么坏心思,确实是为了我贾家香火着想,可是事情不是那么办的,就算有什么不满,也不能带着这么一帮子人来到这里不是这要是传出去,我贾家名声何在”

老太君冷声道。

这话实际已经有些收敛了,换做是早些年,老太君只怕早就叱骂了,说到底还是如今局势,确实主家也失了一些道理。

老太君威势还是足,这话一出,不少人脑袋都缩了缩。

不过放在贾春这里,这会儿却不是那么好使了。

二人未免又是一番争论。

正这时,忽有下人来报,说是门外有个青年道人拜访,欲要求见老太君。

参上山不少宫观,与贾家颇有联系,也是贾氏与外头高官贵家联系的枢纽,不时便会有山上的道人来访,因此不好怠慢。

听得这话,老太君正要叫下人将贾春等人先领到别院去,省得叫客人看了笑话,不过管家在耳旁的一语,却让老太君改了主意,直接命管家将人请进来。

族老贾春与一干旁支弟子正疑惑间,就见一名青年道人在管家带领之下,走入了院中。

道人模样略有几分邋遢,模样倒是清俊,不过胡须拉碴,发鬓也乱,身上道袍更有几分腌臜,也有几分酒气,看上去就像是个浪荡子。

背后背着一口布条包裹的长条,不知是长剑还是什么物件,瞧不见剑柄。

“江湖散客王友直,见过老太君。”

道人即入堂中,也不看周遭贾氏子弟,只对老太君略作施礼。

贾春等人正疑惑间,却见老太君拄着拐杖,在管家的搀扶之下,颤巍巍起身回礼。

众人见此皆惊,不知此人为何受老太君如此重视,究竟什么来历,与贾家又有何等关系。

“王先生来得恰是时候,三年前先生见我那儿媳妇,留下一语箴言,我那大媳妇儿才显孕像,可三年过去,犹自不见孙儿落地,实叫老身心中焦急。”

“可老身命人四方求询,也不得王先生半分消息。如今终见先生,还请相助我贾氏。不知我那孙儿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是否安泰”

听得老太君此语,众人才算知道青年道人来路,原来便是三年前说长房大夫人腹中已有胎儿的道士,未免一惊。

此事他们只是耳闻,不知真假,原还以为只是长房编纂,谁料竟真有这么一个道人。

就见自名王友直的道人看了周遭众人一眼,微微一笑,似乎看破了什么,这才礼道“三年前我便说过,大夫人腹中胎儿,并非凡类,乃是灵种,此是贾氏福缘深厚,才有这等福报,却非恶事。说来却是王某思虑不周,三年前得见大夫人,王某修为不足,只能略作施法,教夫人孕相渐显,这才留下一语,本意法力得成,才来相助,却忘了提及此事。”

这话一出,老太君浑浊老眼一亮,问道“敢问王先生如今可是有法子教我那孙儿降世了”

“正是。”

王友直点头一笑。

众人见此,心中俱是讶然,一时不知如何插话。

“还请先生施法,赐我贾氏安宁。”

老太君一拜。

若是此前知晓王友直来访,只是想着借道人之口暂且压下一干旁支闹事的话,现在就是真心希望王友直能够让自家媳妇儿腹中胎儿降世,还家中一个安宁。

“能助仙灵降世,本也是一桩功德,老太君不必如此。只是不知府上生了何事此地人多,太过热闹,只怕有所惊扰,却不好施法。”

老太君听此,便知道王友直这是帮她说话,心中念动,便要借此将贾春等人先叫走。

贾春也是老人,如何能看不出其中意思,虽然仍有几分惊异,然还是忙道“若是真有仙胎落入我贾氏门庭,也是我贾氏一族天大幸事,身为族老,也想见证一二,未请教这位道长,是否方便”

“也罢,诸位莫要出声惊扰便是,只在院中静待,待我见了大夫人,略作施法,当有异像。”

王友直笑道。

王友直,宜黄人也,正是早年与陆玄相拜彭水神,自彭水神手中得了玉钩的那名游侠儿。

自得了玉钩之后,王友直好生参悟,也得修行之机,却练出了几分手段。

早年还曾与苏游结识,那时他已是元胎中人。

即入元胎,后来四方行侠,正过广华县,偶遇贾氏长房大夫人,窥破腹中灵机,知晓内蕴仙胎,只是境界低微,法力不足,相助不得,于是留下箴言,便自离去。

三四年来,又得机缘,自玉钩之中悟出几分缘法,已是今非昔比。

了悟自家几分前尘,三载修行,直登餐霞,却要去了却一桩旧事。

只是此去不知结果如何,这才想要在此之前,先将几桩缘法了结,免得生了祸事。

贾氏之事,正是其一。

“此簪乃是我机缘得来,以我法力,本来缘法不至,难教老太君孙儿落地,不过有此宝簪,却能少去几分积累功夫,好叫老太君早享天伦。”

入得长房院中,见了大老爷贾善与长房大夫人赵氏。

一应旁支子弟,与诸房之人,俱在院中,入内者只老太君与族老贾春。

入得房中,就见王友直取出遗物,乃是一件碧玉簪子,说是碧玉,瞧着却更像是木质,亦有金铁之色,只是通体略显晦暗,看上去有些普通。

包括老太君之内的贾氏诸人,都是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此簪玄异,也不懂王友直要如何施法,只能听他言述。

“老太君可留此地,贾老爷与这位老先生最好还是外头静候,否则未免浊气太重,影响大夫人腹中胎儿降生。”

王友直又道。

听得这话,心念孙儿的老太君可不客气,当即将大儿子与贾春都叫了出去,之留下两个听用的丫鬟以及早先叫来的稳婆。

王友直见此,也不耽误,只叫大夫人躺好,随即抬手一抛,将手中簪子抛到了大夫人身上,但见那簪子悬浮,水色光晕顿时将大夫人笼罩其中,点点星屑,更是朝着腹中而去。

这一幅场面,看在老太君与丫鬟稳婆的眼中,自然玄奇非常,对于王友直本事也是信任几分。

未多时,宝簪之中流转而出的玄光渐少,大夫人腹中却有灵光闪耀,于此同时,贾府上空,自有云气卷来,变化之下,恍作披甲灵龟之相、

不多时,云气涌入房中,尽入夫人腹中去。

王友直也不收宝簪,只将此簪留于床边,随即对着一旁稳婆道“可以接生了。”

房中众人还正愣神,一时反应不急,就在这时,只听大夫人忽的一声痛叫,稳婆接生经验丰富,听得这动静,喜道“确实是要生了”

王友直见此,却不多待,微微一笑,便出了房门。

院中众人尚被异像所惊,对于王友直也未关注,不等多久,只听得房内一声婴儿哭叫传来,贾氏孙儿,已然呱呱坠地。

众人俱惊不已,等到老太君在丫鬟搀扶之下,一脸欣喜的从房中走出之时,才回过神来,看着王友直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贾氏能添佳孙,全靠先生神仙手段,如今孩子降世,还请先生取名。”

老太君道。

王友直回望房门,忽的福至心灵,道

“令孙出世,自有灵龟显化,灵龟喜静,方能趋福避祸,福寿绵延,不如就叫贾静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