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鱼跃仙华 > 茶马人家 1

鱼跃仙华 茶马人家 1

作者:北有乔兮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0:38 来源:258中文

“警告:一实验体试图改变历史被自动引爆”冰兰意识里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那信息再次提醒她,她只是海狼星的一个实验者。最后结果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只能珍惜每一次重生的机会。

冰兰这样告诉着自己,也许下一次投生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次。那就让自己好好活着吧!也许是潜意识里的执念, 也许是上天的厚爱,冰兰这次落到了她最喜欢的普洱茶主要产地云南。

冰兰苦笑, 世界刚进入二十世纪, 老天!还不如不让她来这里!好在这次身份倒是可以, 一个茶商的女儿。可惜不是大太太肚子里的, 她娘是她爹的二房太太。一个叫沈秋玉的女人。

可能是商人爹做买卖做的很好, 家里院子大, 女人多。她娘是二太太, 后来还有三太太四太太。只是她娘只生了她一个,还是女孩。

院子二进, 左右都有小跨院。她和她娘住在二进西跨院的一个小院子里,平时倒是清净。沈秋玉娘家是汉人, 祖辈是朝廷派来驻军的士兵没回老家,娶了当地人留下的。

她这个爹也是汉人,祖籍广东, 很早从家出来做生意, 慢慢就留在这这里娶妻生子了。大太太就是广东客家人,三太太是越南人阮玉香,四太太宋春燕也是汉人, 是从内地带过来的。

据说老爹英雄救美,抱得美人归。那段故事被四太太几乎说烂,院子里从大太太到烧火的婆子都知道四太太是被姥爷救了的。更是深得老爷的宠爱。

冰兰对别人不关心,她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具体的哪年?看着穿衣打扮还是清朝样子,但称呼却像是民国。沈玉秋说还是有皇上有衙门的,具体的她不知道。院子里的女人都不大出去,就是出去她们也不明白政治。她们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帮着茶庄里收上来的毛料挑选茶条。

收来的毛料里面有的混合一点杂物,有的颜色规格不合格的茶条。一般品质的茶粗略挑挑,好的还是要精选一下。陈柏文做事精细,选茶这种事雇人不合适,家里一群女人做正好。

陈家的茶庄做的不算小,这是冰兰了解到的,一年走量要两三百担。走出去的茶几乎都是自己做的。陈柏文(冰兰老爹)的茶作坊不大,实力上与那几大茶庄还是有些差距。真正的好毛料几乎都到了那几大茶庄手里。

他们做的是一些中等水平的茶叶。不是

是不想做好的,只是好的茶园和茶树都被当地的土司和寨子把持着.想要就要花大价钱,有时候花再高的价格你也弄不来。

最好的茶园和茶树那是给京城皇宫和达官贵人的,稍次的就到了那些有实力的大茶商手中。他们都与村寨有协议,不会外卖给别人。

陈柏文能收到的毛茶几乎都是散户和偏远一点地方出来的。有些品质就得不到保证。陈柏文不是没想过突破,寻找自己的茶山、茶树。却因为环境条件的局限不得实现。

陈家的茶主要走香港,易武比邻老挝,过境转到越南,走水路出境,到广州、香港。像陈家这样走茶的很多,当然也有将茶叶运到思茅和昆明的,到了那边一般是送去京城和西藏的。

那就需要更大的实力,现在没飞机骑车,运输几乎靠人和骡马。路途艰辛,马队不成规模难以安全抵达,路遇盗匪是常有的事。陈家只做香港方面生意是有一定道理的,冰兰分析了她爹四个太太后得出结论,她爹为了生意可以说煞费苦心。

大太太娘家能在广东,海运的时候帮上忙,据说家里是做船运生意的,与陈家有某些联系。冰兰的外婆家就是易武附近汉人居住的村子,那里也出产茶,不是太好的,但品质也不差。外公家就有一个小茶园,在村里人缘很好,有外公在,村里每年做的毛茶几乎到了陈家。

三太太是越南人,估计能在运输和转运对陈家有帮助,唯独四太太还没看到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但是年轻貌美啊!进门后还给陈柏文生了儿女。

“你四娘也算是个本事的,除了大太太识文断字,就属她能写会算了”沈玉秋告诉冰兰。娘俩坐在小院子里认真挑选着篦子上的茶条。不好的单独放着。

茶杯里是用选出来的特嫩牙条冲泡的茶水。初春的暖阳没有寒冷,院子里种植着说不出名字的花草,空气里散发出淡淡潮湿。小院是静谧的,两个女人素手拈茶。冰兰喜欢这种日子,她对茶研究的不精透,但喜欢喝茶。

新茶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微苦回甘,淡淡的,就如她要的人生。老陈茶她们轻易得不到,只有她爹高兴的时候可能会给她们一饼。有了也是要留到冬季喝,她娘说暖胃。这里什么都好,只是每次吃饭却是要见一群人,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她有兄弟姐妹六个,一个爹,四个娘。常见到的是四个娘和一个比她大一岁,只有十二的姐姐

书兰,一个只有五岁的蔓兰。剩下的就是大太太身边的一个丫头一个婆子李嫂。陈柏文生活节俭,院子里做活的上下算起来没有几个。

像她娘这样姨太太不能养丫头婆子。这究竟是哪年?冰兰默不作声吃着碗里的饭食,陈家每天几乎离不开米,很少吃面。生活习惯几乎随着广东老家那边。冰兰无所谓,桌子上的东西多,总有一两样自己喜欢吃的。

她娘喜欢吃带酸味和辣味的食物,冰兰也不排斥。家里的男孩子不是跟着陈柏文去作坊就是被送去思茅读书。跟着去作坊的是大太太的大儿子,也是陈家的长子陈炫宇,去读书的是二少爷陈炫宏,三太太生的。还有大太太生的三少爷陈轩瑞,四太太生的四少爷陈炫均。

偶尔晚上吃饭的时候会遇到一家之主陈柏文,一个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陈柏文给冰兰的印象就是沉默,很少言谈,再有就是肤色偏白,身体匀称,五官端正。

大哥陈炫宇长得还是像大太太,也许是家教好,吃饭的时候静静的,谁也不会说话。冰兰来了好多日子后陈柏文才到她娘房中歇了一晚,第二天沈秋玉问冰兰要不要跟她去看看外公。

来了还是第一次出门,冰兰马上答应下来。娘俩是做骡子车去的沈家,而且快到的时候只能步行。后面跟来的赶车人将车寄放好,车上带的东西全部背到背架上。高高的,除了腿几乎看不到人。

山路崎岖,脚下的土地是红色的,周围全是树木。空气里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味,沈秋玉走的有些气喘的时候才看到人家。

再往里才看到更多房舍,集中一片,然后又是稀稀拉拉的。

“秋玉回来了”

“这是冰兰吧,都这么大了”

“你爹娘还在茶园呢,要不要歇歇再走”

……一路都是热情的村民,冰兰跟着她娘叫着一个个陌生又有些熟悉的面孔

沈家的院子里不算宽敞,几乎全被一箩箩鲜茶叶和加工后的茶条占据着。房子很多,院子里除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着几个孩子就没其他人了。

老太太是沈秋玉的祖母,冰兰的太婆婆。家里的小孩子是舅舅们的孩子。

“三蛋,去叫你阿公”老太太看到他们很高兴。

“阿婆,我去看看”沈秋玉道。

“不用去,你难得来一次,也让你阿爹他们歇歇,天天起

早贪黑,路又难走”老太太唠叨着。

“我这次主要是看看今年的茶叶如何,阿婆你先呆着,让冰兰留下陪您”

冰兰一听不愿意了,这次可是第一次出门,怎么不去茶园看看,忙拉扯沈秋玉,“你走不了,路上说不定还会遇到蛇,在家陪太婆婆”沈秋玉很疼爱这个女儿。

“我大了,真的很想去看看”

一旁的小男孩那个一根棍子给冰兰:“表姐,我跟你去”原来就是叫三蛋的小男孩。

冰兰拿过来便跟着小男孩往外跑,沈秋玉没办法,只得追上去,吩咐着车夫将东西放进屋子等着。

冰兰跟出来一段路才知道为什么说难走了,再往前就不算是路,而是人们经常踩,形成的山道,路面很窄,脚下和周围杂草丛生。小男孩用棍子打着草走。他们这是又往 下走,男孩子指着一片林子道:“那边,阿公他们就在那边”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沙柳273,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然后飞快跑着,“阿公,阿婆,娘娘(姑姑)和表姐来了!”稚嫩的声音在林间穿行,一会儿冰兰就看到那边出来几个人。

沈秋玉也气喘吁吁跟过来,闺女见到娘家人总是欢喜的,父母看到出嫁的女儿更是开心。沈兆成看到闺女便明白闺女的来意,姑爷打发闺女来还不是为了问问茶叶的情况。

陈家每年都将这个村子的茶收走,收茶的事几乎都不用陈柏文操心,沈家就会将茶收上来等着他派人来拉。正因这点,沈秋玉在陈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平静安宁。唯一遗憾是没有儿子傍身。

寒暄后,沈秋玉跟着沈兆成和两个兄弟进了茶园。茶园其实就是一片茶树林子。树长得没规律,就是散落着长,周边混杂着其他树。树龄都在几十年或上百年。这是汉人刚搬来就在这里开始栽种下的。

眼前的林子也是沈家第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茶树的叶片大儿肥厚,芽很饱满。几个大一些的男女孩子都爬上树在采摘着叶片。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女孩和男孩向冰兰招手,“表妹”“表姐”冰兰就近就要往一棵树上爬,被后面的外婆拽住:“小祖宗,你不能爬,在树下呆着”

冰兰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便放弃,“大表姐,我能干啥?”

“你啊好好看我们干活就行”树上的女孩笑着道。

“表妹,等会我给你摘果子去”另一棵树上的二表哥沈林南道。

“表妹吃鱼还是蛇?我们去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