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那晚是最热闹的, 也是冰兰过的眷村第一个新年。年后刘兆新被问询了,回来的刘兆新不住苦笑, 本以为自己神不知过不觉, 原来都在别人眼皮底下当小丑。一个孩子也是匪.属,你保护一个匪.属干什么?
刘兆新回来告诉妻子,他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家里一定有心理准备。
“他们会怎么做?”
“不知道,我们问心无愧,但是你心里要有准备, 以后如果哪天我回不来了,你一定和孩子好好活下去。如果可以回去,替我去看看爹娘。在他们跟前让儿子替我磕三个头”
董凤荣哭着听丈夫低语, 紧紧抱着刘兆新,就怕失去。好在接下来没发生什么,这让夫妻俩心里稍安。冰兰帮着刘兴国和钟正雄梳理打通经脉。骗着教他们一些呼吸吐纳基础。妹妹力气比他打,两人私下里跟着冰兰学起来。
57年,刘兆新所属部队派往金门防守,这样每天就不能回来了,最少三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夫妻舍不得分开却没办法。同去的不只是刘兆新, 还有村里很多户的男人。他们是陆军的眷村,很多就是一个部队的。
妈妈们在一起更多的是谈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什么菜便宜了要不要做些泡菜和咸菜。如何将最便宜的乌鱼做好吃。乌鱼就是乌鲻鱼,渔民捕捞上来主要是要母鱼的鱼籽,公鱼放到市场上贱卖。
因为量大很便宜,妈妈们会买来做咸味和烟熏味道鱼干平时佐餐。总之是怎么开源节流怎么过日子。冰兰上午幼稚园, 下午帮着老妈做做手工,看看妹妹。听到周玉茹和胡月她们喊自己了就跑出去门口玩玩。
因为她不喜欢动,不喜欢说话,往往就是一旁观看的,或者站在某远处给他们扔回跑远的沙包。像一根柱子一样帮他们撑起皮筋跳绳。
六岁的刘兴国去上小学了,小学学校学国语可以理解。冰兰拿过书一看头疼,他们要学的不是她熟悉的拼音,而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创造的注音符号。一个个就像日本文字。
注音符号有21个生母,16个韵母,共37个注音符号。冰兰抓狂,一年级要学十个星期的这些符号!好像不学又不行。
自己四岁,还有两年在家的时光,当然里面还有一些时间要去幼稚园。手已经很灵活的冰兰帮着董凤荣做饰品,带妹妹秀妍。周末去看钟正雄。时间就这样过着,小学生的刘兴国被严父严母看的死死地。
学校在村外,这样本省的孩子就与外省的孩子到了一起。冲突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那就是两群水火不相容的群体。本省的孩子生在农村,在家要帮着家里干活,父母没有谁会督促孩子要努力。
外省的孩子几乎就是被父母管着教训着学,军人的孩子有三条出路,一是读好书出去,第二条就是去参军,第三上职校找工作。可想而知,在学校学习好的外省人占了很高的比列。本省人更是看不起外省孩子:“还不是依仗他老爸老妈!他们吃的还不是我们生产的粮食!牛什么牛!”
作为军人的刘兆新不愿意让儿子再走自己的路,军人太不自由,而且谁知道哪天打仗?说不定就会死人!不当军人那只能好好读书。冰兰没问过钟家夫妻到底怎么样了,是关押着还算已经没了。
梅雨季节的到来很恼人,如果加上台风更要人命。冰兰坐在高高的床教一顿后学几招三脚猫的功夫再去战斗。
老妈要卖家底,冰兰舍不得,她看得出那对镯子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个精明老板给的价格高出两倍有余。
“妈妈咱们不卖好不好,镯子是奶奶给的,你卖了奶奶会伤心”冰兰只能演苦情戏,即使
卖也要卖个好价钱。这种镯子自己有,大不了给老妈一对。
“冰兰不要胡闹,不卖你跟哥哥们上学怎么办?”董凤荣心疼却没办法。
“不然不卖了,咱们回去”刘兆新觉得对不起媳妇。
“好啦,再给你们加两百,两千二卖不卖?”
“不卖,回家”冰兰拉着董凤荣就走。
“两千五好了,你们去哪儿也卖不上这个价格”老板怕生意泡汤。
“不卖!妈妈家走”
董凤荣犹豫了,这个价格高出了一半,卖了几年内她都不会为生计发愁。“卖吧”董凤荣咬牙道。
“我要三千,不然不许卖”冰兰耍起无赖,小孩子就是好。
“最高再加一百,不卖就算啦!”老板显然给了最高价,那样子真的是你不买就算了。
这是他们问过的第三家,也是最高价了,多一百是一百。
东西给人家了,董凤荣点着冰兰额头不住偷笑:“你是故意的吧?”
“那个老板明明在算计咱们”
“人家是开店的,要赚钱的”
“咱们也要活命”
一家人难得有机会出来一次,找了地方吃完饭,逛逛街,给孩子买上学的衣服和书包等用具,男孩子白球鞋,女孩子要皮鞋。夏天男孩子短裤短袖白上衣,冬天长袖上衣长裤。
冰兰还要等一年就没买,主要是给钟正雄买。钱花的很快,刘兆新让媳妇买件衣服,董凤荣舍不得了,只买了一块布,自己找李大嫂做一件吧。
“冰兰要不要买一件漂亮的裙子?”
“不要,也让李妈妈给我做一件”冰兰回答的很干脆。买布比买成衣便宜很多,董凤荣觉得女儿太懂事,买了一块布,两个女儿这下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