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鱼跃仙华 > 大姐 21

鱼跃仙华 大姐 21

作者:北有乔兮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0:38 来源:258中文

夏建文托人换了不少全国粮票给他们。夏志信和夏建文将几个孩子送过去, 小院还没自己家住的宽敞, 好在离着两个学校都不是很远。冰兰和程斌的自行车都带来了, 还有很多生活用品。这就是在铁路上的好处,建文给收拾了好几袋子吃用,就连盐面都给带了一袋子。

张向云带的鲜鸡蛋,腌鸡蛋, 各种小菜干菜,孩子们的毛衣毛裤, 张向云怀孕后就在家打毛衣,生产队说是土地要承包到户,以后更不用下地了。

老家送了小米大米和咸鸭蛋、被褥。就连孙大爷都给送了两袋子自己捡来的焦炭,冬天生炉子禁烧还暖和。

收拾完东西,冰兰带着众人去北大报道, 历史系,考古专业。夏志信似乎明白点什么,笑着带着孩子们参观学校,对他们来说学院很大,很古老。有很浓的文化气息, 学习氛围。来的人都带着青春和朝气。

“你们都好好学习, 将来都来北大”夏志信鼓励孩子们, 身边少年男女闲情逸致,拿着书或说话,他们上衣口袋上大多插着一支钢笔。让人你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夏志信严重地被气氛感染。

怪不得闺女要带着弟弟妹妹来读书,北京与唐山就是不一样, 来了就对了!喜悦掩盖了前几天的烦闷。他的孩子们都会很优秀。

随后是孩子们报道,入学,等夏志信和建文一走,几个孩子生活步入正轨。自从那晚后,几个孩子好像从内心接受了高文英,雪兰性子很软,对高文英很上心了。高文英敏感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她依旧听话懂事,喜欢跟着雪兰,喜欢感受雪兰在她身上的爱心。其实她很坚强,不需要别人照顾,但是雪兰喜欢,她只得接受。

冰兰带着他们再次去少年宫,“你们这回要认真想想学什么?选好了就不要改了,程斌,北京有小提琴。文英你的手风琴可以改改。雪兰,跳舞不能跳一辈子,你可以换换。建华,你有新目标了吗?”冰兰道。

“好的,大姐,我学小提琴,可能需要买一把小提琴”程斌道。

“没问题,我会跟老师请教买什么样的合适”

“大姐,我也学小提琴吧,我跟大哥的用一个就行”高文英道。

“你要学你自己喜欢的,就是你学小提琴我会买两个。将自己想学的说出来,不要顾虑其他”

“小提琴”

“ok!”

“我学古筝”雪兰的选

选择出乎冰兰意料,都学乐器?隔壁会不会找来?“建华想好了吗?”

“咱们家会不会很吵啊”建华眉头紧锁。众人一想可不,三个人都练起来真的可能会很吵。

“我可以去外面练的”程斌道,小提琴的确可以,到了冬季或许还可以去找哪个礼堂练。

“我跟建华学毛笔字,画国画”雪兰平时没少跟建华练字,也跟程斌学画画。冰兰觉得那样会更适合她的气质。雪兰有种很独特的气质,安静而柔美。如果拉小提琴应该也很好。

“我还是继续吧,老师让我们要锲而不舍”建华道。现在性子被磨得好了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几天再去买辆自行车,文英和建华明年吧,明年也给你们买。”这个消息是大家都喜欢的,现在出去没个自行车就要靠走路。

冰兰带着他们去少年宫,手风琴好像是大家的首选。小提琴的确不多,尽管程斌已经初中了,老师还是将他留下,这个年代没人拒绝一个好学的学生。老师是一位刚平反的老老教师,年龄大了,只能教教孩子们。

一首《沉思》让所有人沉醉,冰兰都有种想要学的冲动。果然,程斌、雪兰、文英全部选择了小提琴。冰兰在老师的指点下买了三把小提琴及练习用的书籍曲谱。

都安置好后,冰兰给大家做了计划,早上晨跑锻炼,回来听英语洗漱做饭吃饭,听广播。准备上学,中午回家做饭吃饭休息,晚上放学都先完成作业,读英语写单词。做饭吃饭,程斌、雪兰、文英去外面小树林练琴,剩下的一个练毛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后自由时间。

周末上午上课练习,下午自由活动。

冰兰一天三顿回家,一个班的几乎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第一学期都是基础课公共课。北大目前没有小课堂,都是大课,很多人去一个教室听讲。

“谁是夏冰兰?夏冰兰有人认识吗?”生活委根据入学填报的家庭情况开始发放本月的助学补贴。助学金一共分三等:一等22,二等18,三等14,四等9.6,五等五块,六等0。冰兰的是三等14,。

生活委问女生,女生也没人认识,后来班长一查,“这个夏冰兰跑家呢”

“她不是唐山人吗?怎么跑家?”

“也许是住在亲戚家吧,等上大课了在前面喊一声”

生活委在《中国古代史》的课堂上一喊,所有人都认识夏冰兰了。

“我可以不要吗?”

“可以,这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评估出来的,你要是不需要我可以申请退回。从助学金里除去你的名字,但是你确定你不需要吗?”她家不是只有一个爸爸赚钱吗?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还不算困难?

冰兰只是怕麻烦,如果别人知道她在外租房,一定会提出疑问,到时候更麻烦。“我不需要”

冰兰不要助学金,在这个一元钱能买一斤肉的年代,决绝了14元。本来不好奇的也好奇了,一个系的几个女生将冰兰周围的几个人换走。

“我是历史的蒋招娣”“我是考古专业的方敏”“我是历史系的何琼”“我是曹华”

“你们好,我是历史考古专业的夏冰兰”

下课后,几个女生坐一起聊起来,“你为什么跑家?你的家在这边?”曹华道。

“我弟弟妹妹在这边上学,我堂哥给我们租了房子”

“哦,你弟弟妹妹怎么不在老家上学?”女人很八卦。

“我堂哥说是这边教学好”

“为什么都是你堂哥”

“因为他是我堂哥”

“哦!”几个人明白了,好像又没明白,“周末怎么安排?我们想去逛公园,要不要一起”

“我要送我弟弟妹妹去少年宫,还要做饭”冰兰很不想跟这些人八卦。

“ 哦,那你很辛苦,每天要做饭”众人眼神开始同情。

“那你为什么不要助学补助?你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方敏终于想起他们来的目的了。

“我堂哥说钱要留给需要的人,我们的钱够用就不需要补助了”

众女打量冰兰,跟他们穿的差不多,感觉好像是好一些。

“你表哥干什么的?”

“卖鱼的”有完没?冰兰一一作答。

卖鱼的也发财了?

事后倒是没人再来八卦,邀了几次冰兰,都被拒绝后,冰兰的日子彻底清净了。她开始大量看书,历史的内容太广,她想鉴定一件东西,就要了解东西所处的时代背景。那就需要海量的知识做基础。

冰兰觉得,不管是音乐还是书法都是陶冶人的情操,沉淀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味,而书籍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她拿出很多书,也出去淘书。如果不是她亲眼所见,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如此渴望知识。

一个书报亭前面挤满了手拿人民币的人,大家都在买

买书买报刊,宁可少吃一口饭一顿菜也要省出钱来买书。还有人跟她一样去旧书市场和收购站去淘书。图书馆去晚了根本没地方,这种气愤感染着冰兰,她偶尔也会带弟弟妹妹过来看看大家努力的样子。

“他们里面很多失去了几年书读时间,要想将那些补回来就只有奋进。我带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别后悔,人的一生时间太短”冰兰道。

孟母为什么会三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很大。冰兰就这样偶尔激励一下几个小的,作用显而易见。

那时候的人们真的很能吃苦,因为他们被时代落下太远。干渴的土地需要大量的水滋润,压抑多年的人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年底一个新文件又在大学生中激起千层浪。考托福,可以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留学深造,有能力的走公派,公派没戏的靠自己。中国八十年代留□□再次掀起来了!

出国热引起英语热,冰兰在家几乎用英语与他们说话,录音机里播放英语,电视里播着《follow me》(跟我学),大街上关于英语的书籍早早被抢光。冰兰真想将《新概念英语》提早面世,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那些如饥似渴的学子。

冰兰其实很忙碌,除了上课做作业,就是看书籍。还有几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春秋买秋衣秋裤外套。准备毛衣毛裤,冬季做棉袄棉裤棉大衣。她都是将布料送到裁缝那里请人做。棉鞋大衣花钱买。男孩子的棉帽子,女孩子的围巾、手套。

往往是该用了才急急忙忙准备。雪兰后来就提前提醒冰兰,大姐说了,他们都不做,花钱都能解决。能花钱解决的不用占自己的宝贵时间。

寒假了,夏建文过来接他们。给带了很多粘豆包、馒头,冷冻的蚶子肉、海螺肉,做熟的皮皮虾螃蟹,还有二十几条冻鱼。

夏建文将东西都装在厢房的一口大缸里,“等你们回来吃,回去吧,大嫂生了个胖闺女,已经两个多月了,你们离得远就没告诉你”

夏建文穿了一件蓝棉大衣,头上一顶栽绒帽子,脖子上还有一条围巾。“二哥找女朋友了?”

“呵呵,大嫂帮着找的,等你回去了就能看见。她说你在北京,东西都比老家的好,那些粘豆包和炸糕都是她做的”

“谢谢二嫂了,明天我们去逛街,买点年货带回去,我准备了一些,不过不知道还有二嫂。”

夏建文呵呵笑笑,自己是应该给对象买点什么,过年是要去拜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