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子听说能吃七八个, 李锦绣知道夏家菜包子一个多大, 这一天下来一斤二?二斤多都有了!缺口哪里来?都是老家给吗?听说生产队已经不给了,在家住不给粮食她怎么办?高价粮食可就高了,就是玉米面也能卖到好几毛。听说困难的时候一斤玉米面买到了一块多钱一斤。
李锦绣掰着手指她算不精细也能估算个大概。等夏志信回来就让丈夫算,“我怎么就觉得家里的钱不大够用, 建国建文还能剩下钱,咱们怕是没有剩余”
“怎么会?冰兰管家的时候第一年就省下一辆自行车,加上买车票的钱那也是一百多块钱呢!而且我不是吹说,我们那时候每个礼拜都是要吃肉的,还有饺子。”夏志信不敢说了,他看李锦绣的脸色很难看。
“你是说我贪墨了家里的钱?老夏, 今天你就给我算算,咱们家按正常过日子, 这一年需要多少钱?”李锦绣心里憋屈,更委屈, 如果不是强忍着,眼泪就要掉下来了。这个家当的,操心费力不讨好!
“你别多心啊, 我这就帮你算, 以前我不知道冰兰怎么做到的,但是这个家人多了, 花费大是一定的”
“你这是嫌弃我和闺女吃闲饭了?”李锦绣再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落。夏志信更慌了,给了自己一巴掌:“锦绣,都是我不会说话, 我从没嫌弃过你跟文英。你嫁过来就是自家人,你先别哭,我这就帮你算算,如果不够咱们向建国建军再多要点”
李锦绣叹口气,“我也没别的意思,也不是想要他们兄弟多少钱,可日子要过。不能他们兄弟攒钱了,咱们一家子一毛不剩吧”
夏志信觉得媳妇说的对,安慰好媳妇,一大家子有的时候是要明白一些。媳妇当家不容易,受累不能受委屈。于是,夫妻俩拿出一晚上的时间开始算账。
首先粮本供应要买,不买吃啥。那都是必需品,冬天的煤,一天三顿饭的煤柴。电费,孩子上学,孩子大人一年四季里外的穿戴,有的衣服可以穿两年,大的可以给小的,鞋子一般一年都穿不下来。还有人情往来和父母孝敬。
夏志信越算越没底,最后放下笔,“我去把冰兰叫来,她怎么就能剩余出那么多钱?”
李锦绣暗道庆幸自己让丈夫算算账,不然以后钱花干净了不一定都怎么想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