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鱼跃仙华 > 奋斗在南洋 32

鱼跃仙华 奋斗在南洋 32

作者:北有乔兮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0:38 来源:258中文

望远镜、军用水壶、电报机、钢盔、废弃的炮弹筒基本上就是废铁价买吧运回去都是好东西!

法国巴黎和会争吵不休原因只有一个分赃不均。中国作为战胜要放弃那些不平等条约该是中国的我们要收回!那就是损害了各国在华利益,列强谁也不会干!日本在青岛吃了亏“青岛是我们打下来的,中国人杀了我们一万五千多人给我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事一定要给我们一个交代!”日本代表叫嚣着。

“你们侵占我们国土控制我们的沿海口岸干涉我们的内政,这事我们要抗争到底”中国代表也要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英法美等国不管你中日怎么吵我们在华的利益绝对不能受影响。他们也在为德奥等国殖民地怎分配争论着。吵吵闹闹的结果还是与历史上的一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签字。转而去找德国好奥地利签约协议。

过程冰兰不知道,但是结果中国在一战中获得的收获还是不小的。首先德国和奥地利的庚子赔款可以免除了。沙俄没了这一笔还可以省略虽然俄新政府没有放弃,实际上中国自此再也没给俄国任何钱。

还有德国和奥地利在天津汉口的租界中国可以收回来了当然那些战舰自动没收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等等。

一战使得中国第一次有了国际地位成为巴黎和会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战争结束了,欧洲各国的生活还是一团糟,物资短缺不仅在德国法国英国一样受物资短缺困扰。兵工厂没了生意,工人一下子不知道该干什么!战士退伍了,回来却没事可干。

冰兰在报纸上登出别墅设计征稿,没想到收到了上百份。设计者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每幅设计都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她和林星朗从中选了两份,一份是简欧风格,一份是地中海风格。其余的设计稿留下了,每份给了一定奖励。

两位设计师各有千秋,冰兰让他们推荐工程师。两个岛,或许这次都可以一起建起来。预付了一年的工资,这点两位设计师提出来的要求。他们不在,家人的生活需要保障。

一行人回到普吉岛,跟回来的还有一船船买来的废物。林星朗不知道该放到哪里?放到哪里都很占地方。

“都卸到广州去,雇人收拾,好的洗干净弄好外卖,望远镜一个大洋一个,军用水壶五个铜圆,钢盔都卖给军队,那个电报

报机找专业的人,要是找不到专业人员,可以去英国雇人”

“媳妇,这回怕是卖不出去,咱们国从战场上可是弄了不少”林星朗提醒。

“哦,这茬忘记了,那就卸到马六甲吧,水壶咱们的人和船上的每人发一个,就当福利。”

林星朗憋着笑,“算啦,这些事你就别管了,回来好好陪孩子,没事跟约瑟夫和吕西安两位设计师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岛怎么建”

四个孩子冰兰一阵头疼,回来悦珊就告状,三个弟弟一个个的都是捣蛋鬼。张氏也瞪闺女往外跑什么!“悦珊都六岁了,你打算让他们在哪儿上学?”

孩子转眼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冰兰检讨自己的大意。“新加坡有咱们华人的学校,你要是让他们去上学就要考虑一下住哪儿”张氏又道。

“我们这儿也有华人学校,学得都差不多。”本想好好享受十几年安稳的日子,却要教育小孩子。小学中学都可以在这儿。高中是一定要走的,那个英语怎么办?

冰兰让林星朗给宝民拍电报,让他找一两位美国教师过来教英语。现在他那里拒了一群陈家的子弟,跟冰兰抱怨后乖乖去找人。

放下一切的冰兰专职做了家庭主妇,大的上学,小的被她带着天天跑。新岛被他们取名落霞岛。岛上土著很配合地做着苦力。有的吃喝,他们不用再去出海,而且外来人带来的食物很美味。

习惯了美味,那些以前的食物再难以下咽,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就不好改变。为了尽快住上自己的小岛,建筑风格选用了简欧风格。但内部装修时部分房间却采用了一些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马宝华的建筑队从开始就跟着做,冰兰给他做了点投资,现在马老板的身价已经很不少了。他依旧带着那帮兄弟做建筑,“我儿子去了英国学建筑了,没文化就是不行,老外的图纸给我看我都看不懂。以后我儿子一定比我强”

这是老马经常说的,也以此为傲。他们这一代的苦难绝不再让自己儿子尝试了。马老的心思也是很多南洋华人的心思。所以在南阳华人的孩子都很努力,他们父辈给他们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一年后小岛初见规模,那些土著被林星朗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生活。冰兰在食物中给他们做了手脚,如果生活太好,一千多人和快就会繁衍几千上万。那时候这个岛哪还有她的地方

冰兰给他们重新造了房子,买了新船和渔网。岛上开始种果树,棕榈树。土著们学会种菜和种粮食、养鸡。

远处那座白色房子现在他们只能仰视。那里已经不允许他们靠近。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是他们最满足的。

林星朗选出最好的东西给自己人发了福利,就连土著人都背着一个军用水壶出海。剩余的几乎被滇系收购了。政府收来的东西却没给他们,等奉系的过来买时已经没了。

“真没想到国内军队那么多人!安平运来的自行车也都卖完了,意大利那家因此接了不少订单。”林星朗告诉冰兰。

“剩下的那些炮弹壳想过怎么处理了吗?”

“我留了一半,剩下的被学民要走了说是可以重新装弹药做炮弹。他们弄了不少大炮,炮弹却不多。”

“给钱了吗?”

“给了咱们五十年的免税文件,算啦,总归都是中国人。”

“就怕用来打中国人”冰兰讥讽道。

“咱们不缺那几个钱,世界大战都打完了,他们谁愿意打谁打。阿爹阿娘决定留下还是回国?”

陈景林是在前几个月没的,老太太早走了两年。老两口算是高寿了,都活过了八十。老爷子没的时候他们都在南洋,就是拍电报也赶不回去发丧。

等这边的人过去,人已经安葬了。据陈阿昌遗言,厂子依旧70给国民政府,支持革命。其余的没说,让三兄弟看着办。“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是老爷子给他们留下的话。

这是不让分家了?一战后,橡胶的价格一路狂跌,现在已经到了快没人要的地步。冰兰知道那只是暂时,等汽车业重新企稳,橡胶的价格还是会上涨的。但是一战时期的价格就不要梦想了。

不管是橡胶,就是罐头的价格也到了一战前的水平。那是正常的价格,大家只是从高位太久不习惯现实低价位。

陈家的橡胶园养的人太多了,基本上没什么利润。赚钱的怕是只有利民的船。药厂本来赚钱,让老爷子这么一弄,也成了保本的买卖。

三兄弟商量着不如将南洋的人减少部分。都是跟着十几年的老人,有的还是从小被养大的。小的刚刚干一些轻活,这不是白白养了这么多年!

闺女儿子在这边,张氏不想回去,冰兰水兰都没婆婆,水兰的孩子刚

刚几个月大,她不放心。而陈阿泰也没想回去,来了南洋二十来年了,早已经习惯。

利民更不可能走,这边家产多,自己怎么能走?就这样一直僵持着。林星朗问起来,冰兰道:“其实这样不如分家,阿爹都五十多了,还能干多久?宝民是不会回来,振民还不一定留在哪儿。大哥跑船,如果三叔他们愿意要倒不如给他们”

“那得利民愿意!现在橡胶价格低,分家正是好时候”

老爷子临走说了那话,谁敢提分家?

“这事不如让大哥找学民商量,小辈商量好了,老的能有什么意见?”林星朗道。他早就看出来大房那边是哪个也不想撒手,这事就得学民出头。

陈学民已经坐上了师长位置,虽然是副职。陈继民与他开诚布公谈了一次,他得了冰兰那么多好处,直接将他二哥叫了回来。老家的药厂就归了大房这边,但是提出让冰兰他们协助建一个罐头厂。

“这次绝对是借钱不会不还。”陈继民笑道。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沙柳273,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他不还也没关系,用生产的罐头还债就是”冰兰道。现在她的罐头依然好卖,供不应求。不过她还是与学民谈了一次。军阀混战即将结束,国共两党总要认清形式才好。对聪明人不会明说,冰兰点到为止。

南洋的产业陈阿强和陈阿泰商量后,陈阿强要了百亩的稻田和兰花园、海鸥号货船。橡胶园和养殖场、剩余的稻田、饼干厂的股份都给了陈阿泰。陈阿泰只留了足够的人手,陈阿强更用不了。

儿子的船员和护卫队要养,不然那一百亩稻田他都不会要。剩余的人怎么处理?只能找儿子闺女。孩子小的送到了冰兰那边,大的往三条船上一分正好。

剩下的家属都在家带孩子,男人能赚钱女人就别干活了!张氏终于松口气,兰花园留着女孩子们玩玩,不在乎赚钱多少,女孩子就当有个事。

“学民还在走私,跟老毛子,听说那边吃饭都成了问题,一天一家子可能只买到一个面包,还要凌晨三四点去排队。不然根本买不到,你说那边怎么饿成这样了?真是够惨的!”林星朗告诉冰兰。老毛子是说的俄国人吧。

“打完仗什么都没了,从战场上一下子下来那么多人,他们根本没粮食养这么多人!你看看德国现在成什么样了?还不跟俄国一样?马克贬值贬的快成废纸了。这次你们去那边再给海伦送些吃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