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暴走仙侠 > 第三百八十章 执迷不悟的代价

暴走仙侠 第三百八十章 执迷不悟的代价

作者:少宗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2:54:40 来源:258中文

其实来增援平原战场的汉军兵力数量没有多少,济北军和西楚军斥候都很快通过探察确认,发现突然出现在黄河西岸的汉军援军不过只有三千左右的骑兵,还连辎重营帐都没有携带,只能是露宿在旷野之上,很明显是汉军匆忙派出的奔袭轻骑,身后绝无可能还跟着汉军大队。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平原一带的船只已经基本上都被楚济联军控制,还几乎全部停靠在黄河东岸,汉军在西岸刮地三尺,也不过是只找到了区区几条小渔船,航运力量连一次运载三十名士卒过河都是难如登天,更别说是冲破楚济联军的拦截防御,冲进平原城里给冯仲军帮忙。

不过还好,这一点对于冯仲军来说暂时已经足够了,本来军队的凝聚力就相当不错,又有城池地利可守,这会又清楚看到援军已经抵达,获救的曙光已经出现,冯仲军马上就爆发出了超过鼎盛时期的战斗力,先是楞生生打退了楚济联军已经快要得手的蚁附进攻,继而又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用石头、灰瓶和擂木把城墙下的楚济联军士卒砸得鬼哭狼嚎,死伤连连,不得不主动退却重整队伍。

再紧接着,不肯死心的楚济联军倒是利用剩下的攻城武器,又向平原县城发起了两次强攻,可是在军心大定又齐心协力的冯仲军面前,楚济联军的两次进攻最后都只能是以失败告终,两次都是几乎没有什么士卒能够冲上城墙,就被士气高昂的冯仲军直接杀退,白白付出了无数死伤,最后却是徒劳无功。

天色全黑时,见死活没有办法再次冲上平原城头,又见此前准备的攻城武器也已经消耗殆尽,田都、丁固和周兰等人也没了办法,只能是让士卒敲响退兵金钲,带着军队垂头丧气的收兵回营。结果不用说,看到楚济联军被迫撤退,黄河两岸的汉军将士都是欢声震天,平原城里的冯仲军还赶紧派人缒绳下城,捣毁楚济联军此前架设在护城河上的壕桥车,切断敌人之抵城下的道路保护城池安全。

撤兵回到大营里后,田都抓紧时间,和自己的心腹谋士刘华商量了一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结果刘华给田都提出了两个建议,道:“大王,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也只有两个选择了,第一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弃楚投汉,帮着汉贼收拾掉济北郡境内的西楚军,把汉贼重臣的家眷送还给汉贼,卖一个天大的人情给汉贼,也乘机全面倒向项康,从今以后与西楚王为敌。”

刘华的话还没有说完,田都就已经大摇其头,说道:“不能这么做,西楚王待本王恩重如山,本王的王位不但是西楚王封的,当初的田荣之乱时,也是西楚王亲自带着军队来救的本王,本王如果忘恩负义,见风使舵,必然会成为天下笑柄,被全天下的人唾骂。”

言罢,田都又补充了一句,道:“再说了,西楚王的整体实力也远远胜过汉贼,我们那能有弃强投弱、背楚归汉的道理?我们背叛了西楚王,将来他得了天下,我们还想不想活了?”

见田都不肯考虑就此倒戈,刘华也不敢坚持,只能是改口说道:“大王,那么我们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就是一边利用大河天险,暂时阻拦汉贼过河直接增援冯仲匹夫,一边继续攻打平原,不惜一切代价帮西楚王抓回汉贼家眷,向西楚王表明我们对他的耿耿忠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做好两手准备,必须要立即向西楚王求援,请他尽快给我们派来援军,以免汉贼狗急跳墙,抽调过多军队增援平原战场,让我们难以应对。”

“不错,是应该立即向西楚王求援。”田都立即点头,说道:“我们的主力已经深入赵国腹地,难以抽身回援我们的本土,只有赶紧向西楚王求援,请他尽快给我们派来援军帮忙,我们才有把握挡得住汉贼的更进一步增援平原战场。”

拿定了这个主意,田都再不迟疑,当天晚上就亲自提笔给项羽写了一道书信,向项羽报告平原战场目前的情况,请项羽尽快派遣援军来给自军帮忙。此外为了谨慎起见,田都还又给项羽扶持的齐王田假也写了一道书信,请田假也赶紧给自己派来援军,让自己更有把握挡住汉军的更进一步增援。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时,田都又把丁固和周兰请到了自己的营中,和他们商量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结果自不用说,见田都铁了心要帮着西楚军和汉军死战到底,丁固和周兰当然都是高举双手支持,也一致同意凭借黄河天险,暂时阻拦住汉军直接增援平原,腾出手来全力攻打平原,不惜一切代价抢在汉军后续增援到达之前拿下平原,同时向项羽亲自统领的西楚军主力求援,做好在平原与汉军打一场大规模决战的准备。

统一了战术决定,楚济联军当即分头行事,济北军利用自军的地头蛇优势和水上力量优势,尽可能的把周边船只全部收缴停靠在黄河东岸,让汉军就算还有后续援军赶到,也没有办法乘船过河直接增援平原。同时汲取头一天的攻城战教训,楚济联军这次也不敢继续大意,除了一边赶造各种攻城武器外,一边组织人手,大肆填塞平原城外那道既不够宽也不够深的护城河,直接打开通抵平原城下的道路,还不管冯仲军如何放箭阻拦都不肯停工。

田都不肯借着这个机会弃楚归汉的决定或许是对的,因为在此期间,楚济联军发现了两个对自军十分有利的情况,一是在汉军增援抵达黄河西岸的第二个晚上,楚济联军布置在平原城外的巡逻士卒,劫住了一个试图潜行到城下送信的汉军援军士卒,虽然因为汉军士卒的顽强抵抗没能抓到活口,可是在乱矛捅死了这个汉军信使之后,楚济联军的士卒却从他的身上搜出了汉军援军写给冯仲的书信。

汉军援军写给冯仲的书信内容很简单,就是要冯仲坚持顶住,更多的汉军增援很快就能赶到,但是却并没有告诉新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究竟还会来多少援军,很明显黄河西岸的汉军也对后续的援军情况心里没底,只能是先给冯仲喂一颗定心丸,让冯仲有信心坚持住更长时间。田都和丁固等人看了之后也心中暗喜,益发对顺利拿下平原充满信心。

更让田都、丁固和周兰等人大喜过望还在后面,第三天的下午时,黄河西岸的东武城赵军与楚济联军取得联系,不但证明了巨鹿与平原之间的东武城、厝县仍然还在赵军手中,还向楚济联军介绍了巨鹿战场的最新情况,说是张耳也仍然还在带着军队坚守巨鹿城,替楚济联军牵制住了汉军郑布所部的主力,同时齐**队和赵军主力也在南下回援巨鹿城的途中,同时西楚军北线军团和济北军主力也挡住了汉军的北线军团,赵国境内的反汉联军仍然还占上风,汉军绝对没有任何可能派遣太多军队远征平原,增援冯仲!

确认了这些情况,田都等人心中更是大定,田都还公然骂道:“婢女养的汉贼,搞了半天,你们在赵国战场上的形势也没有好到那里嘛?居然还敢这么狂妄的叫嚣要杀本王满门,害本王虚惊一场!等本王拿下了平原,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的家眷?!”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四天时,即便是汉军大将灌婴又带着五千骑兵和辎重军需赶到了黄河西岸增援,补强了汉军的西岸兵力,田都和丁固等人也根本不以为然,灌婴派人过河交涉,以汉军和济北军结盟及承认田都为济北王为交换,劝说济北军弃楚归汉,接应汉军过河,也遭到了田都的断然拒绝。

不止如此,当着汉军使者的面,田都很更加狂妄的叫嚣道:“你们的郑布将军不是放话,说本王如果不退兵,他就要把本王全家杀得鸡犬不留吗?用不着他带兵去打博阳,本王就在平原等他来杀,只要他过得了这条大河,本王和他奉陪到底!”

“大王,你真的考虑清楚了?”汉军使者的话中明显带着威胁,冷笑说道:“这可是我们汉**队给你的机会,你如果还是执迷不悟,坚持帮着西楚贼军对我们汉军的老弱妇孺下毒手,将来我们过了大河杀进济北,报起仇来可不是加一倍两倍。”

“大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威胁本王?”田都勃然大怒,咆哮道:“来人,给本王把这个汉贼使者乱棍打出去,押到岸边撵他过河,不许他靠近平原城下一步!”

“不用那么麻烦!我也用不着靠近平原城下!”汉军使者抢着说道:“也不怕大王你知道,其实我们早就和平原城里的冯仲将军取得联系了,不用说他也会死战到底,等待我们的援军主力抵达。总之请大王记住,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大王如果把事情给做绝了,以后想后悔就肯定来不及了。”

言罢,汉军使者嚣张跋扈的转身就走,田都见了更是大怒,忙命卫士上前乱棍殴打,驱逐汉军使者出营,然后又大吼下令道:“传令下去,抓紧时间填河,还有赶造攻城武器,三天之内,一定要给本王彻底填平平原城的护城河,备足足够的攻城武器!”

楚济联军之所以要花六天时间准备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城,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汲取上次攻城武器不足和过于单一的教训,除了要赶造数量足够的飞梯外,还要制造一些工艺复杂的撞城车和云梯车等大型攻城武器,消耗的时间自然比较多。二是平原地处驰道要冲,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年的战乱已经将周边的合适木材砍伐一空,再次大规模赶造攻城武器的话,必须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砍伐合适木材送来听用,这点也同样浪费时间,所以即便明知道应该越快拿下平原越好,楚济联军也必须定下心来,耗时耗力的做好攻坚准备——毕竟,攻城战不同于野战,没有足够的攻坚武器,就是有百万大军,也很难奈何一座小小县城。

还好,靠着楚济联军的共同努力,到了三天后的下午时,楚济联军还是彻底做好了所有的战前准备,除了彻底填平了平原城除西门外的所有护城河外,还赶造出了十二架云梯车和十五辆撞城车,飞梯更是数不胜数,攻城武器的总数量别说是打一个小小县城了,就是攻打一座郡治级城池都绰绰有余。

情况报告到了田都和丁固等人面前,田都等人大喜,当即命令今夜大飨士卒,以此鼓舞军心士气,此外田都和丁固等人还在济北军的中军大帐里召开了一个会议,决定在第二天一早就发起全面攻城,不拿下平原县城,就绝不退兵!

“对,明天不拿下平原,就绝不退兵!”

田都的这个提议让丁固和周兰等人一致叫好,然后丁固还满脸狞笑的说道:“我们就是要在汉贼援军的眼皮子底下拿下平原,把他们的家眷全部抓回彭城去活活烹死,看汉贼能把我们给怎么样!”

“报——!”

丁老将军的话音未落,帐外就突然传来了急报声,再紧接着,一个济北军的卫士快步冲进了中军大帐,向田都单膝跪下奏道:“启禀大王,码头急报,大河对岸又有汉贼援军到来。”

“又来了?”田都的眉头稍微皱了皱,也不是十分担心,只是随口问道:“来了多少?”

“回禀大王,大约万余步兵。”

卫士的回答只是让田都和丁固等人又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丁固十分轻松的说道:“这大概也是汉贼能够抽调的最多兵力了,反正有大河挡着,我们也用不着担心他们能过河增援,不会影响我们明天的攻城大战。”

田都点头称是,先是挥手让卫士下去,然后微笑说道:“没事,关系不大,最多不过让平原城里的贼军更有点胆子守下去而已,影响不了我们明天的攻城,先吃饭吧,等傍晚的时候汉贼点起火把,我们再去看看汉贼的情况。”

众人附和,田都也这才让卫士送来早就准备好的酒宴,与楚济联军的重要文武一起享受军中庖厨精心准备的好酒好菜,一边议论第二天如何攻城,一边商量抓回汉军家眷后如何收拾这些胆敢逃跑的老弱妇孺,甚至还讨论起明天是否故意放一些汉军过河,让兵力充足的楚济联军可以半渡而击,教训一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汉军援军。

“报——!”

再度冲进中军大帐的卫士打扰了田大王和丁老将军等人的雅兴,还神情十分紧张的向田都跪地奏道:“启禀大王,又有汉贼援军抵达,兵力暂时还不知道多少。”

“废物!”田都没好气的呵斥道:“站在东岸高地上,也看不清楚汉贼又来了多少援军?”

“大王恕罪,确实看不清楚,因为汉贼来得实在太多了,前队已经到大河西岸了,后队都还没有走完,所以我们的斥候没办法迅速摸清楚汉贼的援军数量。”

卫士哭丧着脸的回答,让田都手里的青铜酒爵砰的一声摔在了案几上,丁固丁老将军也吃惊得直接跳了起来,大吼大叫道:“什么?来了这么多汉贼?怎么可能?赵**队呢?还有齐**队、济北军队和我们的北线主力,他们到那里去了?怎么会让这么多汉贼直接杀来平原增援?”

没有人能够回答丁老将军的问题,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后,田都和周兰等人只能是匆匆放下筷子出帐上马,领着一队骑兵赶来西面的黄河岸边,登上黄河东岸的高地查看情况。

不用说,到得现场时,平原城里当然已经是欢声如雷,响彻全城,无数冯仲军的将士在城墙上又蹦又跳,疯狂庆祝救兵主力的到来。而在黄河西岸的陆地上,汉军的赤红色旗帜则是漫山遍野,士卒人头似蚁,矛戈如林,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即便还有黄河阻拦,也让楚济联军的将士望而生畏。

“至少又来了五万军队!”

首先得出这个结论的是西楚军大将周兰,丁固丁老将军默默点头,认同这个判断,田都则是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满脸难以置信的说道:“汉贼疯了?竟然让这么多军队孤军深入,直接开拔到本王的家门口?”

“谁叫你把汉贼的无数家眷和项康的妻子儿子都包围在了你的家门口?”

周兰和丁固一起在心里嘀咕,然后周兰安慰道:“大王勿急,有大河阻拦,贼军只要过不了河,就是来了百万大军,我们也用不着怕,不会影响我们明天的攻城大战。”

田都这次不敢搭腔了,因为田都已经在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汉军铁了心要报仇怎么办?就算自己靠着黄河的暂时阻拦,拿下了平原城,可是汉军如果铁了心要报仇,迟早能找到办法或者足够的船只渡河,到时候怒火冲天的汉军雄师杀入了济北国土,济北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田都根本就不敢去想象了。

这时,丁固丁老将军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吼道:“机会啊!这是好事啊!汉贼不惜代价的来救平原,孤军深入,粮草转运困难,又有大河拦路,我们只要守住渡口让汉贼过不来,再等我们的主力北上增援,说不定在平原战场就可以干掉汉贼的主力啊!”

“不错,的确是一个机会。”周兰醒悟,忙说道:“我们大王一直都希望和汉贼主力打一场决战,但汉贼就是躲在城里或者营垒里不出来应战,现在我们困死了他们的家眷,他们就是想不决战都不行,我们只要暂时守住一段时间的渡口,等我们的大王亲自领兵前来救援,不但可以扭转局势,还可以为我们大王争取到和汉贼决战的机会。”

事情到了这步,已经把汉军得罪到死的田都也没有多余选择,只能是赶紧点头附和,迫不及待的赶紧又派出人手去向项羽求援,但事情还没完,恰在此时,又有一匹济北军的快马冲到了田都的面前,向田都奏道:“启禀大王,鬲县急报,今天的清晨时分,有一支汉贼骑兵突然赶到了鬲县渡口,以重金雇佣当地民船到大河西岸听用,有可能会在鬲县渡口发起渡河!”

“鬲县?!”田都的心中一凛,暗道:“那里距离平原可是只有七十里左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