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蜕凡化真 > 第233章 运气不佳

蜕凡化真 第233章 运气不佳

作者:半墨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04:28 来源:258中文

且说先爷的先头部队与马丫属下的恭儒山庄以及犯人敢死队作战,死伤惨烈。

在这次战斗中,犯人敢死队一千二百二十六人,死伤三百二十一人。

当然,恭儒山庄主力带领下的朝廷军队,也死伤两千多人马,但是与先爷的八千多人相比,实在是大赚。

马丫在城楼上看到了,犯人敢死队越是不要命,损失的越少。

这就跟恭儒山庄的百十号将领一样,他们也是拼死作战,却只死了八人,伤了十七人。

这些数据,说明了朝廷军队是没法跟他们相比的,就是死伤那两千多人,还都是朝廷调拨过来的部队。

恭儒山庄的主力还没有完全出动,对付先爷的先头部队,中门连同犯人敢死队,只出动五千人马,就能把他们杀得四处逃窜。

而从另外两门赶来包围的骑兵,他们基本没什么损失。

他们就是追杀,能有什么损失?!

这场战争让于大人是热血沸腾,他忙地过来看望中门的全体将士。

犯人敢死队领头的向他请求,他们想去从那些先爷士兵尸体上扒下盔甲来穿。

于大人却反对,说敌人的盔甲,穿在自己人身上容易引起混乱,混战中会不辩敌我双方。

花姐在那里统计犯人敢死队杀了多少人,打算兑现他们的银子。

她听了于大人的话,就跟马丫说,他们虽然是犯人,但是这次是立了大功了,如果他们身上要是有盔甲的话,他们死伤人数还要少。如果单在犯人敢死队身上做个记号不就行了,比如在每个人身上绑个布条。

这个主意立马得到马丫的支持。

马丫就与于大人商议,于大人就把这事交给恭儒山庄庄主去办理。

庄主就对这些犯人道:等会子白布条来了,一定在自己的膀子上打死结,如果白布条脱了,被自己人误砍死了就不要怪别人。

于是花姐令人取来几匹白布,把它裁成一条条布条,发给士兵。

剩下的九百人里,有十个领头的,还有一个是总领头的。

他们的标志是这样的,士兵在左膀子上扎上白布条,十个领头的在双臂上扎上白布条,而总领头的,他除了在头上扎了一根白布条外,还在身上披了一块白布,他说自己算是给死去的兄弟们披麻戴孝了。

花姐打算把银子发给他们,但是他们不要,他们请求马丫,若是自己死了,请马丫把这些银子,派人送到他们家里面去。

这剩下的有战斗力的九百零五人,在领头的带领下,在马丫面前跪了一地。

这是没有载入史册的一支军队,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他们中活下来的也就一百六十三人,还包刮受伤的。

而花姐在统计他们杀死敌人的人数时,惊讶地发现,被他们杀死了得高达一万五千多人,是他们总人数的十二倍。

别说冯一青花姐以及恭儒山庄的庄主了,连马丫都哭了。

战争结束后,马丫要求冯一青,把这剩下的人不要给官府,把他们全部编入到恭儒山庄的门下,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要求,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事后,马丫令花姐拿出十万两银子,分发给他们。

他们的家人很多是跪谢送银子给他们家的恭儒山庄的手下。

他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名字就是马丫。

他们把马丫当着神一样地供着。

当然,这些犯人敢死队,现在还在兴奋中。

他们私下里商议,说这样杀敌,有些容易搞混了,还有就是各自为战,有的敌人,被砍落马下,结果为了争夺那五两银子,几个人就一起上,这个敌人被砍得是面目全非。

他们就觉得这样太残忍,敌人已经死了,有人上去补刀,那是无效的,得不到银子的,一个敌人只有五两银子,一个将领才二十两银子。

他们就觉得应该联手屠杀更多的敌人,这样他们不但能多杀敌人,又能彼此照应一下。

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那样杀敌,是有问题的。

比如我为了救你,我却跟好手好脚的敌人在干着,你却去杀死受了伤的敌人,那我不是吃亏了?!有可能自己命都交代给对方了。

他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觉得还是大家平摊这笔银子比较稳妥。

就比如这回他们杀了两千多敌人,一万多两银子,他们就觉得一人能分到十两银子。

可是,也有人提出,说活着的人还可以挣银子,那死去的人呢?不应该多给他一点吗?!

这个说法很快得到大家的赞同,因为在以后的战争中,战死的有可能是自己。战死者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怜悯和同情。

他们就决定,死的比活着的多拿一倍。受伤的根据受伤情况不同,多拿银子的数量也不一样。

规定就这么口头定下来了。

马丫冯一青花姐以及恭儒山庄的庄主,从头到尾都没有插话。

这事由他们自己人商量着定。

那么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先爷吧,说他是大汗,是因为他的部下一直私下里都这么叫。

实际上的大汗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大军指挥权在他手里。

先爷此时抓到皇上震哥,他的心里更是膨胀了。

恭儒山庄来了两拨人马,都要求他不要杀皇上。

先爷在生了一番闲气之后,心里就想,还是先进攻北都要紧。

如果能攻下来,那是再好不过了,到时候北都皇家库里的银子,那是应有尽有。

如果攻不下来,起码那皇上震哥瞧一笔银子。

那么先爷的部署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震哥身边的喜爷,向先爷提供了一份情报,说北都如今一定聚集了很多人,这么多人他们是要吃粮的。

而北都的粮仓,都在城外。

不如先占领粮仓,烧了他们的粮仓,然后再去围困北都,相信他们一定会饥饿难耐,他们一定想办法出城,那个时候再与他们决战,一定会大胜。

先爷只是采纳了喜爷的一半主意。

烧粮草是对的,但是要先爷的大军在城外围困,那怎么成?

等过些天,到时各地勤王的大军一到,来个里外夹击,先爷可不上这样的当。

先爷考虑到喜爷也就那点本事,军事上他还愣得很,不是他有意要害先爷。

所以先爷依旧对喜爷是相当地倚重。

毕竟到了北都,许多地方还需要熟悉的他指点一二。

先爷的大军在经过朝廷的粮草库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这里守卫的士兵是一个也没有,库房里空空,只在角落里有一堆烂了的一百多石谷子。

先爷就纳闷了,这北都的行动咋比自己还快?

要知道先爷可是骑兵。

在他看来,北都要派出民夫来运粮,那怎么着也得个把月。

怎么几天之内就没有了呢?

抓了几个老百姓一问,方知就近驻扎的军队,每个士兵在向北都城进发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城里没有他们的口粮,他们必须自己带口粮进城,这是于大人下的死命令。

于大人可是兵部尚书,他首先对这支大军,下达的命令是必须抢在先爷的大军到来之前,进入北都城。

另外,粮食还要他们自己备。

将士自己备量?那帐怎么算?

于大人明确表示,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雇佣民工要银子,那么士兵们把粮食运往北都,也同样要付给士兵们银子。

这可是一笔买卖,还能养活自己。

于是在外的三万大军,就决定自己带一部分粮食,然后雇佣当地老百姓,拿出一半的运粮费用付给老百姓,让他们把粮食也往北都城运。

老百姓可高兴了,上面出这么大的价钱,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虽然说现在是打仗,自己有没有命花这银子,不过要是活着了,以后不是还得吃饭么?!

要知道,在太平年代,老百姓运粮,拿到手的运费,那是少之又少。

上面拨给的运费都哪里去了?被层层官员给盘剥了。

如今为了鼓动老百姓运粮,他们愿意拿出一半的运费,就使得老百姓欢欣鼓舞,男男女女都出来把粮食往城里运挣银子。

而剩下的一半运费哪里去了?被军中当官的贪污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犒赏了大军了。

这就解决了粮仓的运粮问题。

等到先爷的大军到来后,那粮仓不空才怪。

先爷听了几个老百姓这么描述,非常生气,没想到这个于大人还挺有诡计的。

先爷主力这回聪明了,先爷要求大军,有三个城门不要去碰。

这三个城门就是马丫跟观丫控制的那三个城门。

先爷的先头部队遭到毁灭性地打击么,如今在先爷的大军里,提到恭儒山庄,提到有一支衣衫褴褛的千把人的队伍,提到还有先前逃回去的哈将军,他们就恐慌。

那么避开这些让士兵恐慌的人不就行了?!

先爷大军直奔几个城门围攻,其中的主力,却选择错了,他们面对的刚好是哼将军的那个门。

哼哈二将,出名的勇猛,再加上哼将军在前方被挫败,面子大失,只因为现在是用人之际,朝廷才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所以哼将军是憋了一肚子火了。

如今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再就是哈将军他们在包抄先爷的先锋的时候,哈将军都立下战功了,哼将军岂甘落后。

他吸取了犯人敢死队的经验,要求自己出城后,把城门关死,目的就是断了自己与将士的后路,他要与先爷的主力决一死战。

哼将军有背水一战的意思。

他置手下将士于生死边缘,必须跟着他死战才有出路,否则就成了人家的刀下鬼了。

而先爷把主力调到这个门,进攻哼将军所在的这个门,先爷可不傻。

先爷此时进攻只是要探个究竟,他长了个心眼,要是在他来之前,城楼上要是布防调换,他要是碰到恭儒山庄的人以及观丫的杂牌军那可咋整?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出门的这位将军带领五千人马,出城后就把城门给关死了。

而且这五千人马,也不搭话,上来就是一番冲杀。

特别是为首的那个将领,勇猛过人,已经在他手里栽了五员大将。

哼将军的士气大受鼓舞,反正已无退路,他们只能选择拼命了。

那喜爷在阵前看个清楚,他立马跟先爷说,赶紧鸣金收兵,那可是哼将军。

喜爷告诉先爷,在朝廷大军中,有两员猛将先爷最好先避开,否则会影响先爷的将士士气的。

这两人就是著名的哼哈二将。

哈将军先爷是知道的,他勇猛到让他手下死伤了一百多名将士,过后在撤退途中,又用了歹毒的招数,让追他的将士伤了一百多人。

如今上来就碰上了哼将军,先爷觉得自己真是晦气。

先爷的运气是如此不好,除了那三门,在余下的六门里偏偏遇上了哼将军。

先爷令人鸣金收兵。

那哼将军在斩杀了先爷的一两千人之后,见对方避战,只得得胜归来。

先爷便决定避开哼将军把守的这个城门,把主力调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据手下报告,说另外一个城门比较薄弱。

话说孙戎见先爷的大军已经围困过来,而且放弃了他们所在的三个门。去攻击另外几个门。

孙戎周大清所率领的那支杂牌军,他们不敢把兵力乱动,怕先爷来攻击他们,所以就让做后勤的宦官们去支援另外的城门。

几百个宦官便都去了。

谁知这几百名宦官见哼将军指挥的大军,立功而归,他们心里可算是开了花了。

先爷的主力攻击哼将军那个门的同时,先爷的其他大军还在攻击其他几个城门。

这几百个宦官也想立功,他们觉得打仗很简单,只要勇敢地拿着武器上前一阵冲杀,就能杀得敌人丢盔弃甲。

却说于大人在一个门安排伏兵在城外,那里有许多民房,他们躲进民房里,主要是以火铳兵为主,先是这些队伍,在先爷的大军攻进来之后,遭到火炮火铳一番轰炸,后又有弓弩队跟进,一番猛射,杀得先爷的大军是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可这几百名宦官,觉得这是立功的机会,他们只要冲出来砍杀那些四处逃窜的骑兵,就功劳大大的。

他们没想到,这里安排的大多是火铳大军跟弓弩手,他们这些宦官一冲出去,谁也拦不住他们。

这可是宦官,他们手中掌握着皇贵妃给予他们的大权。

他们冲出去跟先爷的大军混战,那么他们手中的火铳与弓弩就失去了威力。

先爷的骑兵那也不傻,见几百名宦官骑马杀来,他们装着败退,等到他们杀近了,于是又卷土重来,尾随这几百名宦官杀将过来。

使得此门陷入危急之中。

于大人知道后恨得是咬牙切齿,可是这些宦官是观丫组织的,他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现在不是追求谁的责任的时候。

在万分危急关头,他想到马丫的那三个门目前还没有受到先爷的大军攻击。

于大人就派人跟马丫商议,看看她能不能调一些军队过去增援。

于大人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恭儒山庄就如同民团,虽然也听他调动,但是他得客气些,因为他们的背后指挥者,可是马丫。

马丫的身份就不是于大人能够驾驭得了的。

当于大人派来的人转达于大人的请求后,马丫还没来得及说话,那犯人敢死队就自告奋勇了。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这边不宜分出更多的大军过去,这边也必须保持防守的战斗力,万一先爷的大军转过来怎么办?!

只有把他们派过去比较合适。

他们过去的理由,主要是看在花姐的那笔封赏上,杀一个敌人得五两银子,他们太想得银子了。

另外,领头的跟马丫毫不讳言地说,他们本来就是犯人,本来就该受到惩罚,如今在朝廷危难之际,不得已才把他们放出来让要他们立功赎罪,那么他们得表现啊!

马丫也觉得他们去比较合适。

一来他们人少,九百来人,运转迅速,另外就是别看他们人少,真正打起来可以以一当十。

马丫除了让这支敢死队过去增援外,还让哈将军带领五百骑兵与他们合兵一处,这样就更具备战斗力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