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蜕凡化真 > 第208章 选后

蜕凡化真 第208章 选后

作者:半墨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04:2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皇太后张氏行动越来越迟缓,她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

此时宫里起了微妙的变化。

一直大权在握的太皇太后张氏党羽,野开始动摇了。

因为太后莲儿一直受到张氏的压制,假如哪一天太皇太后薨了,那么太后就有了一定的权力,到那个时候,太后一定会对太皇太后的人进行打压。

太后莲儿的娘家人,在朝中那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孙府的二爷官居一品,再有就是周大清的爹,那早就是一品大员了。

不谈两家其他的小辈,就这两个一品大员就不容小觑,他们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那是很重的。

太皇太后党羽动摇的缘故,就是太皇太后想要把她的娘家孙女张苑给皇上震哥做皇后,但从皇上的言谈举止来看,他虽然没有表示厌恶张苑,但是他在私下里他从不在外人面前提到她。

但凡感情好得,那也会关心一下什么的,起码问问公公她在干什么吧?

皇上对张苑是一次也没有问候过!

这张苑仗张氏的风,还有些霸道,有时候皇上在参与内阁大臣商讨事情,她也派人来喊皇上过去。

她的事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比如夏天里喊皇上吃西瓜,她让人从宫外面买了什么点心也叫皇上去吃,或者让皇上陪她一起欣赏刚开的花什么的。

当然,要是皇上喜欢她,这些事皇上一定欣然应允。

皇上开始时碍于太皇太后的面子,都勉强答应去陪她玩。

而近几个月来就不一样了。

以杨大人为首的内阁大臣观察,每当有公公来替张苑传话,他们明显看到皇上的额头上紧锁的眉头,皇上不高兴了!

皇上震哥虽然不高兴,但是嘴上还是找理由说他现在很忙,在向大臣讨教怎么处理国事。

皇上震哥虽然并不掌权,但是他一直在参与大臣们处理国事,他一直在学习。

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太皇太后年纪越来越大,他慢慢地在提一些自己的建议。

而这些建议,在内阁大臣们看来,觉得皇上越来越成熟了,有点建议还很有见地,十回倒有四五回被采纳,就按照皇上说的去办。

原先有太皇太后张氏在的时候,皇上震哥的意见根本不作数。

当然那个时候他还小,没什么经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太皇太后张氏的精神不济了,她常常犯困,她把国事推给内阁大臣们去处理,在这个时候的皇上的意见,那就尤为重要了。

大臣们心里清楚的很,皇上执掌朝政,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太皇太后现在的心思,完全用在为皇上大婚上面。

太皇太后已经跟大臣们商议,觉得皇上不小了,觉得皇上比他的年纪看起来要成熟的多。

这个话听上去好像并没什么问题。

但是为什么不让皇上拖到十七岁再婚呢?那个时候不是更加成熟吗?

选择提前一年让皇上成婚,这其中的道道,大臣们心里有数。

那就是太皇太后张氏,怕自己哪一天忽然从床上起不来了,那么为皇上选后一事,就落在了太后莲儿手中。

到那个时候,太后莲儿可以说指认谁做皇后,那就是谁。

太后是皇上的亲娘么,民间儿女成婚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先皇基儿不在了,如果太皇太后也倒下了,那只能太后莲儿做主。

所以太皇太后作为震哥的祖母,她要早点为皇上选后,为张苑做主,为张家谋利!

如今太皇太后身体不行,行动迟缓,思维也不如以前了,而且还嗜睡。

这就给了太后莲儿以及太后一党的机会,孙大人与周大人在朝中开始活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皇太后感觉压力很大,她必须做下这一件大事,那就是为皇上选后。

于是在皇上震哥十六岁这一年,宫中开始为皇上选后。

太后莲儿心里是不淡定的,因为她不知道观丫去了哪里。

本来太后莲儿带观丫出游回来的路上,已经跟观丫说好,等到皇上十七岁,她到北都来,然后进宫选后。

可如今太皇太后做主,在皇上大婚这件事情上提前了,提前了一年,这让太后莲儿猝不及防。

这并非是太皇太后有多精明,只能算这事碰巧了。

太皇太后提前给皇上选后,她的理由是,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皇上大婚,最好能看到自己的曾孙。

再就是,她走了之后,皇上就能亲自掌权了,到那个时候,她才能放心地闭上眼睛。

这里有个说法,皇上只有大婚之后,他才可以像大人一样,独立自主处理一些事情。

这样的说法是不成文的,但是一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在民间,一个男子只有结婚后,才能把他当做大人看待,他才能独立处理成人的一些事情。

所以太皇太后这个理由很充分,太后莲儿还不能反驳。

太后莲儿为此还特意召见了马丫,跟她密谈关于观丫去向的事,莲儿希望马丫能让观丫回到北都来。

马丫一直在敷衍莲儿,这就说明马丫依旧不同意观丫进宫。

马丫不同意观丫进宫,莲儿就没办法知道观丫现在在哪里,她通知不到观丫。

不光莲儿在与马丫谈,太皇太后莲儿也找了马丫谈皇上大婚的事。

马丫在太皇太后面前,只是淡淡地笑笑,表示她一个民女,不便参与皇上大婚一事。

皇上选谁做后,全在于太皇太后张氏跟太后莲儿两个商议着来,她们是皇上的长辈,这是他们的家事,外人干预不得。

马丫说自己以前只是个丫鬟,这事她更不能多嘴,皇上选后,这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

太皇太后张氏从侧面,得知马丫不愿意观丫参与选后,她就放心了。

她相信马丫既然这么说,就不会半路杀出来。

要是马丫真的参与进来,太皇太后心里会发慌,因为她不知道马丫又会用什么招数来对待她!

所以在马丫离开后,太皇太后心里是非常欣慰。

没有马丫的参和,没有观丫的消息,孙周两家是抓耳挠腮,又没办法,在他们看来,只有马丫以及她的人知道观丫的去向。

观丫这两年也并非没消息,观丫一样可以写信给他们,信件会通过花姐的手,到周大清手里。

周大清拿着信件回去,在周家大厅。

内容无非是观丫想曾祖父和祖父祖母,想家人,信中还挂念曾祖父的身体。

观丫每一次来信,他们周家都像过年似的。

而周家想给观丫写信,马丫就告诉周大清,这事不必要,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观丫,周家什么事她都了解。

马丫告诉周大清,虽然她不让观丫回来,但是观丫还是周家的小姐,这一点不会变。

如今皇上要选后,他们多么希望观丫能回来,可观丫回不来呀,观丫在哪里他们不知道啊。

只有马丫她知道。

花姐也知道花姐能告诉他们吗?

想都别想!

观丫的信件不是通过邮路转来,而是通过恭儒山庄的人转来的。

恭儒山庄是马丫的人,他们把信件送到马丫这里,然后就离开了。

观丫在信里写什么,马丫都会看,马丫看后这信才可以通过花姐传到周家人手里。

当然,有时候碰巧,马丫也会直接交给周大清,说一声,咱们女儿来信了。

周大清就屁颠屁颠地接了信,像个孩子似得那么开心。

周家要想打听信件从哪里来,那比等天还难。真正接触观丫的人不会很多,而且信件不可能是一个人直接送到这里。

恭儒山庄半途有个周转站,所以观丫的信件送到马丫或者花姐手里的时候,人不是同一个人。

他们见马丫还是那个态度,那就是马丫不希望观丫嫁到皇家去,孙周两家只得作罢。

谁让马丫是婉公主呢,人家有这个权利安排自己的女儿。

孙周两家作罢是作罢,但不是无为,他们得为自己考虑。

他们跟马丫不同,马丫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皇上震哥是她送到宫里去的,大抵可以猜测,那就是马丫哥哥的儿子。

马丫现在置身事外,只要皇上一直是震哥,至于皇后爱谁谁,马丫不想管这闲事。

皇后那也得听皇上的不是?!

所以孙周两家决定,既然不能让观丫参与竞选皇后,那么就破坏太皇太后的如意算盘。

这个策略就是,自己家人得不到皇后的宝座,那么张家也别想得到。

如果让张苑做了皇后,那以后肯定会对孙周两家不利,这是毫无疑问的。

皇上震哥选后一事终于要放在台面上来说了。

现在,孙家也提出了一个人选。

这个人选,当然是跟孙周两家交往密切的大臣家的女儿,是属于他们一党。

如果放在前两年,太皇太后张氏有六成把握让张苑胜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太后莲儿的势力也渐渐在长,她以自己是震哥的生母为由,要为震哥选后。

太后莲儿就选了高大人的女儿。

高大人只有四品官,太后莲儿选他家的女儿,原因就是高大人是他们的人,他这个人翻不起大浪来,以后还得靠着孙周两家还得听太后莲儿的话。

当然,皇上选后不可能就这么两个小姐,还有其他的姑娘。

而其他的小姐,在别认看来那只能是嫔妃,无法与张苑和高小姐两人选不能相提并论。

问题就来了!

问题在于太皇太后的权力现在每况愈下了,以前可以一手遮天,而现在的朝中大臣,有许多都是见风使舵,或者干脆袖手旁观。

选中谁,到时候再到府上去逢迎拍马也不迟。

用马丫的话说他们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见风使舵的老狐狸。

自然,皇上选后的权力,在衡量之下就落在了太皇太后张氏与太后莲儿之间。

毫无疑问,太皇太后张氏觉得张苑合适,他们两个相处好几年了,相处和谐,以后张苑一定会通领好后宫,母仪天下。

太后莲儿的意见是高小姐贤德漂亮,而且家世不告不可能干涉朝政,她说张苑各方面都好就是有点任性。

这就有了针锋相对的意思。

这两后相持不下。

可事情总得解决。

朝中重臣也是急得抓耳挠腮,一个是皇上的祖母,一个是皇上母亲,她们两个都有提皇上选后的权力。

这两个人如今相持不下,这怎可是好?!

他们大臣作为外人,又不能参与到这里面来,这毕竟是皇上的家事。

但是事情总要解决,他们可以不参与,他们可以提出建议的。

于是经过他们几位不偏不倚以国家社稷为主的内阁大臣商议,他们就觉得,这事交给皇上自己选最为适宜!

他们提出这个理由就是,先皇基儿对于福康帝替他选的皇后就不满意。

如今让皇上自己选,那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两后虽然对这样的建议都不满意,但是事情到了紧要关头,若让皇上推辞选后,那张氏肯定不干呀。

但是皇上选谁,还必须由她们两个来把关。

也就是说,皇上选谁,必须她们两个都满意才算,否则不算!

比如皇上选太后的人,太皇太后不满意,皇上选太皇太后的人,那太后也肯定不满意。

也就是说让其中任何一方不满意,皇上选出来的皇后也得黄。

那么在选后的过程中,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这个人就是被太皇太后经常叫去骂得狗血喷头的王绊,皇上身边的这位老宦官。

他给皇上出了个主意,那就是皇上不在两后的人之间选,而在第三方大臣家的女儿中选。

谁比较合适呢?

这个人,就是钱大人的女儿钱小姐。

王绊给皇上震哥分析,这钱大人家的女儿比较适合。

钱大人的祖父父亲都是福康帝手下的老臣,钱大人这一门,一直对皇家是忠心耿耿,而且钱家在朝中是无党无派,比较中立。

王绊这个主意当然是个好主意。

但是有谁能知晓,他私下里跟钱大人的过往交情呢?!

什么交情呢?

那就是钱的交情!

在朝中只有利益,两下有了共同的利益才能称之为交情。

王绊可是收了钱大人的五千两银子的,说是要王公公多多照顾她的女儿,说事后还有重谢。

他们之间谈话,都是聪明人,那都不需要说在明面上的。

什么样的照顾能需要五千两银子?这手笔也太大了吧?!

但是他们心里有数心照不宣。

因为在两后为自己的人争夺皇后的位置,注定她们都无法胜出,一方满意另外一放肯定不满意,这事又不能就这么僵下去。

如果僵下去太后莲儿不急,可太皇太后急啊,她的身体耗不过太后莲儿啊!

而在这个时候钱大人出了这么一笔巨资,而且还答应事后必有重谢,可想而知钱大人在为她的女儿打皇后的主意。

两后的人都不能做皇后,那钱大人找到皇上最信任的宦官王绊,那他女儿胜出的几率当然会大大提高。

钱大人如今是三品官员,如果她的女儿入选皇后,所得的好处那不是一点点,不光得了皇上的一笔丰厚的封赏,钱大人的官是不是也要往前提一提啊?

提升国丈的官,这个谁也说不得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钱大人把宝押在了王绊身上,那就必须要花大价钱。

因为很多嫔妃人选,那是有许多家的,假如别的大臣也来投王绊的门路,出得价钱比钱大人家高,那王绊肯定不会收他的银子。

谁也不傻,当然谁给银子多,就在皇上面前建议谁家的女儿做皇后了!

所以一直想有一番作为的王绊,首先在皇上震哥选后的问题上,他算是初显身手了。

等到皇上过目了所有待选的美女之后,他圈定了钱氏。

皇上的这个决定,得到内阁大臣的高度赞扬。

他们觉得皇上这个选择非常成熟!这样选后,谁都不得罪,他既不要太皇太后的人做皇后,也不要太后的人做皇后,他选了一个势力很弱的钱大人家的女儿做皇后,这就让各方面都很舒服。

太皇太后张氏与太后莲儿见皇上定了钱氏,在权衡利弊之后,都觉得自己虽然没捞着,但是对方也没有得到好处,便默许了皇上的这个选择。

当然,皇上也选了张苑与高氏入宫为妃子,这是无需多想的。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