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蜕凡化真 > 第126章 唐三儿

蜕凡化真 第126章 唐三儿

作者:半墨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04:28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惠武帝没有跟徐小妹再见面,福康帝倒是见到了徐小妹。

福康帝见到徐小妹的时候,已经是福康十八年了。

福康帝这次见徐小妹,也算是假公济私了。

福康帝这回让全国凡是出家为道或者是出家为尼的女人,全部抓到京城来过堂!

福康帝官面上要查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徐小妹,而是唐三儿,福康帝想借唐三儿的名见一下徐小妹,他对徐小妹还是恋恋不忘,他还是想着徐小妹。

福康帝想过了,如果这次徐小妹不同意,自己可以把她留在宫外的庙里,一样可以修道吗!这样就可以常常召她进宫说话了!

福康帝还是想糊涂心思,想用皇后的位置,来吸引徐小妹!

福康帝知道,这人心,此一时彼一时!

那么福康帝下旨要查唐三儿,为什么要动这么大的干戈呢?这唐三儿到底是谁?难道她也有徐小妹的倾国倾城貌?

唐三儿确实是个女人,二十一二岁的模样,但她长相一般,并不十分的漂亮。

再说,即便唐三儿漂亮,福康帝一面没见过,他会对一个没见过面的女人感兴趣?!

唐三儿只是一个令福康帝恼火的女人而已,唐三儿很出名。

为了说明这个女人有多出名,列出一组数据来说明吧!

因为这个唐三儿,官兵死伤五千余人,土匪死伤以及后来被砍头的有六千多人,其中官兵中有两员大将阵亡,副将阵亡的有十几名之多,各个州县七品以上的官员,被杀有十四人,家属八十几个,家中财物被抢一空。官府的粮仓被抢去多少石粮食,就不计其数了!

因为这个唐三儿,有八千所谓的土匪家属被充官为奴。

奇怪的是,这些被充为官奴的土匪家属,除了对死去的家人、也就是所谓的土匪伤心外,其实心里还是蛮欣慰的,他们觉得死了他一个,救活全家人!

他们有饭吃了,饿不死了,不用在干旱水涝年全家逃荒出去、饿死或者冻死在路上了,孩子们有了饭吃有了不透风的地方睡甚至是欢天喜地。

他们不用啃树皮不用吃草根有饭吃

吃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听话,按照上面分派的任务把事做好就成。

只要有饭吃,出力气算什么?力气出了又来,难道在家种地就不做事不出力了?

在家种地还得看天吃饭,有时候忙乎一年地里却颗粒不收,还得交官府摊派的各种赋税,变卖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到最后,就两间四处漏风的茅草房竖在那里。

哪像这里啊,虽然是被看管起来,但是一年到头都跟公家人似的有饭吃。

有事做就有饭吃么!官府的事哪天做得完?!

福康帝听了下面汇报,他愣神了,因为这个唐三儿被抓上来的官奴,不但不难过还如此兴高采烈?他们高兴哪项难道自由不好么?

查!

一声令下很快就查出,山东这个地方民不聊生,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多处村庄没什么人了!

人呢?

不堪重负的都到外地逃荒要饭去了!

这些人被抓来,心里还高兴,是因为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有饭吃有地方住比讨饭强多啦,不用担心以后荒年会饿死天冷了会冻死了!

福康帝愣住了,他以为把他们充官为奴,对他们是一种惩罚,没想到他们反而觉得是享受!

查出结果,原来地方官上报灾情后,把上面拨下来的救济粮占为己有,上面免了赋税,可贪财的地方官府却依旧收税,还是占为己有!

简直是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怪不是这个叫唐三儿的女人要带人造反!

福康帝非常生气这些贪得无厌的地方官,责令有关部门下去查,他还不放心又派了御史前往调查,只要是贪官的,查出一个杀一个,决不饶恕!

另外,福康帝为了安抚民心,对于山东境内的各个受灾地方当年免税,受灾严重的免三年赋税,把布告贴在各省,让各处乞讨的山东民众知道,鼓励老百姓回去种地。

但是福康帝对于这个叫唐三儿的女人是一肚子气,受她影响,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竟然有几万民众造反,有的招安成功,有的招安都不干,关键是,造反失败后,这个领头的唐三儿还不见了!

要说清这个事,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女人的家世。

唐三儿自小两个姐姐因为瘟疫先后走了后,她娘受不了这样打击,不久积郁成疾也得病去世了,唐三儿只得跟她爹相依为命。

唐老爷子是练武出身,有一身好功夫。唐老爷子就把这身功夫教给了唐三儿。

唐老爷子的理想不大,就是想着练武强身么,能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另外,唐三儿长大后嫁人,嫁到夫家不受丈夫欺负,不挨他打骂。

唐三儿没了娘,要是唐三儿嫁到婆家受丈夫欺负了,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她要是有娘的话,起码能给她心里排解排解,起码能劝劝她给她宽宽心!

另外有了娘,上门也好给他们夫妻劝和劝和!

可唐三儿自小就没了娘,她是个苦命的孩子!

唐老爷子就这么个想法:唐三儿会功夫,丈夫敢对她动手吗,他只能有理讲理,还不敢把唐三儿给休了,要休一个会武的女人,那是找死,那能打得他鼻青脸肿!

夫妻间打架到哪里告去?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那堂上的老爷没事了给你断案?丈夫打了妻子几下妻子打了丈夫几下?

真是闲的!

再说哪家男人被老婆打了还去官府告状啊?不丢人啦?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唐老爷子就这么点心思,所以才认认真真教了她武功!

十八岁的唐三儿出嫁了,嫁给了老实本分的丈夫,丈夫长得身材魁梧,彩礼是两斗小麦!

由于那些年山东官府的差事一直多,修理运河得去吧?!北城造宫殿得去吧?!战争年代往前线运粮得去吧?!

总之,公差勤务特别多!

要问在这些地方的老百姓苦不?那肯定苦啊,这地方跟江南没法比,江南就是个产粮大省,风调雨顺,要不然修运河干嘛,不就是想等迁都过后南粮北调,供应北城官兵以及老百信的生活需要嘛!

在加上山东这个地方老是干旱,地里收成有限,吃糠咽菜那都是好日子,有时候连树皮都被扒光草根都被挖光了,没得吃的!

唐三儿的公公为了让他们夫妻多团聚,好

好给家里添丁,自家有一个官府摊派的名额,他自己就去远方服劳役了。

去远方可是有粮食拿的,这就等于官府雇佣他一样。

但是,上面只是这么说,当时答应给粮食的,可后来反悔了,说他们没有按时交差,粮食不发了,被扣了!

唐三儿夫妻以及其他一些老百姓,纠集了百十来人,就去官府抢粮,结果唐三儿的丈夫被抓,后被打死在狱中。

唐三儿的公公婆婆见儿子死了唐三儿还没有怀孕,他们受不了这个打击,在那一两年间很快相继去世!

唐三儿就剩一人她欲哭无泪,她想杀了那贪官为丈夫报仇。

此时还是唐老爷子比较冷静,劝她不要冲动,要她去兖州投奔恭儒山庄的林孝主,即便想杀了这个贪官,也好借助他们的力量!

林孝主得知她的事情后,先稳住唐三儿,并立马上报给冯清卉。

冯清卉跟马丫哥哥紧急商议,觉得这是个机会,他们可以以这件事情为切入点,打算借势举兵起事。

但这事遭到了马丫的反对。

马丫反对的理由那就是,福康帝现在身体很好,即便他们能够聚集到人手,但是对于福康帝来说,打败他们易如反掌。

因为福康帝本来就是一个能征惯战的统帅之才,他们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福康帝对手!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马丫的意见是,不可以以惠武帝或者马丫的哥哥名义起来造反,这样只能让哥哥的理想速灭!会让他们一直隐藏很深的恭儒山庄总部暴露。

那样太不划算了!

马丫分析形势,如今在山东的二高,他也在蓄谋造反,手里也藏有一万兵力。如果现在就以惠武帝的名义或者马丫哥哥的名义起来夺皇位,那么这二高的力量可不容小觑,他会毫不犹豫地帮助福康帝一起里应外合来剿灭他们的。

二高跟福康帝是父子,跟太子是亲兄弟,一旦有人来夺他们家皇位,他们便会齐心协力举兵一处好对付外人,马丫说那样他们会输得很惨!

那么,如果以老百信生活不下去了,起来造反抢粮啊什么的,二高肯定当缩头乌龟,因为他所养的那么多兵,

他才舍不得拿出来用呢。

况且以他的心思,他恨不得这地方越乱越好,越乱,他才越有机会······

所以这次恭儒山庄并没有出面,只是冯清卉派了手下,紧急联系了唐三儿,然后,给她送去了两个军师······

有关于那次的起义不去说它,反正就是农民活不下去了,后来失败了。

官府的很多粮仓被抢了,府县衙门被烧了,很多官员逃离了州县,没来得及逃跑的都被杀了,来得及逃跑的后来被福康帝给杀了!

那次的意义是,虽然双方死伤了上万人,但是如果没有这次的起义,怕在这地儿死亡的人永远不止这个数。

要是那样的话,这里的贪官还是要贪,老百姓一遇到荒年还是吃不上救济粮,还是要缴纳一定的赋税,还是要被逼出去逃荒要饭,那样的死亡会多增多少?能是这伤亡的区区上万人可比的?!

自从这事结束,福康帝知道原因后,为了安抚这一带的老百姓,官府便在这里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群众,在荒年免征这个地方的赋税。难道说不是这次起义所带来的好处?!这要少死多少人?多少人不用逃荒要饭,不用饿死或者冻死在异地他乡?!

总之那次起义是失败了,起义军后来或被招安或者被砍头,但主角唐三儿逃离了,没了踪影,唐三儿去了哪里福康帝一直查找了两三年都没有找到。

那么唐三儿去了哪里呢?

她哪里也没去,就在兖州恭儒山庄的地下室躲了三年,后来风头过去后,林孝主让她去跟了江湖上的一位高人,去学了易容术,她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再说她就是出现在福康帝的眼皮子底下,他也不认识啊。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福康帝追查了她一段时间,以怕她遁入空门为由,下令把全国的尼姑道姑全部抓到南都来受审,以便寻访徐小妹的下落。

还别说,徐小妹还真被抓到了,她既然做了道姑能逃到哪里去?!

但是,这次福康帝见徐小妹,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兴奋。

因为徐小妹被抓来后,她跟看守她的人说,自己就是徐小妹,跟静公主过去有过交往,希

希望他能帮自己去通知静公主。

徐小妹说,只要他去静公主府邸报出自己徐小妹的名字,静公主知道后,一定对他大大有赏。

听说她就是徐小妹,那看守她的人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去通知静公主。

这还不算他又去了徐府告知徐家人,这样的人岂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结果,静公主得知徐小妹在牢里,立马派人从看守的手中提出徐小妹,静公主通过福康帝身边人得知,原来福康帝就是因为她,才动了这么大干戈的。

静公主便把徐小妹带在身边,去见福康帝。

福康帝对于静公主的到访,心里还是挺慌的。他还记得自己刚做皇上那会儿,自己派人秘密杀了驸马,结果静公主扯着他的龙袍要他赔自己丈夫的情景,至今还印在他的脑海里。

想想自己都很没面子!

自己堂堂一个皇上,竟然被静公主扯着龙袍要她的男人,他作为一个皇上还不能发火,还得哄她说不是自己派人杀的,他要帮静公主讨回公道,他要严惩凶手,结果他把自己派去的两个亲信给凌迟了还灭了他们两家人。

有谁能理解福康帝的心痛和苦楚?!这两人可是他的亲信啊!

这么多年来,福康帝为了弥补静公主失去丈夫的心痛,没少对她的赏赐,除了给她许多的财物,从官奴中挑些好奴才送给她用,还给她的两个儿子加官进爵,所以福康帝见她带着自己朝思暮想的徐小妹来,心里灰灰的,自己还能说什么?!

自己最好闭嘴,不提要徐小妹留在都城!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只能请她们喝茶,请她们吃饭,最后,还得赏赐点东西什么的。

福康帝眼巴巴地看着静公主带着徐小妹出宫去了!

福康帝绕了这么大的弯子,最后见到了徐小妹,可是这次的见面让他觉得没趣。

由静公主陪着徐小妹,就像是静公主在警告他一样:这是我的人,你最好别碰,否则······

不管静公主对福康帝做了什么,福康帝拿静公主都没有办法,她是太祖跟马皇后的嫡长女么,自己拿她能有什么办法?!

福康帝盼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徐小妹,却讨了这个没趣。

直到此时,福康帝对于徐小妹才放下了,她既然有静公主做靠山,以后自己就别想打她的主意了!

福康帝心凉了,但是他的心冷静下来了。

福康帝就开始反思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些事。

自己查惠武帝父子就没有下落,而且,宫里这几年发生的事,好好想想就觉得蹊跷,再加上连唐三儿的下落都不明。

这就让福康帝心里疑虑,他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一直在他身边做小动作。

福康帝至今都不知道太祖留下来的那支隐形的暗探,到底是由谁来指挥的。

Ps:书友们我是作者二莲,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自己下令黑衣队去查,始终没有结果,福康帝就怀疑自己这支黑衣队里,很可能就有太祖那支隐形暗探的人!

有,肯定是有的,但不知道是谁!

福康帝就在心里想,唐三儿的这次起义,给他敲响了警钟,虽说他们仅仅造反了只有两个月,但是他们的造反,已经让民心涣散了,更让自己不得人心了。

另外,山东那边的贪官污吏,竟敢瞒着自己,在下面大肆搜刮钱财,福康帝便开始盘算要成立一支自己的密探队伍。

这支密探的头领,得由自己最身边信任的人去担任。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由此,缉事队,就这样产生了!

这也算是一个侦探组织,只对福康帝负责!

这比黑衣队让福康帝放心多了!

福康帝放心了,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缉事队也是要招人的。

得到福康帝要招缉事队,可把马丫高兴坏了,她令冯清卉,多挑选些能干的人手在缉事队里。

福康帝要是知道自己成立的缉事队里,被冯清卉安排了十几人进去,他肯定早就气死了!

福康帝成立了缉事队,便开始谋算搬家事宜。

皇上搬家,那就是整个朝廷都搬过去啊!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那么趁着福康帝准备搬家的这个机会,我们还是来看看,马丫跟花姐在北城的房子以及准备在那边做生意的情况吧!

妙书屋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