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不良之谁与争锋 > 第233章 辣手

不良之谁与争锋 第233章 辣手

作者:抚琴的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6:17:11 来源:258中文

军士找来附近赵姓村民,都能证实这是被天静寺和尚和一些黑衣人挖的坟。

春兰和秋菊是侯云策来到中原以后最早遇到的女子之一,虽然其身份与三皇子相差甚远,可是还是有着小妾身份。如今春兰病逝,埋骨于赵家远房支系的荒地。谁知居然被天静寺的和尚挖了坟。

这是绝对不能忍受之事。

侯云策如今位高权重,手握数万精锐黑雕军,喜怒不形于色,对杜刚道:“你给春娘子找安身之处。”他又对封沙道:“让孟殊到府。”此刻,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亲手杀了因,只不过如今形势敏感,绝不能在明面上大开杀戒。

当天中午,侯云策叫来孟殊,让其提供了天静寺地各种细节。

下午,杜刚、陈猛、林中虎和罗青松四人,身着便装来到天静寺,仔细观察围墙、大殿,后院有几名僧人守着,不准香客入内。

夜晚戌时,一名黑衣人机为灵巧地翻上天静寺围墙,顺着围墙走了一段,很快隐入到黑夜中。

第二天深夜,三更时分,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大梁城内陷入沉睡之中,除了零星狗叫,就剩下打鼾声、梦话声和呻吟声,街道上地巡逻队经过之后,留下了杂乱的脚步声。巡逻队走过之后,一辆马车从黑暗中驰出来,慢慢地朝天静寺奔去,马车距离天静寺还有数百步的时候停了下来,十几名黑衣蒙面人出了马车,贴着墙根快速地向天静寺方向扑去。

这些人正是侯云策和其亲卫。孟殊原本想让亲卫出手就足矣,谁知云帅要亲自动手,苦劝不住,便随行其中。杜刚手中握有侍卫亲军的通行腰牌,若偶尔遇上巡逻队,也足以应付过去。

一行人到了天静寺左侧围墙,停了下来。罗青松取过一段绳索,往墙头一抛,绳索前端有一个设计巧妙的飞抓,紧紧扣入围墙中。罗青松动作十分灵活,速度上了墙,在围墙上伏低身体,向里观察了一会,见院内没有任何动静,就轻轻摇动了一下绳索。

住持了因地禅房孤零零地位于东角,其余僧众地住房全部集中在后院西角,从东院到西院相距有一百多米,且有一个拐角。昨夜,黑雕军军情营的钻地鼠张草已把后院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亲卫队们定下了突袭了因之细节。

十几人来到后殿,迅速进行了分工:林中虎带人手持小型手弩守卫在黑暗处,侯云策带人守在大门旁,罗青松带人守在窗口处。

杜刚依计从背后包袱内取过一件僧衣,戴上一顶冬季僧人常见的灰色僧帽,右手暗持一棍沉重的硬木短棍,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因门口处,敲了门,压低声音含混地道:“住持,我是了果,有急事,快开门。”

只听见里面骂了一句,随后响起了起床声和脚步声。

门栓响起,大门出现一条缝时,杜刚猛地用肩膀撞击大门。起床开门的了因猝不及防,连退数步,杜刚动作如风,当头一棒打在了因头顶。了因身体强健,但是这一棍又狠又重,他只觉眼前金花四散,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又是一棍敲来,了因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侯云策诸人进了屋,关好房门。侯云策点燃油灯,杜刚利索地把了因下颌骨下掉,让其不能说话,罗青松则割开被单,绑住了因地手、脚。

借着暗淡的灯光。额头上满是鲜血的了因已经睁开了眼睛,他虽然落入了贼手,却凛然不惧地用眼睛瞪着来人。侯云策走上前,对着了因狠狠踢了一脚,这一脚没有留情。了因痛得卷成一只虾米,嘴里发出“嗬、嗬”之声。

侯云策狠踢一脚后,没有继续动手,借着灯光打量小屋。小屋陈设极为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一盏油灯,左侧挂着一个竖着地大条幅,在空空地小屋内颇为显眼,上面写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虽然灯光暗淡,仍然可以看出这几个字的飘逸灵动。

侯云策觉得这个句子十分熟悉。一时又想不起出自何处,用脚踢了踢了因的头,道:“你这个秃驴,分明是个贼人,还装作有道高僧。”

侯云策扭头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了因,又踢了他一脚。暗自有些疑惑。心道:不是说你这个秃驴佛法高深,怎么没有多少佛家弟子的味道,更象一个失意书生。

想到这,侯云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大户人家的书房或卧室多有暗室,这个秃驴所住之处说不定也有暗室。杜刚等人对寻找暗室颇有经验,抬手就把条幅撕了下来,条幅后面是平整地屋壁,没有什么机关,用手敲了敲,也没有空响声。

侯云策用眼睛余光看着了因,对陈猛、罗青松道:“你们两人仔细搜索房间,四处敲打,看是否有空响之声。”被绑住手脚地了因犹自用眼睛瞪着侯云策,不过,眼中闪出一丝慌乱,油灯昏暗,侯云策虽说注意盯着了因,却也没有发现其眼神的异常。

两人奉命一寸一寸地敲打着小屋的角落,杜刚突然道:“这块砖是空的。”

了因眼中闪出了绝望之色。

地砖下面有一个檀木盒子,盒子里有一些珠宝,另外还有三本薄薄的小册子。侯云策取过一本小册子,凑在油灯下翻看。

了因此时已是面无人色,眼睛定定地看着屋顶。

第一本小册子里全是女人的名字,后面是身份、年龄、体形、爱好、面临的问题、还有做时的反应、做的次数等等,墨迹有新有陈,看来随时都在增添。

女人中多是军中将领的夫人、小妾,还有一些朝臣地夫人、小妾,寿安公主排在小册子的中间。

小册子的最后十几页,写了不少女子地名字,其中还有赵英之名,除了年龄等内容之外,其余为空白,标注一句:气度不凡,心智高,不可夺志。

这本册子对于侯云策来说或许有极大用处,便将册子交给孟殊,道:“你回去录一份,原件交还给我。”

侯云策取过第二本小册子。

第二本小册子完全没有男子之情,扉页是一首小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也是陶渊明的诗句。

第二页,则记录着大梁城军队的扎营地、人数、将领姓名。侯云策越翻越惊讶,大林朝所有重要军事要塞、各节镇军力、主要将领、各地主要地形等等,记录得极为详尽,特别是与西蜀交接的节镇犹为详细。

第三个小册子,全是朝中重臣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奇怪的名字。

此时侯云策已明白,这个了因肯定是西蜀的奸细。他把三个小册子交给孟殊,蹲在了因身边,道:“原来阁下是西蜀之人,你的本领倒是不小。”

正是此时,门外响起“啊”地一声惨叫。

陈猛把门打开一条缝,见到一个黑影倒在地上,守在外面的林中虎扑上去,左手把来人的头死死按在地上,右手挥刀猛刺黑影的胸口,这一刀极为凶狠,来人腿在地上蹬了数下,随后就一动不动。

林中虎把来人提进了因之屋,了因目无表情,张着嘴盯着屋顶。

门外地一声惨叫,有可能已引起了僧人的注意。侯云策挥了挥手,诸人走出了因的房间,各自找了隐蔽的角落,取出挂在腰间的诸葛连弩,迅速上好弦,作好迎战的准备。

等了一会,僧众没有任何反应。

侯云策等人带着了因,翻墙而去,此时已到寅时,大梁城完全睡去了,一驾马车出现在街道上,不一会,就消失在在巷陌中。

冬日清晨,在温暖的被窝里睡懒觉是人生一大享受,美人在怀则更有另一番滋味,城北尉杨通显然正在享受着人生,新买的小妾娇嫩似水,一头秀发散发着少女特有的体香。

一阵“咚、咚”敲门声惊扰了一场好梦。

城北尉杨通听说是二尹紧急招见,也就顾不得咒骂,急急忙忙赶到大梁府。大梁府尹是王朴,不过王朴是陛下亲命的东京留守,又是枢密使,主要精力还是在朝堂之上,大梁府的大小事情,多是由大梁府二尹郑起在处理。

郑起刚过三十,深得王朴信任,自是锋芒毕露。大梁府官吏虽然对郑起严历的态度有些不满,可是更多的还是畏惧,城北尉杨通这种强横之人也吃过郑起的苦头,听到郑起有令,丝毫不敢怠慢。

杨通赶到大梁府时,郑起正是勃然大怒,“了因房中躺着知客僧的尸体,这并不能说明了因是凶手,麻烦你们动动脑筋,了因乃是天静寺的住持,为何要杀一个小小的知客僧,杀完之后还把尸体放在房内,这样做岂不是太愚蠢,我认为凶手定然另有其人。”

城南尉王真是个干瘦的中年汉子,他是个倔强之人,整个大梁府也就是他敢于和郑起顶嘴,“二尹所说甚为有理,可是,了因身体颇为强壮,还会武艺,若了因被别人杀掉或绑走,为何其他僧人没有听到打斗声,而且院门、房门未坏,莫非这些贼人会飞不成。”

郑起走到王真面前,怒道:“王城尉,天静寺在你的管区,出了这等事情。你难辞其咎,你说你认真勘察了现场,那我问你,你发现墙头上的痕迹没有。”

王真有些发懵,道:“什么痕迹?”

“江湖中奇人异士不少,这等围墙,若用上飞抓,爬上来也是轻易之事。院门完好无损,你应当勘察围墙,未勘察围墙就是失职,王城尉,你也是老城尉了,为何为犯下如此低劣的错误,若是错误,还可原谅。若是,哼。”

王真听到郑起抓住一点小小失误就上纲上线,气得满脸通红,可是自己确实有失误,只有把牙齿咬得紧紧的。

看着王真无话可说。郑起也就没有继续攻击他,他对着东、西、南、北四尉道:“陛下御驾亲征之时,大梁城最重要的是稳定,有谁敢在城内捣乱。一概抓起来再说,你们千万别手软,出了事我来负责。了因虽然只是一个秃驴,在大梁城却是大大有名,你们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起如此严历也是迫于形势,今日一早,天静寺僧人发现知客僧被杀死在住持了因房内,住持了因无影无踪,大惊之下,他们一面向大梁府报告,另一方面也向相熟贵胄求援。二尹郑起来到衙门不久,就不断接到贵胄派人送过来的条子,这给郑起增加了许多压力,郑起知道这四个城尉都有些本领。若他们全力侦办此事。或许能尽快探出事情的真相,因此。他也给东、西、南、北四城尉增加了压力,

郑起训示结束,大梁衙役尽出,挨家挨户地搜查了因。不过,城南的高官府院却极为平静,没有哪一个衙役愚蠢到搜查这些高官府邸,侯云策是当朝宰臣,又是皇亲国戚,自然更没有人敢来搜查。

虽然天气寒冷,侯云策却是满头大汗,手中的皮鞭沾了不少血肉,这种皮鞭是黑雕军行刑之皮鞭,一般军士违了军令,不过责打十鞭,特别严重又罪不至死的,则责打二十鞭。此时,侯云策已经记不清打了多少鞭了,了因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一条条鞭印被翻开的嘴唇,煞是吓人。

一桶冰冷的水浇在了因身上,了因仍然没有反应。

侯云策扔掉皮鞭,对刚刚进来的医官韩静初道:“此人甚为重要,给他上药,包扎,不能让他死掉。”

了因虽然被打得不成人形,下颌骨也被重新安上,可是他甚为坚强,昏死数次仍然未说一字,这让侯云策感觉极为不好,搞来搞去了因一点都不象个混贼,反而有一种大义凛然地感觉。

罗青松、林中虎俩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之士,心硬如铁,两人知道此人是敌国奸细,下手毫不留情,听到节度使吩咐之后,俩人商量着在冷水中加一点盐。

封沙久在军中,看惯了比这残酷百倍的杀戮,看到血肉模糊的了因,也没有任何不适,他已认真看过了第二本和第三本小册子,道:“了因云游中原各地,对大林军部署甚为了解,也不知这些情报传出去没有,我估计了因定有同党,不若把天静寺的和尚全部抓起来审问。”

掘了春兰之墓,了因定然无法幸免,侯云策完完没有料到了因居然还是西蜀奸细,道:“了因是主谋,没有他,其他人并不足虑,现在我们不管其他和尚,第三册那些名字到底是什么人,孟殊要好好琢磨。”

孟殊道:“末将一定查个清清楚楚。”

封沙瞅了一眼了因,道:“这厮是个假和尚,他倒也硬气。”

孟殊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就算他是一块石头,我也要让他说话。”

医官韩静初是韩淇的弟子,经过黑雕军几年实践,他已经成为韩淇手下最优秀地弟子,被侯云策挑中,随着亲卫队到了大梁,韩静初简单处理了伤口,又喂服了因一些药丸,这才起身对侯云策道:“此人伤势过重,若再用刑就会死掉。”

“这是敌军奸细,我不管他死活,只要他暂时不死,人参等好药随便使用,若他死掉,我要唯你示问。”

韩静初此时才知道是敌军奸细,心道:难怪下如此毒手。原来是敌军奸细。就道:“没有问题,我带上黑雕军新近配制的活命丹,这种伤,活命有些难度,要吊命却容易。”两军交战,大家仇恨的不是面对面的敌人,而是躲在阴暗处的奸细,凡是逮到奸细。必然要大加折磨。

吃过晚饭,侯云策来到囚禁了因之地,了因已经苏醒,被赤身绑在了木桩之上,他身上被罗青松和林中虎泼了不少盐水,又痛又冷,浑身不住地颤抖,在没有人的时候,他也禁不住呻吟,有人到来,他又是一幅心如死灰地样子。

侯云策狂暴之怒已经发泄,此时,看到了因之时已经颇为冷静。他双手抱在胸前,冷冷地打量着奄奄一息的了因:了因已被折磨地不成人样,耷拉着头,丝毫没有得道高僧地模样。

从了因的住处来看,他是一个文化修养颇高、爱好整洁之人;从了因的身份来看,作为间谍,他定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寻常酷刑很难突破他的心理防线。但是,每个人都有弱点,了因靠床弟之战勾引女人。他一定对他的本钱充满着自信和骄傲,人的最爱也就是人地弱点。

孟殊也看到了这一点,命人从这方面着手,对了因施加压力。

罗青松提了一个木盒子走进来,木盒子很深,上面没有盖子,木盒子里面传来“吱、吱”老鼠叫声。

罗青松进屋之后,笑道:“这些老鼠真难捉。今天上午放的放了七八个夹子,才捉了十几只。”

侯云策府邸有二百多人,建有一个小小的粮仓,仓鼠横行于粮仓,屡打不绝,是一件让人极为头疼之事。

这一次仓鼠派上了大用处。

孟殊手持一根木棍,来到了因身边,盯着了因的眼睛。道:“了因,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再问你一遍,是谁派你来的,你的同伙在哪里?”

了因依然闭口不说。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孟殊冷冷地笑道:“你喜欢陶渊明,想来也是一个有生活情趣之人,若不开口,就让你成为太监。”

孟殊把目光转向了因地下身。

罗青松不怀好意地看着了因,了因身边已经安放了一张木台子,木台子恰好在了因下身位置,装有老鼠的木盒子放在木台子之上,木盒子左侧新做了一个小门,罗青松把木盒子上面的小门对准了因的下身,然后迅速打开小门。把了因的下身从小门处放进了木盒子。

了因被绑在木桩之上,正好可以看到木盒子的情景,当看到十几只肮脏、丑陋、肥大的老鼠争先恐后地扑向自己地本钱,了因眼中终于露出了恐惧之色,愤怒地大喊,“杀了我吧,你们这些魔鬼。”

孟殊见了因开口,道:“把木盒子拿走。给他一口水。让他说话。”

了因开了口,防线就彻底崩溃,交待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果然不出所料,了因是西蜀派到大林的奸细。他先是游历四方,打探各地军情,随后寻机来到了大梁,通过勾引贵妇来套取情报。了因在来到大梁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严密的间谍网,其罗织的手下皆为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在大梁,了因并不是西蜀派来的唯一奸细,更不是最高层次的『奸』细,还有更为隐密的间谍在为西蜀服务,了因只是隐约知道此事,但是也不了解内情。

审讯持续深夜,孟殊这才走出临时审讯室,他对守在外面的林中虎道:“把了因的下颌骨下掉,别让他说话,另外,你想办法不让他睡觉,但是不必用刑了。”人累到极限,大脑就会出现空白,这个时候审问最能得到真实情况,孟殊要等到了因精神恍惚之后,再重新审问,以检验、核实刚才所得的情报。

大梁府二尹郑起没有回家,就在衙门后院睡觉,天刚亮,城南尉王真冲进了后院。

郑起带着衙役们急匆匆赶到了天静寺,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倒挂在外院的大树上,暗黑色的鲜血流了一地,衙役们守在树下,等着二尹郑起,一群老百姓在外面看热闹。

城北尉杨通走到郑起身边,低声道:“是了因,下身被斩断,估计以前的传闻都是真的。这次得罪了某位贵人,贵人直接下手。”

郑起骂道:“多行不义必自弊。”

(第二百三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