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不良之谁与争锋 > 第143章 鞭打立威

不良之谁与争锋 第143章 鞭打立威

作者:抚琴的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6:17:11 来源:258中文

帐中众将都知道侯云策要杀鸡给猴看,这是新任诏讨使们常用招术,也是极为有效招术。

韩伦眼睛都没有眨,极为利索地回了一句:“既然已有告示,那就杀一儆百吧。下官位卑职低,能有什么意见。”

韩伦此话很有些抵触情绪,侯云策一针见血地道:“我知道团练使的心思,认为在下在寻一个倒霉的军士开刀,杀人以立威。”

侯云策此语其实说中了众将心里的想法,众将脸上均是一脸凝重。但是,每个人的想法还是略略有些不同。

枢密院承旨时英是奉旨到西北来给侯云策撑腰的,这一路走来,两人相处得颇为融洽,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时英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侯云策一边,心道:“孙武整军,不也要杀人立威吗!”

泾州军在这场战事中,可以说是全军皆没,只有吉青阳烧掉固原算是泾州军的亮点。但是,泾州军毕竟是遭到了惨败,吉青阳回到泾州,没有侯云策鼎力相助,根本不能在泾州站稳脚跟。而且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目前陛下还没有追究泾州战败之责,以后追不追究,谁来承担责任,主持西北军务的侯云策在这些问题上有极大发言权。因此,泾州节度副使吉青阳也是坚定地站在侯云策一边,支持侯云策采取立威行动。

王彦超人老成精,和侯云策相互都非常客气。六年前,王彦超犯过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至令让他记忆犹新。

王彦超曾和杨光义的父亲杨弘殷同为护圣营校尉。杨弘殷是前朝之将,在新朝官运平平,不断在走下坡路。杨光义见家道中落,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游历,日子过得实在不怎么样,于是,杨光义去投靠时任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王彦超见到杨光义一副流浪汉的样子,很是瞧不起,就用十贯钱打发杨光义走人。谁知杨光义不过数年地时间,就从一个流浪汉成为当今陛下的爱将,做到了殿前司都指挥使、匡**都指挥使的高位。

有了杨光义这件事情的经验教训,王彦超才深深体会到古语“欺老不欺小”的深刻含义,在侯云策和韩伦两人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侯云策。

侯云策环视了众将一眼,道:“这次我回到大梁,陛下曾和我谈到了前朝诸刑法,陛下多次指出,从大武以来,刑法越来越严酷,动辄就处人以死刑,而且最喜用凌迟之刑,现在。陛下已经命人主持修改不合时宜、不和情理的刑法,欲修《大林刑统》。”

他说这番话,有拉虎皮作大旗地味道,虽说林荣和他谈起过编修《大林刑统》之事,不过当时林荣是顺口说到此事,并未深谈。

侯云策又道:“我们在打仗,军令就是法,这名进入民宅调戏良家女子的军士,违反了军令,受到惩罚是咎由自取,他必须为他的轻率行为负出代价。严明的军练是战场上获胜的保证,而军纪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形成的。今天惩处这名违纪军士,整顿了军纪。以后就可以打更多的胜仗,变相振救更多军士的生命。”

这一番话,抬出了林荣的名义,义正严辞,理由充分,韩伦尴尬地听着侯云策侃侃而谈,脸上白一阵青一阵。

说完这一段后,侯云策稍稍停顿了一下,沉声对吉青阳道:“目前,泾州的城防和治安已经由泾州军在负责,对这名军士的处罚就由泾州军来执行。”

吉青阳听到是“处罚”而不是“处死”,稍稍愣了一下,迟疑地问道:“是处罚,不是处死吗?”

侯云策道:“我没有说要处死这名军士,整顿军纪并非一定要杀人,这名军士的罪还不足以致死。但是,这名军士是贴出告示之后第一个违令者,要公开处罚才有示范效应。三十皮鞭就在城南菜市口执行,在执行鞭刑的之前要贴出告示,既要让城中百姓相信我们说的话,又要让各军军士受到震慑。”

侯云策说了半天,结果对这名军士处罚是如此之轻,吉青阳大声道:“我马上去行刑。”

韩伦仍然阴沉着脸不说话。虽说侯云策不杀这名闯祸的庆州军士,然而当众处罚,皮鞭表面上是打在军士屁股上,实际上是打在了他的脸上。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刀将这名军士斩杀。

泾州城经过党项人的杀戮之后,妇孺成为泾州城人口的主体,调戏妇女之事就变得特别敏感。告示贴出后,在菜市口执行鞭刑的消息在泾州城内不泾而走,很快,菜市口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在众多女子焦灼的目光下,肇事军士被押到了菜市口。

肇事军士刚刚出现的在众人而前地时候,众多女子纷纷咒骂他,还有的女子愤怒地向他吐口水。这名肇事军士实在年轻得很,从相貌上看不过十七八岁,被绑着双手,羞愧地低着头。

在围观的女人们心目中,调戏妇女的人都罪大恶极、穷凶极恶。她们没有想到,心目中的坏人竟是如此青涩的年轻人,就如邻家小孩子一样。看到他,不少女子竟然想到了自己家里被杀地的孩子,咒骂声慢慢减弱了。

皮鞭打在皮肉上,发出刺耳声音,男孩子不停惨叫。全场变得鸦雀无声,打到二十多下时,不知是那位多愁善感的女子首先哭出声,很快,全场都响起了女子们的呜咽声。城内女子们的反应大大出乎监督行刑的吉青阳预料,菜市口四起的求情声、呜咽声,感染了奉命行刑的泾州军军士。

他们都是泾州人,家中都有被杀的亲属。听到妇孺低声哭泣,军士们个个眼中含泪。

行完刑,两名泾州军士就把血肉模糊的肇事军士架回军营。此时,大多数女人们的眼光都由愤怒变成了怜悯。

就在大家正要陆续散去的时候,两匹快马出现在南城门。他们还没有靠近泾州城时,城墙上的观察哨就看到他们了。

城下泾州军士把拒马放在城门口,挡住这两名骑手去路。两名骑手骑术极好,看见拒马,没有减速,直到靠近拒马处时,才勒住战马。两匹战马扬起的前肢几乎踢到守城军士的脸上,守城军士吓了一大跳,咒骂起来。

两名骑手丝毫不以为意。一名骑手道:“我们是黑雕军传令兵,这是腰牌。”

另一名骑手满脸兴奋,大声道:“义州大捷,党项军被全歼。”

守城的泾州军士根本不信,一名军士斜着眼睛看着两名骑手,道:“休要胡说,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

来骑哈哈大笑,拍了拍马侧。骄傲地道:“这是党项军首领房当白歌首级,快点把拒马拿开,我要给节度使报信。”

守门军士检验了腰牌,没有任何问题,看着马侧皮囊,这才完全信了。

黑雕军传令兵对着城墙上的军士大声喊道:“党项军完了,在义州被歼灭了。”

守城军士搬开了拒马之后。两名黑雕军骑手带着劲风冲守门军士面前冲过。一面冲一面大喊,“义州大捷。党项军被全歼。”两名黑雕军骑手没有想到城南有如此多女人,没冲几步,就赶紧停了下来,一名军士大声喊道:“快让开,快让开。”另一名军士就喊:“义州大捷,党项军在义州被杀光了。”

刚从菜市口散开地女人们,听到此语,立刻象炸了营的马群一样,一些人围住黑雕军传令兵,另一些人哭着奔走相告,很快,哭声、笑声就迅速响彻泾州城。两位黑雕军报信军士被泾州女子们团团围住,根本迈不开步子,最后,由泾州军一路护送,才来到衙门。这样一耽误,侯云策和几位主官几乎成为泾州城最晚得知义州大捷消息的人。

侯云策自从被任命为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后,就开始动西北各军的脑筋,西北各镇的军队都算得上边军,装备或许不如禁军,战斗力却绝对不差。侯云策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耗在泾州城里,就是要笼络这些边军。如果以后真要复国,这些边军或成为助力。如果以后没有机会复国,自己坐镇边境,与各军处理好关系,也是益处多多。

为了达到这个目地,侯云策在做完查看地图、收集情报、思考行动方案和下军营等正事之后,也就喜欢请这些主将们在一起议事。议事实质上是联络感情、相互了解的过程。虽说常常浪费不少时间,却也可以减少执行时的阻力,更为关键的是,每次开会,总要有个议事人吧。在泾州,没有谁能比侯云策更适合当这个议事人。多议几次事,众位将领也就开始认同和习惯侯云策领导。

当然,这些小伎俩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实力上,没有黑雕军实力,节度使的官职、陛下的授权,侯云策是不可能轻易夺得话语权的。

侯云策和几位将领都听到城内异常响动,走出书房时,两名满头大汗的黑雕军军士神采奕奕地走进衙门后院,一名军士手中提着一个皮囊。

侯云策打开火漆封好的信件,内容很简单:八月六日夜,在义州城外和党项军激战,杀党项军八千三百五十七人,俘虏三百二十六人,党项军首领房当白歌被射杀。黑雕军骑军战死六百五十五人,步军战死一千六百三十七人。现黑雕军正向西追击党项残军,伺机夺取吴留关。雄胜军节度副使石虎,八月六日子时。

侯云策看情报看得很慢。只看这几个数字就知道义州战事是何等惨烈,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把纸条递给了枢密院承旨时英。然后,背转过身去看地图。

时英看完纸条,默默地把纸条递给了身旁地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王彦超连看两三遍。然后把纸条放在手里,抬头看着天空。

韩伦见两人看完纸条之后表情怪异,不禁很有些好奇。王彦超在大林朝军中资历极深、威名远扬。韩伦虽是庆州军主将,面对这种老资格的节度使,腰板总是挺不起来。他数次转头看着王彦超,偏偏王彦超抬头看着天空不转眼,根本没有注意到韩伦的表情,过了好一会,王彦超低头叹了一口气。嘴里小声说了一句:“黑雕军当真是大林朝劲旅。”这才把纸条递给了韩伦。

提皮囊的军士见众位将军都看完了信件,便上前一步道:“这是房当白歌的首级。”

八月天气十分炎热,皮囊打开,露出一个血肉模糊的首级,随即涌出了一股刺鼻恶臭。侯云策、王彦超都是战场撕杀汉,见惯了各种各样尸体。只是觉得恶臭难闻,倒也没有太大问题。而时英、韩伦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韩伦只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想快步走出书房,却在门口“哇”地一口吐了出来。时英是钦差大臣的身份,韩伦在门口吐了出来以后,时英胃里也冒出来一阵酸气,时英忍了忍,却没有成功,一口胃里残留的午餐涌了上来。时英扭头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侯云策、王彦超,咬着牙硬生生地把午餐重新咽了下去。

侯云策赞许地看了时英一眼,对身边亲卫道:“把这颗首级挂到城南的后山去,让屈死的泾州百姓能够瞑目。不用你们去挂,把首级送到泾州军营,让泾州军去挂。”

八月七日夜晚,泾州城内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己最好食物,穿上最好的衣服,在菜市口等几个开阔地,还有人放起了过节才放的爆竹。

就在泾州城欢庆胜利的时候,渭州城也是一片欢腾,黑雕军进城后,被围近一月的渭州城终于重新打开了城门。

八月六日义州大战后,黑雕军没有来得及欢庆胜利,把重伤员和抢来战马留在义州城后,四千黑雕军在石虎的率领下,马不停蹄地向着吴留关追去。

吴留关是房当白歌为党项大军留的一条退路,由房当朵儿和房当赤虎率领三千党项军驻守,师高金、房当岭和房当支金带着近千名残兵退回吴留关后。此时,房当白歌率领的党项军南路军死亡近一万五千多人,虽说先后击败了泾州军和凤州军,但是,党项军主力在义州一战精锐全失,从战略上讲,党项南路军已失去牵制大林军的作用。

众位党项军将领心里都很清楚,驻守吴留关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连夜向固原撤退,并在固原构筑新防线,防止黑雕军从固原进入清水河流域。

等到黑雕军赶到吴留关时,吴留关已是人去关空。

当黑雕军在八月七日早晨出现在渭州城外的时候,守城渭州军才知道驻守吴留关的党项军已经趁夜退走了。

黑雕军进城颇费了一些时间。

渭州城被包围的这一段时间里,党项军兵力并不足,为限制渭州军出城,在城外挖了一条宽五米,深三到四米的壕沟,壕沟大部分已完工,只是少数地方宽度和深度没有达到标准。一般来说,壕沟都是城内防御一方所挖,而这条沟是作为进攻一方的党项军所挖,骑军主将郭炯对党项军这个奇怪战术印象极深,在以后和契丹人作战的时候,郭炯搬用这个战术,困死了契丹人重兵防守的西京城。

黑雕军从八月六日在义州城外和党项军决战,到八月七日上午进入渭州城,先是在义州和党项军主力打了一场恶战,然后连夜从义州奔袭吴留关,这种高强度的连续作战,最能检验一支部队战斗力,没有严格纪律、昂扬斗志和高水平训练,绝对完成不了强度如此高的作战任务。

黑雕军进入渭州后,军士们仍然精疲力竭,一个个都累散了架。来到临时营地后,许多军士放下手中武器,或坐或躺就在地上睡着了。

雄胜军节度副使石虎同样疲倦,进城简单和刺史古春应酬了几句,午饭也没有吃,就返回临时营地呼呼大睡。

石虎一觉醒来之时,已是下午时分。他肚子饿得吐吐直叫,对亲卫喊道:“有什么吃的,快点送进来。”很快,一名亲卫端着一盘羊肉、几个馍进了营帐,亲卫把食物放在茶几上,道:“渭州观察判官赵普求见,在帐外等了半个时辰了。”

石虎几口就吃完一个大馍,又吃了几块羊肉,因为这两几口吃得太快,石虎不断打嗝。他拍了拍胸口,对亲卫道:“让赵判官进帐。”

赵普刚刚把话说完,石虎“啪”地就把盘子摔在地上,铁青着脸道:“渭州几个村庄都被杀光了?”

黑雕军一进城,赵普就派出数队渭州骑兵,查看渭州境内是否还有党项人,渭州骑兵在城外转了几个大圈,平时熟悉的村庄已经荡然无存,全部变成了灰烬,心细的骑兵还在灰烬中发现了不少尸骨。后来又在一个小山沟里见到上千具尸体,这些人应是党项人征集起来挖壕沟地村民,从伤口可以判断出是今天早上被杀的。

渭州骑兵越看越心惊,加大搜查范围,这才找到了几个侥幸逃过追杀的村民。

渭州刺史古春充分相信赵普的能力,因此,赵普在城墙盖了一间简易营帐,吃、住、拉、睡都在城墙上,党项人退兵之时,赵普已是蓬头盖面。他派出渭州骑兵外出侦察之时,自己抽空回到府中洗澡、换衣和剃须。

当渭州骑兵带回党项人屠村的消息时,赵普又变得风度翩翩了。只是在城墙上晒了这么久,脸色已晒成黑红色,比一般读书人增添了几分沧桑。

赵普得到党项人在屠杀了数村消息后,连忙给刺史古春报告,古春又让赵普向石虎报告。

赵普看到石虎把盘子都摔了,想到古春无所谓的态度,心中微叹:世家子弟毕竟是世家子弟,哪里在意老百姓的死活。

“渭州城附近四个村庄,被杀得鸡犬不留,我命人查了底册,这四个村庄共一千三百六十四户,约有近五千人,另外,挖壕沟的村民一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一人,都是从稍远一点的村庄抓来的。渭州骑兵找到了几个幸存者,都说是吴留关党项人干的,这些党项人实在凶残,真想率兵打到固原去。”

赵普回答得极为详细,极力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说到后来,已是语带怒气了。

石虎是铁血汉子,当年在沧州外,他和侯云策两人作为死士,深入到沧州军营,击杀了沧州军主将刘海,避免了一场血拼,从此,他就作为侯云策的副手,参加了黑雕军所有战事,立下了赫赫战功。三年时间就当上了雄胜军节度副使。听到赵普报告,石虎脸上肌肉绷得紧紧的,一字一顿道:“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诛杀党项人,誓不为人。”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