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万道葬歌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赏(三)

万道葬歌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赏(三)

作者:遗落的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1:57:28 来源:258中文

大秦律例,除有爵位的王侯贵族之外,京官凡正五品以上才有资格位列太极殿上,与皇帝宰相们一起商议国事。如此规定,则是为了最大程度确保朝堂诸公皆是精明强干之人,没有尸位素餐之辈混入其中。

所以,当肖钦宣完墨枫的第一道旨意之后,众臣也知道,这仅仅是开胃菜而已。重头戏,还在后面。下面,应当是对有功之臣封官加爵和刚刚收复的诸州的刺史、大都督这些封疆大吏的任命了。什么人封赏什么爵位,什么人担任刺史、大都督,这在众臣之中,都已经传开了,已经是“不宣之秘”了。唯一剩下的,就是陛下的那一纸诏书了。

“传旨,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羽林军将士务必要把此令让皇城之中所有人知晓。”

“诺!”典韦和许褚拱了拱手,大吼起来,“陛下有令,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

“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从太极殿内,直到承天门外,羽林军将士口口相传,如同悦耳洪钟一般,响彻天际。

其实,姜子牙、刘伯温早在偏殿等候,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但,墨枫就是要明明白白地让文武百官知道,让整个皇宫之内的人都知道,从今往后,大秦的朝堂之上,将有姜尚、刘基这两人存在了。

不多时,姜子牙、刘基二人便在内侍的带领之下,走到了太极殿上。

“草民姜尚、刘基见过陛下!”

“免礼,平身!”

“谢陛下!”

两人刚刚站起来,一众文武大臣目光便转移到了两人身上。他们虽没有见过姜尚和刘基,可对他们这几日在长安的传奇可是听得多了。

各军团收复数州之后,许多文武大才纷纷来投,大部分,要么留在了军中,要么留在了地方,帮着处理各军团以及各地的军政要务了。唯独两人,被送至了长安,那两人便是姜尚和刘基。

关于他们两人即将要担任的官职,众臣也是知之甚详。刘基,年过古稀之龄的老翁,将担任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的位子;刘基,年近半百的的中年男子,即将代替吕茂担任御史大夫的位子。他们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让皇帝陛下和诸位宰相、尚书们对他如此青睐。

听说他们初来长安之时,因旅途劳顿,昏睡了几日。醒来之后,他们所住驿馆的门槛都被几位宰相和尚书给踏平了。尚书省的两位左右仆射竟认了姜尚为老师,这可让不少大臣吃了一惊。

尚书省左右两位仆射范仲淹、萧何是什么人,在他们眼中,即使是天星帝国以往任何一位丞相都比不上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宰辅之才,能够让他们折服,成为他们老师的人,该有着怎样的智慧啊,他们不敢想象!

御史大夫吕茂,这几日则和他的继任者刘基走的很近,两人关系好的就差斩杀鸡头拜把子了。以吕茂的脾性,可以想象到,刘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今后,这两个人一个执掌刑部,一个执掌御史台,可有的他们受了。今后,还是要更加收敛一些,若是犯到他们手中,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两位之能,几位宰相和尚书都与我说过了,我也非常仰慕二位的才华。两位能为我大秦效力,实乃我墨枫之福,大秦之福。

姜尚,从即日起,我任命你为尚书令,正二品,赐特进,爵齐国公,望卿执掌尚书台,为我分忧,为大秦分忧;刘基,我任命你为御史大夫,从三品,赐银青光禄大夫,爵沮阳侯,执掌御史台,望卿洁身自好,克己自勉,不畏强权,不负我之重托啊!”

“臣等谢陛下厚恩!”两人齐齐下跪,叩首谢恩。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穿戴起来,让我看看!”墨枫笑笑,挥了挥手,随即便有内侍奉上两人的官袍、官凭、官印等物。

“诺!”两人也不犹豫,随即穿戴起来。人靠衣装马靠鞍,两人穿上了官袍之后,和刚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大臣们不敢相信的直摇头,古有“千金买马骨”,今有光武帝封侯爵,两个刚刚投效大秦,未立寸功之人,一个被封了国公,一个被封了侯爵,真可谓是大手笔啊!陛下,这是在表明姿态呢,只要是真正的贤才,我大秦定不会亏待;只要是真正的贤才,我大秦定会破格重用。

文武大臣们还未从震惊中缓解过来,肖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大秦皇帝陛下诏曰,自古贤王明君治世,有赖贤臣,大秦帝国能够击退兽人,收复沦陷数州,少不了诸位贤臣将军。加之现在数州收复,正是用人之际。正好借此机会,任命各州刺史、大都督,封赏有功之臣。

尚书左仆射范仲淹,右仆射大夫萧何,自大秦建立以来,兢兢业业,为大秦呕心沥血,赐光禄大夫,爵雍侯,漆侯;

侍中于谦、邓禹,中书令张良、荀彧,自大秦建立以来,妙计频出,日夜操劳,为国分忧,赐光禄大夫,爵相侯、肖侯、留侯、丰侯;

益州刺史段泽、凉州刺史张献牧守地方,不畏艰辛,安抚百姓,使帝国地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赐光禄大夫,爵武阳侯、枝阳侯。

另,凉州刺史张献调任并州刺史,望其再接再历,使并州百姓能够尽早归于大秦王化之下。

益州刺史长史韦睿才思敏捷、智谋过人,迁凉州刺史,赐光禄大夫,爵襄武侯,望其能够牧守一方,造福百姓。

幽州人氏王猛,文武兼备,计谋过人,任命为幽州刺史,赐光禄大夫,爵范阳侯;冀州人氏管仲,才学冠绝天下,任命为冀州刺史,赐光禄大夫,爵上曲侯。

尚书左仆射范仲淹因国务繁重,已无心再担任雍州刺史一职,特免去其雍州刺史一职,由江原郡王凌落天担任。

礼部侍郎赵信调任衮州刺史,赐光禄大夫,爵顿丘侯;吏部侍郎李卫调任豫州刺史,赐光禄大夫,爵弋阳侯。

兵部尚书尉缭、吏部尚书高颎、商部尚书范蠡、工部尚书诸葛亮、礼部尚书李纲、刑部尚书王直,自大秦建立以来,恪尽职守,教化万民,使帝国民丰物阜、百业兴盛,赐光禄大夫,爵长陵侯、池阳侯、商侯、安陵侯、高陵侯、平陵侯、夏阳侯。

另,刑部尚书王直,调任青州刺史,望卿牧守一方,造化万民,使青州之地早归王化。

御史大夫吕茂,忠肝义胆、不畏谗言、淡泊名利,迁刑部尚书,赐光禄大夫,爵平阳侯。

影卫统领贾诩,副统领司马懿,民部尚书、暗卫统领道衍,暗卫副统领肖毅,刺探机密、清除间谍,功在社稷,赐光禄大夫,上护军,爵杜陵侯、曲梁侯、广年侯、中丘侯。

鸿胪卿班超,说降鄂国公姜凯,其后又多方出使,功在社稷,赐金紫光禄大夫,爵平丘侯;鸿胪少卿王玄策,出使御苍联邦之时,舌战群王,态度强硬,维护大秦利益,后又多方出使,劳苦功高,赐银青光禄大夫,爵封丘侯。

中书侍郎、门下侍郎赐:金紫光禄大夫,爵……”

一封长长的圣旨,按照官品划分将帝国几乎所有上文官都涵盖在内,有调任的,有任命的,有升迁进爵的,有赐散官的,实乃是对帝国文官们这段时间以来为国操劳的最佳褒奖。

群臣尚沉浸在喜悦之中,墨枫咳了咳嗓子,说道:“御史台御史吴克忠君爱国,实为百官之典范,调任礼部侍郎,赐正议大夫。

还有,由礼部、御史台派遣精干人员,抚慰收复各州,代天巡狩,安抚百姓,察查吏治;

江原郡王、雍州刺史凌落天为正使、鸿胪少卿王玄策为副使,率使团出使御苍联邦,慰问诸国,永结盟好;鸿胪寺卿班超为正使,羽林军将军林轩为副使,率领使团出使鲜卑胡。”

“遵旨!”刚刚升任礼部侍郎的吴克声音尤为响亮,一块大馅饼,就这样从天而降,砸到了他的头上。瞧瞧,瞧瞧,咱的官职还是由陛下亲封的,虽然没有得爵,可能够得到皇帝陛下亲口赞扬,这可是比得爵更加让他欣喜啊!

大臣们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陛下难道是听着一个个大臣的封赏,心情越来越好,越想刚才吴克之言越开心,所以投桃报李,赏了他一个礼部侍郎的职位吗!!

而姜尚、范仲淹等人,则猜到了墨枫的心思,陛下是想借此良机,树立一个典型,这个时候,你们怕马屁,恕你们无罪。尽情的拍马屁,尽情的赞美吧!

一旦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官员们接收到这个信号,便会主动地为墨枫造势,拍他马屁。如此,百姓们自然知道大秦光武帝陛下的丰功伟绩了。这大秦光武帝陛下的威望,也自然而然日益隆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