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逍遥人仙 > 第363章 凤求凰

逍遥人仙 第363章 凤求凰

作者:陆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2:49:2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路领着两人往后花园走,半仙瑶想起那日初见面的情形就恨得牙痒痒,要不是莫流年拉着早就回头了。

半仙瑶口中说笑,莫流年才知道半仙瑶那年和吴昊遇见不久,双方发生情愫,半仙瑶心虽恨极吴昊的那些风流韵事,可是表面仍是说笑从容。

莫流年震惊地看着半仙瑶的唇边已咬出一片青紫,终究没有发怒,盈着泪珠的眼睛中耀过不甘的怒火,半仙瑶终究是淡淡笑了笑,将眉宇间的凌厉散去。

一进院子,就听到缕缕琴声,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又荡气回肠,莫流年不懂琴瑟,但半仙瑶却懂的,这弹的正是凤求凰。

走进院子,就看到吴昊一袭白衣端坐古琴前,随着琴韵,吴昊缓缓颂道: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虽然这琴不是为她而奏,这词不是为她而颂,但莫流年还是听得如痴如醉。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烧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历代同名的诗歌、、歌曲、影视很多。

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丧夫新寡的佳人。

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色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

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大辞赋家。

汉族,四川蓬州人,一说成都人。

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西汉景帝时梁王所赠,是名噪一时的古琴,其名流传至今,甚至在文学作品中成了古琴的别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他人京师、梁国宦游归蜀,应好友临邛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

当地头号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精通音乐,青年寡居。

一次,卓王孙举行数百人的盛大宴会,王吉与相如均以贵宾身份应邀参加。

席间,王吉介绍相如精通琴艺,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

相如就当众以“绿绮”弹了两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动文君。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但是卓文君一到司马相如家才知道他家一贫如洗,生活逐渐拮据,司马相如只好卖了房子与卓文君一起回到了临邛,开起了酒店,最后由卓王孙救济才慢慢好起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

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

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

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

当垆卖酒为生。

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

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

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

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

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

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

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

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

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

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

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

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这首《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

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合了楚辞烧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为后人所不能逾越。

后来的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第一首表达相如对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

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在本诗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义。

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

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凤凰则为鸟中之王,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

长卿自幼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

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

“遨游四海”更加强了一层寓意,既紧扣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风穴”的神话传说,又隐喻相如的宦游经历:此前他曾游京师,被景帝任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志不获展,因借病辞官客游天梁。

梁孝王广纳文士,相如在其门下“与诸生游士居数岁”。

后因梁王卒,这才反“归故乡”。

足见其“良禽择木而栖。”

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

此处则以凤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爱,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

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音乐交浪,从而发出芸芸人海,知音难觅之叹。

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

前两句呼唤文君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

盖相如既已事前买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如此。

这两首琴歌之所以赢得后人津津乐道,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仪礼·丧服》)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什么“男女……无币不相见,”

(《礼记·坊记》)“门当户对”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

试看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其次,在艺术上,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烧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一曲罢,吴昊站起身,一步步走向半仙瑶,莫流年看到半仙瑶的脸变的通红连呼吸都急促了,但她的眼角眉梢里的幸福遮都遮不住。

莫流年很自觉的退后几步,吴昊走到半仙瑶面前,一只彩雀衔着一条珊瑚手串飞了过来,吴昊接过珊瑚手串,托起半仙瑶的手,将手串给她戴上。

半仙瑶结结巴巴道:“你......你是不是又想捉弄我?”

吴昊笑道:“是啊,这一生只想捉弄你。”

记住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