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道门生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商业社会

道门生 第三百六十二章 商业社会

作者:莫麻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6:37 来源:258中文

大秦纸币的发行,比想像中的还要顺利。

它并没有出现像李斯担忧的那样,百姓不愿接受,反而,这些纸币得到了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特别是那些承包运河的大秦商人,更是出乎意料的接受了这些纸币。

这让李斯,乃至朝中百官都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李阳却知道,之所以那些商人和百姓都愿意接受这些纸币,其原因归功于这种新币的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

什么意思呢?

就是大秦的财政赋税,只认这种纸币,连黄金都不认。

这就是它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只要你在大秦,就只有这种纸币才算是钱。

既然黄金都不再是钱了,那么大家又怎么可能不接受纸币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纸币,它依旧可以去购买黄金,大秦朝廷的中央银行每日都有浮动的金价。这也意味着,即使你接受了这些钱,担心它变得不值钱,你还是可以用这些纸币去买黄金的,只是纸币买了黄金之后,黄金就不能使用了,又只能去银行和金铺出售,换回纸币才能在商业中使用和流通。

这对商人来说,它是会要黄金呢?还是要纸币?

很显然,商人会接受纸币。

特别是承包了运河工程的商人来说,它不仅要给工人发放工资,还要购买工具、材料,这些都需要纸币,所以没有一个商人反对纸币。

而且,对商人来说,这种纸币显然利于携带,在商业中带来了金属货币不可比拟的便利。

当然,为了辅助大秦纸币的发行,国政院还由大秦中央银行牵头,在全国成立了银行。

因为银行的目的,是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同时面象的又是工商业,所以大秦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便叫大秦工商银行。

大秦工商银行,自然是大秦中央银行下属的一个金融机构,完全的国有制。

百姓可到各郡县去存款、贷款,以及将旧钱兑换成新钱,甚至兑换黄金。

当然,在李阳的眼里,银行除了基本的兑换、存贷功能外,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配合朝廷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充当朝廷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银行,它又是一个蓄水池。

可以将发行的货币,利用存款业务,将货币蓄积在银行内。

将来,朝廷需要搞建设,不再像这次盲目的印刷发行货币,而是可以直接由从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搞工程建设。如此,就不会造成货币超发、烂发的后果。

总之,信用货币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银行又有去伪存真的作用。

大秦新纸币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如果没有银行,万一社会上流通着大量的假币,这也是问题。

而一但有了银行,百姓去银行存款,便能及时发现假币。

而发现了假币,百姓自然以后就会认真的去鉴别钞票,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然,李阳目前是不担心会有假币的。

因为目前的纸币,乃是集大秦将作府各种顶尖技术和匠艺制作出来的。或者说,大秦纸币,就是代表着大秦最高的造纸、雕刻、印刷工艺。

而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哪个私人或团伙,可以有那个防造的能力和水平。甚至世国上别的国家,都没有这个防造的能力。

这一点,李阳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大秦信用货币的发行十分成功,这为大秦打造一个昌盛的商业社会,提供了基础。

也正因如此,这一天,李阳在麒麟殿提出了大力促进手工业发展,努力构建商业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听,终于要开始发展手工业了,扶苏也是摩拳擦掌了起来。

因为他可是老早就想着能尽快实施这一步的。

他听李阳说过,只有大力发展手工业,构建一个商业社会,大秦才会昌盛繁荣,社会才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如果是在自己监国的时候,能让大秦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待父皇回来的时候,自然又是一大惊喜。

所以,扶苏迫不及待的问道:“太傅,手工业和商业,应当如何来发展?我们第一步应当如何做?”

百官也纷纷望向了李阳,因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社会的构建,他们可都是一点也不懂的。

李阳道:“构建一个商业社会,其实方法十分简单,那便是出台律法,保障商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这……这就行了?”

扶苏和百官都惊呆了。

“是的,这就行了。”李阳点点头。

“…………”扶苏和百官都傻了,商业社会,就这么简单吗?

这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在他们看来,李阳描绘的商业社会,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应有,繁华的城市,富裕的生活,这一切听上去绝对是需要费极大力量才能打造出来的。

可是,这打造商业社会的办法……居然却是这么的简单?

只是提高商人的地位,这简直出乎大家的意料。

李阳自然明白大家为何会不解,不由笑道:“商业,它的本质是交换,或者说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而要打造商业社会,靠朝廷是无法做到的,而是应当靠全社会的每个人。让一些商人愿意去经商,生产商品进行流通,而百姓愿意去购买消费,如此便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经济。而朝廷要做的,就是保障这种商业经济的权益不受侵犯。”

扶苏:“…………”

百官:“…………”

大家依旧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懂。

李阳见朝堂上全是一群傻子,也是很无奈,只得道:“说白了,就是让商人安心的赚钱,放心的赚钱。”

这一次,大家总算是听懂了。

扶苏道:“如今商人难道不能安心赚钱?”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疑惑。

李阳道:“如今的商人,地位低下,十二万户商人,强迁至咸阳,家产须造册登记,沦为权贵鱼肉之对象,钱财更是毫无保障。试问,如此之商人地位,谁会拼命去赚钱,谁会去创造社会财富?”

扶苏和百官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因为李阳所说的,确实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李阳可是深有同感。

因为他跟巴家合作的天下居酒楼,以及白酒生意,这一年来产生的利润,就被朝廷拿走了大半。

当然,朝廷从商人手里拿走的钱财,自然是有名目的。

比如按用工的人头,交粮税?

比如商业税?

李阳入股了天下居,除了交税之外,朝廷并没有多取。

而其他的商人,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朝廷搞建设,会向商人提出捐赠。所以商人又得捐出一两成钱财,这也造成商人如同菜园里的韭菜,长高了就割一茬,根本不存在一直长高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修长城、修驰道、修皇陵,十年时间,巴家捐出的钱财不计其数的原因。因为……商人的财产,都被朝廷造册登记,你不得不捐。换句话说,商人的家财,根本就不算是商人自己的,只要朝廷一句话,这就能变为国有的。

在秦国,商人的家资,是无力自保的。

无法保障私人财产的合法性,这在李阳看来,就是商业社会的最大障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