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道门生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

道门生 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

作者:莫麻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6:37 来源:258中文

话,韩信和苏角,领完杖责,已也是打得屁股开花,两个人都是被抬进大厅中来的。 当然,这还得亏李由让执法的羽林军故意放了水,只是开头打了几下,然后聊了一会儿,接着结束时再打了几下。要不然,二十军杖真的全打下来,还不得把他们俩打的半身不遂啊。 李阳看到二人受了皮肉苦,也就不为难他们俩了。 接下来,他就开始安排北方诸事。 首先,就是将虎符,交还给了王离,让其继续执掌长城大营,同时卫戍匈奴。 苏角、章邯,领兵十万,卫戍东胡、夫余、肃慎。 而整个北方及东北全境的政务,则全部交给了萧何全权处理。 当然,这也又突显了另外两个问题。 一是,人才急缺的问题。 如今,匈奴、东胡、夫余、肃慎,要置设郡县,分配草场、土地资源,急需一大批官员。 当然,吏部那边,有上千郞官,倒是可以由吏部选派过来。 但是,另一个问题就十分的严重,那就是行政制度的问题。 要知道,现在统一了匈奴、东胡、夫余、肃慎,这四国的疆域实在是太过辽阔了,土地面积已经可比之前的整个秦国。如此一来,以郡县行政制来治理国家,就显得分散、杂乱,将来上百个郡,数百近千个县,各不统属,朝廷对地方显然就无法有效的监管,朝廷的政令更是无法保障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也不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换句话,就是郡县太多了,而疆域又太广阔了,朝廷根本不可能每都派冉各郡县去巡察。而且,就算派人去巡察,也只是一时的,根本不可能长期有效的监督、统筹各地事务。 就比如萧何,如今让他留守北方及东北全境,行使的是国政院的权力,但是却要一个人去监督疆域如同整个秦国一样大的地区,面对无数个郡县,这困难可想而知。 所以,这个时候,李阳就意识到行省制的必要性了。 如果设省的话,匈奴、东胡、夫余、肃慎,无非最多就是四个行省。如此一来,作为行使中央国政院权力的萧何,就只要对接四位省级官员便可以了。 如此,便能将中央的政策,有效的推行下去。用政治上的话来,就是有利于中央集权。 想到这里,李阳心里暗下决定,回朝之后,行省制便要尽快推行出来。 作为穿越者,李阳可是太清楚行省制的作用了。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真高官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 可以这么,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及百年,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所以,地方政治制度必须划省而治,这一点,李阳是十分清楚的。 对于李阳的人事安排,大家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王离重掌军中大权,而苏角从王离的副将,变成了卫戍东胡、夫余、肃慎的十万大军的统领。章邯则更是高兴,有了用武之地,不用再回到兵部接管闲职。 可谓,李阳的安排,显然是皆大欢皆。更重要的是,此次大家立功甚大,显然不久之后,大家还能再升一波军功爵。 两日后,李阳便开始返朝。 长城大营,王离率众将士相送。 李阳、李由、韩信,以及五千羽林,浩浩荡荡,凯旋而归…… ………… 四日后,当皇帝接到李阳即将凯旋归至城外的消息,立即率文武百官,于咸阳城外迎接。 这一日,整个咸阳城,满城披红。 这一日,鼓乐大作,百姓夹道恭迎。 这一日,是秦国有史以来,最高规格迎接臣子的凯旋! 实话,当李阳带着队伍,行至咸阳城门前时,见到嬴政率百官在烈日下相迎,也是无比的感动。 急忙下马,匆匆上前,深深一揖:“臣李阳,幸不辱使命!” 嬴政激动的连忙上前,一把握住李阳的手,一脸关心的从上至下打量了一眼,关怀的道:“镇国君辛苦了,你这次为我大秦,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完,嬴政牵着李阳的手,转身并肩而行,朝龙辇而去。 当行至百官面前时,文武百官,纷纷一揖,齐呼:“恭迎镇国君凯旋!” 要此时,不热血,不自豪,那是假的。 此时的李阳,内心是真的非常自豪,非常的有成就福 只不过他知道,功劳越大,越不可居功自傲,否则就离死不远了。 所以,李阳还是非常谦虚的回礼,以示礼貌和谦逊。 嬴政拉着李阳,一齐登上龙辇,进城回宫。 咸阳街道,全城百姓,齐声高呼: “大秦万年!始皇帝万年!镇国君万年!” “大秦万年!始皇帝万年!镇国君万年!” “…………” 八方齐呼,欢声如雷,响彻云霄,经久不息…… 李阳乘龙辇,直接随嬴政回了章台宫。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 其实,皇帝早已根据李阳呈送的请功捷报,列好了封赏名单。如今,只不过是给李阳看一下,看他有没有异议,然后便颁布下去。 李信老将军于日前告老辞官,李由封上将军,大上造爵,升任护军总都尉,统领禁军、羽林。 大上造,就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第十六级,往上就是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列侯)。 可以,大上造,已经属于极高的爵位了。 比如李信老将军,一位战功卓着非常受秦始皇信任的将军,其爵位也只到大庶长。所以,李由能进爵到大上造,对于吝啬爵位的嬴政来,给你一个大上造,他已经很大方了。 当然,韩信也由之前的左将军,直接封为上将军,进大上造爵,任兵部尚书。 而周勃,则如萧何、曹参当初预测的那样,虽无立半寸之功,却接替了韩信,执掌蓝田大营。用当初萧何的话来,就是你没有威信,蓝田大营交给你,皇帝才放心。 长城大营诸将,也是各有加官、进爵。 比如王离,进爵驷车庶长。苏角,由之前的后将军,升为左将军,也进爵为大上造。章邯,升右将军,进爵为少上造。 对于其他校尉、军士,则全部按军功爵,或加官,或进爵。 整个封赏颁发下来,对于兵部那群将领来,简直不要太过嫉妒了。 不过,他们也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跟着李阳有肉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