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道门生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余

道门生 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余

作者:莫麻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6:37 来源:258中文

因为萧何是从咸阳而来,所以当和李阳聊了很久。 把自李阳离开朝堂之后,朝中诸事皆讲述了一番,特别是新政推广,各郡县欺上瞒下,对国政院阳奉阴违之事。 李阳听完之后,倒是毫不在意,笑着告诉萧何,待匈奴统一,回朝之时,便是新政土改大定之日! 这让萧何心中无比的好奇,李阳究竟有什么神谋妙计,竟然会如此自信的认为可以翻云覆雨,旋转乾坤,掌控局势? 不过,李阳似乎是故意要吊他的味口,亦或是自作高深,不肯透露半句。 没办法,萧何只好换了个话题,道:“院长,此次属下前来,还带来了三万套马镫、马鞍,不过如今看来,这三万套马镫、马鞍于匈奴决战倒是用不上了。” “哦?半月时间,竟生产了这么多!”听到这话,李阳有几分诧异,短短半月,何章竟是做出了三万套马镫、马鞍,这简直超乎了他的想像。 萧何道:“因为我秦军与匈奴用兵,何章为了能替院长分忧,特地增加了几十条生产线,故而半月时间做出了三万套。” 李阳点点头,夸道:“这个何章,倒真是个人才!” 萧何也不无否定的点点头,十分赞同。 实话,李阳是真的很震惊何章掌执的将作府。 因为那里不仅聚集了大秦所有能工巧匠,而且还有专业的流水生产线。 是的,你没有听错,秦国的将作府,通通是流水线生产作业。 要知道,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是现代生产工艺的一个基本特点,可以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基石,不论是楼房还是各种现代设备,都离不开模块化的生产模式。 在此之前,李阳觉得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是近代西方发明的,直到来到了秦国,去到了将作府,他才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这可比西方早2000多年啊! 也就是,秦朝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标准化生产武器的国家,他们有大规模的兵工厂,而且全国所有的工厂生产的武器标准质量都是一样的。 比如,秦国的弩机一共只有六七个零件,故障率低,使用方便,而且秦国已经使用了标准化模具进行铸造,可以短时间内在流水线上进行大批量生产。有扳机,能瞄准,可速射,流水化生产,这不是“枪”是啥? 至于”子弹“,那就更夸张了。 秦国的箭头都是青铜箭头,分大两种,的约50克重,是用来远程射击的轻箭,大的100克,是用来近距离穿甲的重箭,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标准的三面棱形箭头。 懂现代空气动力学的人都知道,三面棱形箭头设计已经接近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所以它不但威力巨大,而且弹道稳定,是为大规模战争设计的专业武器。虽然时隔两千年,李阳仍能感觉到战国时代秦国那种铁与血的森森寒气。 可以毫不夸张的,秦国征战下的虎狼之师,实际上就是依托于流水线的标准化的装备生产工艺,在秦朝装备中,箭头也好,弩箭也好,相互之间的差距极,可以做到随时更换,而这就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核心,这种成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或许就是秦朝军队战无不胜的原因所在。 总之,李阳十分的佩服将作府的智慧和对于标准、规制的严格恪守。它完全是集研制、生产、标准化为一体,完全颠覆后世饶认知。 想到如今王离他们已经出征了,这三万套马镫、马鞍留在长城大营暂时也用不上,于是李阳便道:“三万套马镫、马鞍你还是带到东胡去,交给韩信吧!” 萧何点点头。 确实,东胡刚刚统一,其内部还极不稳定,所以将这三万套马镫、马鞍带过去,可以让秦军不仅更具威慑力,而且战力也能倍增。毕竟,留在东胡的秦军,一共只有七万人。 七万秦军,要保证一个东胡不出乱子,可非易事。 次日,萧何也带着侍卫及三万套马镫、马鞍出发了,直奔东胡赶去。 上郡至东胡,数百里,加上带着几十车的装备,所以用了三日时间,方才赶至东胡。 一到东胡,萧何就听到了一个令他感到震惊的消息--韩信和苏角竟然带着大军出征夫余和肃慎了! 这简直把萧何给彻底惊呆了。 此次北征,不是为了统一匈奴的吗? 怎么……他们统一了东胡还觉得不够,竟然还想着要把夫余和肃慎也一块给灭了? 想到这里,萧何简直是瞠目结舌,他现在算是大开眼界了。这真是什么样的主帅,就带什么样的兵,朝中的人,谁敢想到,韩信等人居然敢带着七万人,一边在担负着东胡的稳定,一边还想着要去灭了夫余和肃慎啊? 那可是两个有政权的国家啊! 萧何抹了一把冷汗,心中震憾的同时,心里又颇为担忧。因为整个东胡,韩信只留下一万秦军,维持东胡的稳定。 不过,经过了解,得知韩信他们把东胡的青壮征尽一空,这倒是让萧何稍加放心了一些。 于是,他立即将留下来的一万秦军,全部装备上了马镫、马鞍,同时派人将剩下的两万套马镫、马鞍,急速送往正在出征夫余路上的韩信。 因为萧何心里知道,只要韩信他们不败,东胡就应该不会出乱子。但是,一但韩信他们惨败而归,那么作为与夫余、肃慎为同媚东胡,也必将反抗。 所以,韩信他们不能败,一败就全完蛋了。 事情,也确实如萧何猜测的那样。 东胡的大当户与右都尉,表面上接待着萧何,协助他郡县划分,但是心里却是在观望。 他们在等待着韩信出征夫余的结果。 ………… 与此同时,韩信与苏角,率着大军,直奔夫余。 六万秦军,加上新征组建的五万东胡兵,共计十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旗旌摭。单从兵力上来看,他们的兵力已经比夫余和肃慎加起来还略多一些了。 只不过,唯一的风险就是,这新征的五万东胡兵,届时不会倒戈相向。 如果一但这五万东胡兵,倒戈相向,加上夫余和肃慎,这便会落得一个前后夹击或里应外合的局面,那么韩信他们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韩信只能用利益来保证他们的忠心。 为此,韩信不仅许诺,此次征战,凡立下战功者,在草场分配时可额外获得更多的草场,而且他们接下来的年俸标准,也是按这次军功的大来确定。 换句话来,就是如果这次征战夫余的战役上,没有军功者,以后只能领最低一级的年俸,而获得了军功者,接下来将拿更高标准的年俸。可以,这一战,可以决定未来自己在军伍中的定位及待遇条件。 秦军的年俸制,东胡人自然是知晓的,所以韩信许诺的这些条件,确实极大的鼓舞了东胡士兵的士气。毕竟,东胡已经归顺了大秦,就算反抗,复国了,对于普通东胡士兵来,自己还并不能改变命运和阶级,且条件甚至还不如秦军,所以在个人利益的权衡下,他们都没有倒戈相向的念头。 与此同时,萧何派人紧急输送的两万套马镫、马鞍,也追上了韩信的大军。 这使得六万秦军当中,装备了马镫、马鞍的骑兵,直接达到了四万。 四万装备了马镫、马鞍的骑兵,其战斗力,完全可以叫板八万普通骑兵,而立于不败之地。 有此两万马镫、马鞍,韩信的大军,士气更加的高涨,从上到下,将士们对此战皆信心百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