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道门生 > 第一百零三章 商人之觉悟

道门生 第一百零三章 商人之觉悟

作者:莫麻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6:37 来源:258中文

就在大家震惊无比的时候,那群商人也炸锅了。

九十五万金,这等于利润被压到了极点,可赚到手的所剩无几了!

“巴兄,你……你这竟价,毫无利可图啊?”

“是啊,虽然眼下雇用灾民,成本极低,但秋收将近,秋收过后,人工成本就要恢复正常,而且秦陵伤亡事故频发,安家费亦是不少的一笔,你这……所图为何啊?”

“…………”

一众商人,一脸的懵逼,完全傻眼了,一时之是诧异纷纷。

这也不怪他们会诧异,虽说大家拼着抢着提出各种解决饥荒的优势,看似是为了国家,为了灾民,慷慨激昂的在争抢这些工程。实则,他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前面有一场投标会,一个八十万金的阿房石材承包项目,有人竟价五十万金,另一个竟价五十五万金,但是却给了一系列解决灾民的承诺。结果,那个项目竟是让后者中标了。

也就是说,大秦之所以会愿意将这些国家工程拿出来交给商人去做,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他们解决眼前的饥荒困局。

如果只是单纯的竟价,并没有取胜的把握,相反,如果你更有优势解决灾民问题,哪怕竟价稍高,这些工程都更容易中标。

只不过……就算如此,那也得给自己留着利润啊。

每个商人争着抢着这些工程,不就是为了在这些工程上面分一杯羹么

嬴政及文武百官,也纷纷诧异地望向巴适,很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哈哈!”

只见巴适爽朗的笑了两声,拱手道:“谢谢诸位关心,实不相瞒,此次我巴家竟标,是响应中丞相之号召,当此大秦灾荒之年,大秦商人须众志成城,为国解忧。中丞相曾说,没有国家,哪里有家,没有太平,哪里来的经商环境。一个人,一个群体,其地位之高低,唯看他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之价值而论。”

“故而,当此大灾之时,国库空虚,唯我等商人略有钱粮,此时若不出力,不为大秦、为社会发挥作用,何谈提升商人之身份地位乎?岂不坐实了唯利是图之奸商之名了?所以此次竟标,我巴家实则纯粹是为我大秦,为天下灾民,尽我微薄之力,亦是向天下为商人正名,故而我巴家从未想过要在此中谋利。”

一众商人听完此话之后,全都沉默了。

是啊,商人之地位,极为的低下。

自商朝时期,就有了专门做买卖赚钱的商人群体。周朝灭商后政府允许商朝遗民继续做买卖,并称之为商人,当时商人受严密监视。

其后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变法时期,秦国严厉打击商业,借此提高农业的地位,直至现在一直沿用重农轻商的政策。

所以,商人群体地位在政策打压下,经商被世人视为贱业,商人亦被视为利字当头的奸商小人。

一直以来,商人们梦寐以求的其实并不是钱财,而是想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如吕不韦,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但是,虽然吕不韦后来高居相位,但商人之身份地位依旧没有丝毫提高。最后,就连他自己都落了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这一切,实则是因为吕不韦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为了提高天下商人的地位。

而要真正提高商人的地位,就如巴适所讲的那样,唯有商人自己发挥出对大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如此才是真正提高商人之地位的办法。

当然,这些实质道理,也是在竟标之前,李阳告诉巴适的,要他以极低的价格竟标,将来才有更加广阔的前途。

“一个人,一个群体,其地位之高低,唯看他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之价值而论……”

众商人在心里重复着念叨此话,最后所有人都心中一震,突然双眼一亮,这时他们突然才恍然发现,原来商人之所以无法提升地位,实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眼下,因为世人视商人不事生产,只是贩卖为利,故而对国家,对社会来说毫无价值。而眼下确实是商人发挥巨大作用的机会。

为国,为灾民解忧,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价值的事情乎?

想到这里,一众商人纷纷拱手,齐道:“巴兄至理名言,我等受教矣!”

巴适拱手回礼笑道:“此至理名言,皆出自中丞相之口。”

众人赞道:“中丞相真是独具慧眼,洞如观火,清源正本,直击事情本质,让我等有一种拔云见日之感。我等商人,确实应该尽量发挥价值,以体现商人于国家、于社会之作用。”

商人地位之低,世人鄙视,这些只有商人自己能切身体会其中难言之苦。这其实就好比是解放初的地主们一样,被国家严密监视,被百姓鄙视,只差没有“斗地主”了。

这样一个被国家,被人民都敌视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提升商人这个群体的地位,是每个商人梦寐以求都想去实现的事情,为此也愿意付出一切。

一位商人叹道:“此次项目我等倒是无力与巴兄相争了,只能看看后面的项目,能否拿下一二,也好为大秦,为天下尽些绵薄之力了。”

“是啊,此秦陵项目,我等便不与巴兄相争了。”众人纷纷点头。

巴适笑道:“此次国家工程,总共不过百余,而我咸阳城之富商,便有十二万之数,能竟得项目者,千人里只一人也。不过,中丞相也说了,项目虽百余,但实则十二万富商,人人有份。”

“哦?巴兄此话怎讲?”众商人不解道。

巴适道:“我巴家得了秦陵项目,难道真可一家完成否?非也!雇用五十万灾民劳力,粮需否?菜需否?石料需否?工具器械、盐铁需否?但凡诸位经营之货物,皆必不可缺。用中丞相之言,我等皆是大秦江山之砖石,人人皆可发挥作用,缺一不可。!”

一众商人连连点头,心情激动,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懂商人者,唯中丞相也!

谁说商人作用不大?

国不可无商,民不可无商,商人何其之重要乎?

与此同时,嬴政和文武百官们,却全都惊呆了!

眼前的一切,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商人的认知。

商人之觉悟,如此之高!

商人之爱国之心,如此之赤诚!

商人之作用,如此之重要!

嬴政沉默了……

他突然间发现,以往推行的重农轻商的政策,兴许是错误的。

大秦有此赤诚之心的商人,何尝不是大秦之幸?

更重要的是,那个巴适之所以会有今日之行为,显然是受了李阳之感化。

官商勾结?

想到御史们的参奏、诋毁和攻击,嬴政就觉得这是多么的可笑。

更重要的是,那些文武百官们,在此次饥荒乱象当前,不仅一个个束手无策,反而还对一个为大秦献计献策,呕心沥血,赤胆忠心的臣子群起诋毁和攻击,这是多么的讽刺。

就连一直被鄙视的商人,亦比那上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更明事理,可晓如何为国解忧。

这一刻,嬴政厌恶的回头扫视了一眼冯去疾和那群御史们,冷然道:“此便是尔等说的官商勾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