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387章 蛰伏

我从凡间来 第387章 蛰伏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整个四川局势似乎趋于稳定,自从阔端和塔海北归,蒙古军主力也撤退完毕,乌赤温似乎精明许多,并未干预李易正常权力,反倒是三番五次过来,商议所部那可儿就田。

没有办法啊!李易身为四川行尚书省左右司事,牢牢把握民政事务,实际成为时下为数不多的汉人世候,权力相当的厚实,没有行台的公文,就算蒙古人也寸步难行。

当然,李易抓紧发展自己的力量,开始对两路进行控制,他以各地盗匪猖獗为借口,不仅没有把士卒归田,还不断编练各军州的地方军。

大郡有两个千户,小郡一个千户,统辖数目不等的郡县兵,呼延信坐镇潼川府,各位兄弟除了许杰和叶开,其它都统帅兵马镇守要地,并加固各处关防。

乌赤温似乎很忌惮,李易所用州县官吏,都是未能逃脱的大宋官吏,可以说蒙古人派出的人,大多都没有派上用场。李易的理由相当的充足,那就是蜀川经历战火洗礼,生民本就艰难困苦,不能再加以盘剥,要让他们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才能满足蒙古人的征战需求。

关乎这个问题,连阔端也支持李易,听说消息传到汗廷,得到耶律楚材的支持,让他也无可奈何。

当然,民政上的事情还好说,关键是李易军事上发展太快,不断向塔海请求战马,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有时竟然要战马五千,骡马万六千匹,就在放在蒙古人那也吃不消啊!

换成李易的角度来看,战后百业待兴,让百姓有喘息之机才是正途,军事也要适当的发展。

呼延信承担秘密扩军和练兵职责,整个行军万户部队兵员万人,加上明面上的偏军、那可儿万人,也就是两万人左右,也是蒙古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不过郡县兵的建立,实在是增强李易的实力,他的借口也非常充实,那就是布置天罗地网,让盗匪无所遁形,而且郡县兵并非正规军,可以理解为乡军团练力量,战时可以签发充当蒙古军的炮灰部队,才让蒙古高层保持了沉默。

当然,阔端也并非全然放心,当时他北归抵达沔州,就传令把李易签发的黔州、思州四千归顺土兵击中,成立黔州万户,由当地大族担任行军万户长,正是分割李易兵力。

却不想,李易早与各族首领相谈甚欢,这些人多认可大宋行朝,对蒙古人阴奉阳违,自然会亲近李易。

“学士,如今蜀川罢兵,百姓仍惊魂不定,需要善加安抚才行。但是,阔端各处留兵寓意深长,时下又增加了监控,我们当务之急是伺机堵住道路。”

四川制置使司衙门,李易召集叶知秋、呼延信、许杰、叶开会商。叶知秋作为主要智囊,自然要从战略上给予阶段性总结,他正式称呼李易为学士,以示自己的尊重,暗示别人统一口径。

李易不言不语脸色庄重,目光转到许杰身上,有些军事行动没有辎重支援是不行的。

呼延信显然未曾发觉,李易并未关注他,当先道:“蜀川刚刚历经大战,当务之急应是安抚百姓。我军兵力达三四万余,只要不彻底决裂,以虏人留守兵力未必敢有异动。”

李易嘴角微抽暗自否决,呼延信太过正统又有些迂腐,彻底决裂,在未曾部署完毕前何来决裂?就算是部署完毕,借力发展还是必要的。

三四万兵力在呼延信眼中,或许算是兵强马壮,他却深知远远不够,无数万骑无关口险要,拿什么和蒙古人周旋,阔端能给他多少时间?

许杰敏锐地感到李易目光,呼延信说完话他才道:“六哥,小弟认为,叶先生之言大善,当务之急是稳定各州郡,暗中发展,对蒙古人小心周旋,利用恰当时机,尽可能夺取各条蜀道控制权。”

李易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缓缓地颔首,许杰说的道理是兵家大势,两路本就不占有地利,却也有几处重要的通道,能够把道路截断就能拖延蒙古军南下时间。

王柏受到鼓舞心下振奋,继续道:“生民好安顿,关口难过,当今,虏人两个万户长在侧,沔州、兴元府又有按竺迩、汪世显部留守,我军难以与之对抗。”

“时不我待,如我必需夺取道路,如何筹划?”李易也明白厉害所在,蒙古人占据绝对优势,内外线都布置了力量钳制,不然阔端也不会放心留他镇守。

李易的问话,连叶知秋也很感兴趣,周旋并不难,难就难在关键转折点上。

蒙古人给蜀川的时间并不充裕,如何打破被压制的局面,争夺战区主动权,干系到全局兴亡,绝不容半点侥幸,他稍加沉吟说道:“学士还要忍耐谋划。”

李易心中闪过些许不甘,最终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阔端留按竺迩、汪世显在利州,分明是向东窥视夔州路,南压成都府,他们的存在直接给予我们压力。若不破除,我纵有十万大军,也无法与阔端对抗。”

“现今,有利有弊,阔端采取怀柔策略,吐蕃,尤其是西山野川诸部,对蒙古人有依附之心。一旦有事将是我等后方大患,断不可等闲视之。”

“西山野川诸部,实力并不强悍,吐蕃诸部隔断大山,很难对蜀川造成突袭。举兵之日,只要留下数千精锐,签发万余壮丁布防雅州,必能让吐蕃寸步难行,就怕虏人入吐蕃。”呼延信战略眼光不足,对战术上却有一套,由于蒙古扶持黄教政策,吐蕃日益趋向投靠蒙古,对成都府路西部威胁很大,近期又风闻对方整军备战,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李易微微一笑,不屑地道:“吐蕃诚不可畏,却需我军分兵,阔端布局狠辣,实在令人头疼。”

“六哥,我等有马军五千,一旦有事以雅州防御,大兄率马军直驱新井,总需要来几场血战,只要打败阆州虏人,普州便是瓮中之鳖。”叶开不以为意,他真想厮杀一番。

“呵呵,吐蕃应谨慎,而不是过份忧虑。”叶知秋没有理会叶开,又道:“学士,当务之急应是练兵,抚民、屯垦,却又要给虏人个不得不认可的理由。”

“先生,已有妙计。”李易眼前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