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231章 论兵

我从凡间来 第231章 论兵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纵观女真每战几乎溃不成军,在虏人进攻极限点之前,放弃抵抗转而求和,屡屡失去战机,被虏人抓住休养生息机会。三峰山之战,拖累仅四万骑,女真人马步军十五万,孰强孰弱一眼便知,可惜女真将帅意见不一,相互不服,以至于战机稍纵即逝,先是失去扼杀蒙古马队迂回大好时机,后又被其牵着鼻子走,最终兵溃山外。金亡、当真可惜,不亡、事无天理。”

曹友闻若有所思,慎重地道:“别的不说,若公事率十五万精锐,如何与虏人决战?”

李易翻个白眼,你还真敢想啊!能统率十万大军就是了不起的存在,十五万人放在寻常人手里,还不如两三万人顺手,当下说道:“设想虏人冲出山区,进入腹地平原,我将传檄各州坚壁清野,以两万马军为机动,监视虏人动向,三万步军回师汴梁,十万步军距马军一二日路程,展开扇形不断挤压虏人活动空间,将其限定在狭小空间,变被动为主动,伺机给予其全歼。”

“即便在三峰山,金军尚有一线生机,虏人围三厥一,用心险恶。其实,当时完全可就势,步军列阵死守,马军先出,然后缠住正面之敌,可一战定乾坤。”

“可惜天下无此精兵。”曹友闻一叹,这些都是兵家常识,他又岂能不明白,只是说起容易做起难啊!

李易点了点头,饥寒交迫之下忽有生机,无人能压抑求生**,绝地反击几乎不可能,能够收拢败兵就算不错了。

“今阔端大军号称五十万,我看也有十万之众,我军初战不利,以公事见识,当如何?”曹友闻目光炯炯,从李易的谈吐中能看出来,这厮对兵家并不陌生。

李易知曹友闻试他深浅,当下不动声色地低声道:“可惜边帅棋错一着,朝廷失算一记。”

“公事请讲。”曹友闻大感兴趣,隐隐察觉有所指。

“蜀川以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扼守各处要点,正所谓虚内守外,这是当年诸葛武穆采取的方略,才能挡住曹魏虎狼之势,前蜀帅以区区困顿借口放弃五州,造成敌我共有山川险峻局面,无异于姜维敛兵汉中自取灭亡之道。”

“巩昌汪世显拥兵三万,四次请内附,却不为朝廷所纳。我料不错,阔端大军已开始向巩昌调动。不久,汪世显精锐尽为虏人所有。”李易说的不咸不淡,却极为犀利。

三家分汉,蜀汉最为弱小,主流史学家说蜀汉之所以丧失争霸中原资本,是先主意气用事,用举国力量伐江右导致。其实,刘备举兵不过四五万人,用的还是益州本土的班底,应该说是做个姿态,顺便削弱益州本土士族的力量,就算失败了也并没有伤筋动骨,就不要说丧失争霸资本了,诸葛亮北伐还能动用十万人。

原因,就是人口少,养兵负担太重,再加上曹操撤离汉中把人口都迁走了,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面对严峻的形势,诸葛亮出了主动进攻争取生存,防御方面只能依靠分散守御要点,利用汉中周边的山地险峻,步步拦截魏军,就算对方能抵达汉中郡城下,没有攻占外围哪些要点,你的粮草也处处受到打击,没有粮食的结局只能是全军覆没,这就维系了汉中的安全。

姜维主兵的时代,把诸葛亮的部署全否定了,放弃了外围据点,主力全部集中在汉中防御,美其名曰诱敌深入,人家大军抵达粮草畅通无阻,在绝对人力的态势下,傻瓜都知道谁赢谁输。

而今,吴家兄弟制定蜀川防御,就是借鉴了诸葛亮的方略,险要道路两侧都是宋军据点,金军那么好的牙口也不可能都啃下来,你不全拿下来就不可能深入,女真人连续几次惨败,保了蜀川百年平安。

关外五州被放弃,实则和当年姜维行事如出一辙,看是四平八稳的方略,在聪明人眼里就是到处漏洞,对手直接长驱直入,寻求决战的机会,更何况最大的外援不仅被拒绝,还被推到对手的怀抱中。

“哎,我又何尝不知,可惜朝廷以其心叵测,拒绝接纳。”曹友闻一叹,低声道:“汪世显,却是一条好汉。”

“好汉也得看跟谁。”李易摇了摇头一脸讥笑,又道:“阔端不会放弃这块肥肉,一旦汪世显投降,他们将对我有绝对优势,唯有依靠险要关口维持。如我判断不错,沔州失守蜀门大开,阔端必冲击阳平,大安军之战必不可免。”

“不过,大安军为古汉中谷地,地势平缓、毫无起伏,在此决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一场血战啊!唯有将士奋勇,方可险中求胜。”

曹友万握拳,声色俱厉地高声道:“五十万,看有五万杂胡便顶天了,我利州御前六军,乃朝廷在蜀川精锐,定然要杀他个人仰马翻。”

“老二,不可胡言。”曹友闻脸色平静语气清淡,却又带着淡淡地自负,这是来自世家的矜持,更是名将的气度。

李易稍加沉吟,亦是赞同曹友万之言。

在历史上,端平二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同时启动三场战争,长子西征、东伐高丽、南侵大宋,蒙古族各部才有十余万兵力,其余皆是由色目、汉人、女真组成的部队。

南侵大军分为两路,进攻京湖的阔出是主力,必然拥有大量精锐的蒙古族部队。按照虏人口和兵力调遣来看,阔端统率所谓五十万大军,最核心的蒙古军人不会超过三万,有了这个判断,他断然道:“太尉,阔端声势浩大,却外强中干,御前诸军未尝不可在大安决战。”

“正如公事所言,虏人势大,大安如何打?”曹友凉较冷静,在地势平坦处,三万蒙古骑兵,也不是宋军所能应付,何况人家还有汪世显的支援,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李易一笑,起身来到悬挂的地形图前,道:“大安地形虽平缓,却是一片谷地,周边全是高山峻岭,限制了马队机动能力。有时候,一点短处却是致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