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172章 拜见南霁云

我从凡间来 第172章 拜见南霁云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既然和南霁云见过面,不去拜访人家似乎说不过去,再说人家又升迁为朝奉大夫、文宝阁学士,最重要的是通过那纨绔子弟,知道南霁云可能外放蜀川,这可是大好机会。

尽管,他的想法不断改变,逐渐去思考家国,却依然不可避免不去把握机会,能有回家的捷径干嘛放弃!

南霁云的府邸并不难找,住在林仙寺东的巷子里,竟然还是个小型宅院,在临安城中北部价值不高,也就是百贯钱的样子,就算租赁也就是每月两贯钱。

不过,想想也就明了了,南霁云久在地方为官,根本不需要购置大产业,更何况其为官清廉,没几个钱购置产业。

咳,为官清廉似乎说不过去,大宋朝廷俸禄优厚,知州的待遇绝对不低,何况以寄禄官拿钱更高,还有那些合法的地方收入,要说置办不起大宅院,恐怕没人去相信。

要知道,大宋时代可不是吝啬的明清,那可是极尽优待大臣,明清时代的知府每月几两银子,大宋的知州除了地方土地贴补,每月还有四十到六十余贯的正俸,这就要看寄禄官高低了,还不算那些乱七八糟的贴给。

一句话,只要你成为官员,就不会陷入穷苦境地,朝廷甚至把酒和炭柴都备好。相比历朝历代而言,综合平时物价来说,除了汉代就是宋代后代士大夫。

当他敲响了庭院的大门,出来的正是来时那老仆,他看到李易并未惊讶,相反笑眯眯地道:“小道长,来了。”

李易也没有客气,打了个稽首道:“见过老宿,还请通报学士,贫道前来拜会。”

“可有拜帖?”老仆并未让李易进去,也没有转身回禀,而是闭着眼睛要拜帖。

李易愣了愣,他哪有哪门子拜帖,那都是士大夫之间的雅趣,他不过是底层的道人,接触士大夫阶层时间短,哪里还能随时想起这些套路,脸色大为尴尬。

“没有拜帖,恐怕。。。。。。”老仆脸色为难地道,目光却有几分诙谐。

“还望老宿通融。”李易摇了摇头,既然大老远来了,总不能掉头回去。

“算了,玩笑而已,你且随我进来。”老仆看着李易笑了,仿佛逗了鸡仔的老狐狸。

李易才恍然大悟,敢情人家逗着他玩的,却不好去说话,只能心下暗叹,看是老成持重的老仆,竟然也有风趣一面。

当他到了客厅没多久,南霁云就出来了,那是副儒者打扮,显得格外的闲散自在。

李易自然很恭敬地说话,不知不觉间就把话题向南霁云去向上靠。

南霁云不置可否,毕竟两府还没有贴黄,他也不好有个定论,淡淡地说道:“没想到你却能文能武,短短时间在临安闯出了名头,实在出乎我意料。”

“学士过讲,贫道不过是侥幸。”李易在南霁云面前,还是保持相当的谦虚,大儒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的才学放在道门可惜了!”南霁云有些惋惜地道,要能入他儒家,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李易笑而不语,心中却晃动不易,可惜他逃亡过程中用道士身份,早就被坐实在了,僧道不可以取功名。

“如今,天下有变,仁人志士当挺身而出,你既然有这份才略,就不应该甘心沉沦道门。”南霁云显然看好李易,一位有见识又又身手的人,闲置起来太可惜。

“学士,兵家非莽汉所谓,实则需要大智慧,无论是张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是将兵十万横扫千里,绝非常人所不能为。”李易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对赵家有所不满。

那么鼎盛的时代,拥有无以伦比的财富,还有装备精良的军队,竟然被打的连连败退,让人情何以堪啊!武人被防备到了极点,社会地位也极为低下,现在是好多了不假,却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高级军士不涅面而已。

南霁云似乎想考究李易,又道:“看你辩论引用古今典籍,想来对诸子百家知之甚深。”

“不敢,不过是看了些杂书,对古今事稍有感触。”李易自然不能说自己有宿慧,那可是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只要你技术好,连国家机密也能看到。

“稍有感触?”南霁云玩味地看了眼李易,笑吟吟地道:“无论怎样,当此多事之秋,还要把心思放正。”

李易品味南霁云的意思,隐隐有让他还俗的指向,另外又告诫他,不要玩那些虚无缥缈的道门理论,那都是嘴皮子。想想,心中有些不太舒坦,他自幼进入道门,兄长病逝才回到家里,现在又不得不披上道门外衣,可以说有着相当的道门情节,应该说是有朴素的道家情怀,容不得说三道四。

南霁云见李易沉默不语,神情间似乎有些许不悦,却没有当回事,继续说道:“你还年轻又有好身手,未来不可限量,或许现在还不晚。”

李易心思晃动,他的确想得到南霁云提携,却并不是放弃自我,更何况他对理学很不感冒,当下毫不客气地道:“学士,有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

“哦,但闻其详。”南霁云暗笑李易初生牛犊,到底是沉不住气。

“老庄学问博大精深,贫道不过稍有涉猎,却知道道家学问并非山野避世,而是出世为政。”李易淡淡地道。

南霁云不置可否,笑道:“老庄之道精妙,却并非治世之道,有为君主不屑用之。”

李易自然知道南霁云何意,也是道门颇为无奈的地方,汉代高祖用黄老之道休养生息,历经四位帝王数十年,国力是上升了,却无法形成对匈奴军事上优势。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取积极的主动出击策略,连续重创匈奴人,导致了儒家理论大行,连带着有老庄只能守成,孔孟才能进取的影响。后世道门更加不堪,逐渐发展处神仙术,道家也向教统转变,给人避世追求飞升的调调。

更有甚者,大儒竟然代替道门创立道学,也就是理学的前身,不仅有对付佛门的意图,实际还有取代吞并道门的心思,大儒们开口闭口道门出尘,实则居心叵测,哪怕是南霁云也很轻蔑道门,他能清晰地体会出其心境。

“学士高见,贫道却不能苟同。”李易相当干脆地回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