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阴阳打更套 > 第二百七十八章望长安(一)

阴阳打更套 第二百七十八章望长安(一)

作者:猜猜我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16 11:01:36 来源:258中文

面对失魂落魄的高思好,高纬也没多大的感觉,原本这一步在他的计划之中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实现,高思好在朔州经营多年,其势力要远超过一般的藩王,不是随随便便想杀就杀的。

慕容三藏星夜兼程,“突袭”朔州,直接接管了朔州军,清点兵马军械之后,立即上了一封奏疏向高纬禀报。想起慕容三藏所奏内容,高纬便一阵火大,朔州,边塞苦寒,贫瘠之地,高思好这狗东西居然瞒着他养了五万大军,可朔州在册的兵马只有一万四千余人,那么,这多出来的四万人,从何处而来?!

高纬命人厘定天下户籍,暗地把兵户也清查在内,光是晋阳六镇在册兵户,就让户部给查出了超过六万多人的缺额,剩下的也有不少老弱病残,挂在那里吃空饷,这些高纬都暂时不方便下手整治,也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几乎所有的将主都在跟高纬玩这一套,毕竟法不责众,高纬不可能让他们都去蹲大牢。

北齐立国以来,施行的就是雇佣兵制。皇帝出钱,底下那些六镇勋贵带着小弟给皇帝打仗,按人头和功勋给钱,自然就是名额挂的越多拿的越多,捏造名册这种事情,他们玩的驾轻就熟。

高纬亲政以来,威权日盛,早已将敢跟他唱反调的勋门给压的没脾气,在皇帝不触及到他们的命脉的情况下,高纬说一他们不敢说二。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如今高纬对于国家从上至下的掌控力,甚至要超过高欢高洋,谁敢公然冒头跟他唱反调,就是个死!

一方面,高纬提高勋门薪资方面的待遇,在权力场中却逐步架空他们,使他们真真正正的成为“清贵”的勋门世家;另一方面,高纬大力推行府兵制,大力在军中扶持一群后起之秀。

他们愿意为高纬打仗就打,高纬军饷照发,薪资如故。不愿意打高纬也不缺他们。他们不愿意打,有的是人愿意提着脑袋为高纬卖命!而不打仗了,这个勋门在朝中还能有什么影响力?高纬废除“汉人不参军”的旧俗,扩建军队,提拔的一系列新的军中权门,无疑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这也是高纬默许的,北齐如今的两种兵制共存,也同样是高纬推行的。在另一种兵制的压力之下,勋门为了保住权势地位,都踊跃打仗,积极参与到争夺军功的行列之中去,高长恭南下襄阳之战,调用了大军六七万,抽干了七成河东主力不说,其中有三四万都是六镇将主们自发向高纬提议,凑出来的。

比起以往军事动员上的死气沉沉,高纬乐见其成。只要还可以发挥作用,高纬也不想赶尽杀绝,将事情做的太难看。政治,就是互相给脸。

毕竟六镇和鲜卑贵族们这些年虽然日渐式微,可潜藏着的实力仍然十分庞大,高纬对待他们依旧要慎重,一个不好,昔日六镇“起义”的乱象说不得就会再次重演,高纬不想在史书上被记成昏聩之君。

一系列的变革下来,高纬自以为对于全国上上下下,已经达到了前人未有的掌控,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

高思好藏兵数量超过高纬的预测,而高纬之前根本不知道详细的底细。

连厘定户籍都被人做了手脚,欺瞒了过去,没有人帮着他捣鬼?——谁信!?

北疆,六镇势力密集,不是他们中某些人帮着高思好,又会谁有如此手眼通天之能?高思好养那么多人,他那里来的供给,那里来的本钱?

黄昏过后,大军仍在行进,还有十里地便到肆州。

哨骑来报,肆州刺史以下文武官员在城外五里的地方等着恭迎圣驾。

高纬看着远处绵延的山势,逐渐开阔的荒原,昏暗的天光之下,军队如一条沉默爬动的长龙。半晌,冷笑一声:“……装了那么久死虎,朕还真就差点把你们当成了病猫。”

“……”高纬这回是真的有些郁闷了,开始闭目养神,忽然他眼皮动了动,想道:“……看来战争确实要速战速决,拖延日久,鬼知道会生出什么变故,还有更加要紧的事情要做!那个阿史那玷厥……不过是个废物,届时若是佗钵想要,就给他好了,也算是我朝和谈的‘诚意’……”

战争不过是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争端和利益争端的形式而已,同样,它可以暂时转接国内的矛盾,高纬现在就要利用这场战争,将各部势力吞并。高纬大义在手,可以从容插手,加快各部的南迁、汉化过程。

南北朝时期是民族融合的巅峰时期,主要就是汉人胡化,或者胡人汉化。胡人汉化对于国家的稳固是绝对有利的,无形之中解除了民族矛盾,但推行汉化不是那么简单的。想要将胡汉融合,必须要打乱他们,分散他们,使各族先混居,慢慢接受汉文化,待到民族之间的文化磨合的差不多,民族隔阂渐渐消失,才算得上成功。关键在于统治者在政策上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就会矛盾纠纷不断。

北朝的问题在于鲜卑人的地位高于汉人,鲜卑人打仗,汉人生产,呈现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不利于王朝发展。而北齐鲜卑人实在太多了,两千多万人口,鲜卑人超过三分之一。

高纬继承了这个国家,屁股决定脑袋,他不能自下而上去推翻它,而是自上而下去改变它,这注定了高纬不能采取过激的政策,于是只能温水煮青蛙了。

这一盘大棋,一个步骤都不能错!推动着他打这一场战争的并不是突厥的劫掠,而是北镇几十万的各族人丁,利用战争,加强各部对朝廷中枢的依赖,让朝廷名正言顺的接管各部的管理权,这就是高纬真正想要的!因此这场战争不能打的旷日持久,最多年末,必须结束!

肆州的城垣已经遥遥在望,皇帝乘在御驾之中,也顾不上休息,将一些事情来来去去反复思量。忽然,一队哨骑拦在了御驾之前,铁卫们纷纷做出戒备姿态,那骑上的人一身青衣,在御辇之前跪下,说道:“陛下,长安那边有消息!”

高纬挑开帘子,黑黢黢的眼睛盯着他,内侍将他手中的帛书递给皇帝。那帛书隐隐透着血迹,高纬揭开一角,瞟了一眼便放下了,问道:“她被人抓住了?”

“没有,身负重伤,正在躲避搜捕,”那人额上涔涔地冒着冷汗,说道:“事发突然,还好大档头她早有布置,不然……后果难料!”

“同样一套把戏玩多了,就瞒不了别人。

“她在长安背地里搅风搅雨那么久,迟早被人察觉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让她立刻回来。”

下边那人惊诧地抬起头,说道:“大档头说陛下还有命令要我们完成……”

“她这么上心吗?”皇帝语气莫名,说:“那么久她都没给朕办成,现在人手都被剪除大半了,她还能办成什么?”

他放下了帘子,“朕改主意了,朕现在觉得杨坚还是留在周国比较好。”

“遵旨,我们马上命人接应她出来……”

“不必了,朕在长安,还有另一批人,”高纬眼睛瞟着一边毫无存在感的高顺,“潜伏不适合你们,那就回来吧,朕刚好手里缺人。”

他看向高顺:“你知道该如何做。”

高顺谦卑道:“奴婢知晓了,奴婢保证将元姑娘完完整整的带回来,连一根头发丝都不会掉。据奴婢所知,她现在就躲避在叛臣司马消难府中,要找她也容易。”

“周国忽然有动作,不寻常,朕要知道周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奴婢明白……”

高纬“嗯”了一声,摆摆手,便令他下去。那青衣探马也随之退下,背后冷汗涔涔。

大档头藏匿在司马消难府中,只有他们自己人知道才对,这太监是如何知道的?

陛下另外安排这些人是……?

他忽然想起了从前听到的关于档头的传闻,不敢再想下去了。

将本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