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中午,廖老把刚刚散发宣传图片回來的邓公子,找到华商联合会:“小邓,这位是印尼华侨陈炳芳先生,陈先生的梅香木业有限公司,是印尼木材加工企业龙头。二五八中雯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邓某人顺杆爬的本事一流,“请陈老相信,江滨市一定会是梅香木业的机会,未來的梅香木业根基在江滨市,松木实木家具将会成为梅香木业的招牌。”
就凭邓某人不急不躁的劲头,已经博得陈先生的好感,总算有那么一点收获。廖老哈哈一笑:“这位是印尼华侨谭念祖先生,谭先生的谭氏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是廖家纸浆的最大主顾。”
“谭氏纸业,”邓某人还真是沒听说过,“幸会幸会,造纸一向是印尼的招牌产业,谭氏纸业能在印尼闯出一片天地,小子钦佩不已。不过树大招风,想必谭氏纸业会有人觊觎,如果感觉不安全,不妨迁移回国,或者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产品返销内地,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谭念祖点点头,淡然一笑道:“小伙子很诚实,谭氏纸业产品一向行销欧美市场,国内缺少高端用纸市场,回国发展不符合谭氏纸业的利益。”
“我记得有一个营销故事,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邓某人一开口,估计几位老人已经知道结局,不过都很有修养沒有打断,“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给自己的工厂拍回一封电报。一封电报是:这座岛上沒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另一封电报是:好极了,这个岛上沒有一个穿鞋子,我将驻在此地大力推销。”
陈董事长冷哼一声:“你是不是还想说,聪明人创造的机会比他找到的多,美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这句话是西方人信奉的东西。对我们旅居华人來说,愚公移山的故事更能激励后代,不知道邓先生是不是连国学都忘记了。”
看來陈先生前世沒有逃过一劫,和他执拗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强扭的瓜不甜,邓某人也不是那种上赶着的。小邓同志不过接着重生优势,在某些方面可以预知而已,不过那也不是万能的。
谁知道哪里出现点变故,整个世界的进展就会发生巨变,比方说如今活蹦乱跳的兰馨,前一世小女孩早就香消玉殒,哪里还会让兰北上给自己拉仇恨,还是吴家那种顶级**oos的仇恨。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邓某人小拽一下文,“既然陈先生固执己见,我也不多饶舌,只有一句忠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那边爆发危机,千万不要不识时务,最少人先跑出來。”
几位大佬都是一愣,如果不是廖光福危言耸听,他们绝对不会來听一个小年轻忽悠。对于老一辈來说,溜须拍马屁的话听得多了,也听得厌了,猛然间有什么风险提示,倒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廖老就是凭这个,把一些人召集过來,说实话大家并沒有相信廖光福的话。毕竟此时东南亚经济危机只不过初露端倪,几位华商家大业大,远不到触及家业根本的时候。
之所以前來,还是得益于廖光福多年來的名望,如果不是廖老以往的信用足够好,几位恐怕会把一老一小当成骗子组合。最起码,邓某人看上去太不靠谱,整儿一个來自关东那噶哒的大忽悠。
还什么爆发危机,不是危言耸听么,那边老太太诧异道:“小伙子,是不是有点不择手段了,不要为了招商引资,就胡编乱造什么末日危机,小心老太太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