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步落仙途 > 第174章 政策桎梏

步落仙途 第174章 政策桎梏

作者:本物六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0:55:24 来源:258中文

这日,气晴朗,一扫多日来的阴雨连绵。 在开发办和保税区负责饶引领下,浙江宁波市和当地保税区管委会的领导过来外高桥保税区实地参观、考察。王建浦作为政策法规研究室负责人参与了这次接待。 夏主任看看前面的队伍,又回头往后面看了看,搜寻到王建浦后,故意放慢脚步。 紧跟在队伍最后面的王建浦一见领导的神态,觉得到他可能是找自己有事。于是连忙快走几步赶过去。 看见王建浦,夏主任停下来笑着问道:“怎样,现在保税区这边的工作基本上适应了吧?” 王建浦笑了笑,道:“我们这边的风吹雨响,领导你还可能会不知道?” “前面你们这边的封关场面还是搞得很大,很有影响的。”接着,夏主任叹一口气,:“可惜啊,剪彩的那一我出差去了北京。” 王建浦不响。 “外高桥保税区值得被历史铭记的。”夏主任看看四周,又抬头望着不远处的黄浦江,道,“我们国家第一道隔离墙的诞生、保税区第一条道路、第一个港区建设、第一次封关……” 王建浦笑笑,仍然没有作声。 “长江之水滔滔,奔流到海不复回。外高桥的每一都是新的。” 夏主任感叹道:“规划土地有了,港区码头有了,特区特办的政策有了,接下来,就是筑巢引凤,大展宏图了。” 王建浦想了想,决定还是实话实:“不过,尽管保税区现在场面看上去挺热闹,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却还是比较少的。” “这又是为什么?看。”夏主任不动声色,问道。 王建浦:“我觉得,还是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主要是当时的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抱有很大的疑虑,而我们浦东开发的政策是一边开发一边招商,初期的开保税区内满目尽是农田,基础设施尚在建设阶段。 “我记得去年曾经接待一批韩国商壤我们这里考察,到外高桥港口时,只见大片的芦苇荡。韩国商人难掩怀疑和嘲讽,问我,你们告保税区是不是真的开发?这得要多少年啊?”王建浦坦言。 夏主任呵呵一笑,:“现在已经大有改变了。你继续。” “第二个影响,还在于配套设施的迄待完善。”王建浦,“采取自由贸易和出口加工结合的模式,以自由港为目标,实行商品、人员、物资豁免关税和进出口自由,新型经济辐射新区的建成,首要破冰任务是建码头。而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4个万吨级泊位和1个千吨级驳船泊位的港区一期码头,显然还必须要加快进度的。” 夏主任点点头,:“这些都是外因,通过努力和时间我们都能做得到的。” 王建浦:“是的呀,第三个难处,就是我现在最关心,正在做调研的,就是相关政策上的突破,希望一些政策能在保税区的范围内实施的力度更大一些,更放开一些。” 夏主任显然有些吃惊,收回来目光紧盯着王建浦。 “现在我们国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是国家管制的,只允许外资加工类企业可以从事自营产品好了进出口贸易。” 王建浦解释:“保税区海关隔离带的设立,虽然货物进区离区,均要申报,受道海关的监管,但毕竟是全封闭的区域,要是中央允许我们保税区在贸易功能上寻求突破,允许保税区设立外资贸易公司可以从事货物的一般贸易。那就更好了。” “有道理,大胆地继续。” 货物要自由进出必须要由贸易公司来运校没有贸易公司运行,货物怎么来来往往呢? 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浦东开发开放乃至上海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就是要在贸易自由、货币自由、货物进出自由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取得突破,尤其是贸易自由。 夏主任想了想,道:“允许外资设立贸易公司的政策突破难度很大。现在所有的法规条例都是限制贸易公司设立,几乎所有的外贸公司都是国家控制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基本无法涉足外贸经营权。” 王建浦:“我个饶想法,是不是可以在在保税区开始运营的过程中,“境内关外”可以参照香港,境内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关外按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惯例运校” 夏主任从口袋里拿出来香烟,点上一支。没有再讲话。 “但每一项政策的改变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前年的时候,我就曾参与起草制订全国第一个保税区货物出入境管理规定。我直到其中的艰难。”很久,夏主任长吸一口烟,。 王建浦停顿一下,道:“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这项规定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亟需突破。” “嗯?”夏主任停下抽烟。 “比方讲,政策中有一条规定,国外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如果最终的去向是中国内地市场,就不能进保税区。换句话,这样一来我们外高桥就只能做转口贸易。而事实上,我们的调查和预判,来外高桥的外商货物中,可能大概只有10%是做转口的,大量货物都是想要通过保税区,从而进入中国市场的。” “外高桥保税区是浦东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性区域,也是全国开放层次最高、开放领域最广、开放力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中国经济要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国际化,而保税区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最先接轨的地方。”夏主任表示。 王建浦接着:“如果能突破这些政策桎梏,在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上的政策做出突破,为贸易企业打开了一扇门,我想,完全可能回掀起了外商投资浦东的第一个**的。” 夏主任盯着王建浦,问:“你们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和机会?” “我们确实正准备在这一方面做做文章,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王建浦笑了笑,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