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步落仙途 > 第134章 动员大会

步落仙途 第134章 动员大会

作者:本物六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0:55:24 来源:258中文

张桥影剧院前,红旗招展,给寒意正浓的冬日添加了些许喜气。,

此时“上海市杨高路扩建工程誓师动员大会”正在举行。上下两层一千多个硬座的影剧院内座无虚席。

学校的相关人员本来都被安排在二层。王建东因为是从大桥工地赶过去,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到达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好在一层的最后面还有几只空座,他自己寻摸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这时候会议正好进行到副市长在台上做动员报告环节。

副市长调整了一下话筒的位置,开始讲话。先是讲了杨高路工程建设对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全市各部门、川沙各乡镇全力支持杨高路工程建设。

这些讲话,显然都还只是一般会议的一些常规的动作。

对于这位分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副市长,学建筑的王建东自然是不陌生的。

这位副市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分配在上海的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曾经是上海设计院中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也曾是上海各设计院中最年轻的副院长。

3年出任上海市副市长时,他又是上海市历届政府中最年轻的副市长,第一次上任,年才45岁。第一届任职期满,参加第二届副市长差额选举时,他的得票数最高。

上海的副市长有很多,不过当年上海老百姓却对这位副市长的印象良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的“亲民形象”。

作为上海这座有着一千二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副市长,长期以来过的却完全是平民的生活,这在今天,简直到让人不可想象,绝对相信会有人认为这是在说“天方夜谭”。,

也因此流传有很多于他相关的坊间传说,主要有这么几样:

一是这位副市长原先住在南市区老城厢一间平房里,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煤气。在他当副市长的2年多时间里,妻子、女儿、儿子也依然挤在这间平房里。

副市长的家就和左邻右舍一样,要倒马桶,要买煤饼、要生煤炉。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台为工作需要而装的电话机,可是没有适当的地方安置,只得放在五斗橱上。

有两个细节。一是有记者找到倪天增家采访,没有想到副市长会住在连采访车都开不进的弄堂里。二是有一次市建委的一位负责人找他汇报工作,还遇上他在给煤炉加煤饼,看着副市长弄煤球炉的熟练动作,这位负责人许久说不出话来。

实际上,作为主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副市长,煤气、液化气也全归他管。可谁会料到,管煤气、液化气的副市长,那时还用不上煤气,还依旧在家里生煤炉呢?

每月买一次煤饼,每次都是副市长自己用扁担挑着回家。邻居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介书生,费力地挑着煤饼担子的情景。倪天增一定要自己买,自己挑,为什么?为了了解煤饼供应和质量情况,作为一个清贫知识分子,要了解老百姓的难处。

副市长家庭要用煤气,本来是件小事。市建委负责人当时就曾提出可以先批个液化气供他家用,而副市长婉谢了。他说:“左右邻居、前后街坊都在用煤炉,我怎能用液化气。nn党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

二是还有一件更加特别的事情。

说是副市长夫人有一次去市郊出差,遇上卖大闸蟹的,价钱比市区便宜许多。不少同行者都买上几只,带回家全家尝尝鲜。后来有人发现她没买,就轻声问:“为啥不买点?”

哪想到副市长夫人竟然回答说,“吃不起”。

堂堂副市长家连蟹也吃不起?说来肯定叫人难以置信。可知道副市长个人收入的话,这还是不难明白的。原来即使是当了副市长,连所有的津贴加在一起,月收入仅有250多元。

一个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还在家生煤球炉,用不上煤气副市长的太太,连吃顿大闸蟹,也买不起。恐怕至今,依然会有上海人在回忆起副市长的时候,会说他“戆”,但是,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的,嘴巴上说“戆”,心里却是由衷满满的敬佩。

王建东一开始对副市长的讲话还没特别上心,以为仅仅只不过是会议例行程序,领导首先讲话,高屋建瓴强调和部署一下当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

却不料接下来的一幕,使得这次会议一下子显得有些非比寻常起来。

只听得台上副市长同志声音一下子明显哽咽,最后动情地说道:“上海要发展,基础设施一定要跟上,我们要解决住房难、交通难、过江难动员大会后我要去党校学习,回来后再和大家一起干。”

王建东不由得抬头往主席台上看。主席台离王建东位置并不是很远,加上台上又有聚光灯的缘故,所以副市长的面部表情一清二楚。

明显可以看见,副市长脸上有眼泪流了出来。

这一幕,给王建东留下深刻印象。

王建东挺直身体,心里一惊。像领导这样热泪满面的讲话,在自己印象中是头一次见到。

真的只是因为杨高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是,好像也不完全是。

副市长讲完话,会场沉默了一会儿,继而响起来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持续了足足有三分多钟。

接下来是相关领导讲话,或是作报告,或是做动员,或是提要求。

会议最后是青年突击队授旗的仪式。

杨高路工程作为今年上海市的头号工程,也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建设的规模比较大的工程,采用设计,施工和社会监理一体化招标形式,整个工程已于一周前正式开工。

市里对工程的总体要求,必须做到“四个当年”,当年动拆迁、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质量必须全优。

但是如果扣除前期拆迁时间,这次杨高路拓建工程实际施工仅有9个多月。

时间之紧迫,质量要求之高,任务重、施工设备短缺,在上海公路界尚属首次,对工程建设者是很大的锻炼和考验。

因此,杨高路的建设也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为此设立了由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工程指挥部和个主管部门成立分指挥部的指挥系统,统一组织工程实施。

而其中,控制质量是尤为重要的任务。

为了适应杨高路工程的新特点和要求,总指挥部委托同济大学、上海城建学院和市政管理处三家监理单位分段实施质量监理总承包。这也是上海市第一次在市政工程中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