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步落仙途 > 第127章 渊源

步落仙途 第127章 渊源

作者:本物六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0:55:24 来源:258中文

王建浦只闷头吃酒吃菜,长久没有作声。

谢雨生奇怪,放下手里的筷子,不禁问:“老人家为啥要对阿拉上海这么特别地关心,堂哥你是哪能看法?”

五人又碰了一杯。

王建浦吃了一口大白菜,想了想,说道:“刚才小毛讲到了一些国内目前的形势,特别是姓社姓资的言论,还有我们上海改革开放的一些现状,实际上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话题,我觉得还没有全部展开来讲。”

“四眼”站起来,把猪脑髓小心地倒进火锅里,那勺子小心地搅动几下,又捞出来装在饭盆里,笑道:

“堂哥你慢慢着给我们分析分析。猪脑髓肉质细腻,鲜嫩可口,而且含钙、磷、铁比猪肉多。吃脑补脑,我们先吃一点猪脑髓,补补脑子。”

火锅食品里,猪脑可以说是极品。这样肤如玉脂的食物,有着极鲜的味道,有着柔软的触感和豆腐脑般的鲜嫩,入口即化。持久的绵密在齿间流转,久久回荡不去!

绝大多数四川人吃火锅,猪脑、黄喉、牛肚是三样必点的菜。在川渝,猪脑不叫猪脑,因为不雅,他们称之为脑花,在念的时候必须要带个“儿”话音,才够雅致。

王建浦夹起来一小块脑髓,再调料里蘸蘸,吃完后,笑了笑说道:“味道赞的。”

他接着又说道:“不过,总体来讲,以过去这一年的形势来判断,今年的工作开展我个人认为是不太乐观的,甚至还有两个状况恐怕是要我们引起特别担心和关注的。”

谢雨生立马问:“具体说说?”

四人都看向王建浦。

王建浦放下筷子,想了想,笑道:“我先回答阿生的问题。不过这事说来话长,可能还得要从老人家与上海的渊源说起了。”

黄浦江浪奔浪涌,滔滔向东,老人家与上海确实有着特殊而且紧密的联系。

1920年,年仅16岁的他第一次来到上海,然后从黄浦江畔出发,踏上去法兰西勤工俭学、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928年至1931年前后,受命担任中央ishuhang,在上海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老人家参与指挥解放上海战役,把一个完整的上海交给了人民。

“从1920年到而今,老人家在上海的足迹跨越半个多世纪。”王建浦说道,“这段离开上海去国外留学的场景,被视为老人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也正是从黄浦江畔的这一刻开始,老人家与上海结下了四分之三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从少年到暮年,从黄浦江畔登船求学,到率军南下从新中国建设,到浦东开发,无论是在inzhu革命时期,还是在shehuizhuyi建设时期,老人家一直都对上海长久牵挂和重视,与上海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老人家尤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

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讨就没有停止过。当时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时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16,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13,事关上海发展的决策,于全国,于上海自然都十分至关重要。

不能不发展,但也不能走错路。突破口在哪?

徐进问插话,问:“是的啊,正因为这样,上海的经济如果出现大的波动,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比现在大得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老人家要选择上海,选择浦东呢?”

前年老人家在上海过春节。当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风头正健,而上海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和迟缓。

老人家思谋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最终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投向了浦东。

“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老人家说,“你们开发、开放浦东我赞成。”

坚定的话语里,是信任和期待。有了这“一锤定音”,在老人家的关怀和推动下,浦东的开发开放顺利推进。特别是“开放”二字是老人家特意加上的,不仅是点睛之笔,也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王建浦进一步分析说,现在看来,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不仅仅对上海的发展、对全国的发展都有帮助,这是国家战略,对我们国家继续改革开放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

这其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大考量:

第一,上海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央利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允许上海建立改革开放特区,象征着中国经济更大程度上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第二,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坐拥长江出海口,上海的开发开放将使其经济地位直接敢追并且有机会超越“四小龙”,成为亚洲第一大港口

第三,上海不仅可以辐射“长三角地区”,而且沿长江而上,可以将改革开放辐射延伸到中国西部,使改革开放在中国腹地开花。

诚如老人家去年视察上海时所言:开发浦东影响就大了。它不只是浦东的问题,也是上海发展的问题,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可以讲,没有老人家的深切关怀与支持,上海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王建浦笑道,

“我们可以发现,最近的两年老人家都来上海过春节,每次都要过问浦东的发展,要看一看浦东。他是有浦东情结的,刚才我们所到的由他题字的大桥最能体现他对浦东的情感。”

“去年过年时候老人家视察大桥,当时我就在现场的。”王建东笑着接话。

王建浦点点头,笑道:“我们全晓得你在现场的,好伐?”

王建东笑了笑,继续说道:“后来我才听说,老人家当时非常希望到浦东去看看,但是浦东条件比较差,大桥正好是造在南码头的摆渡口,桥墩的两边都是煤场,风一刮都是煤灰,环境确实不太理想,所以只好视察的浦西这一段。”

,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