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重生之宋江修道 > 第九十八章 听审,不能苟同

重生之宋江修道 第九十八章 听审,不能苟同

作者:长庚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1:27:54 来源:258中文

瞧见自己最大的靠山来了,卯正良脊背都挺直了几分,颇有些小人得势的味道。

“尚书大人。”卯正良连忙上前弯腰,“您可总算来了。”他做出一副压低声音的模样,“瑞亲王殿下威风得很,执意要带走宋昉那个死囚。”

施钦北咋舌,这卯正良的胆子倒是大得很,当着八爷的面就敢污蔑于他。他偷偷瞅了一眼自家主子的神色,果然是越见不好,八爷因为自个儿的出生,自小受尽人白眼,到现在才算是翻身做主人,就被一小小刑部官员给落了面子。这无论怎么说,都是在挑衅皇家威严的大事,且八爷这人素来讨厌旁人嘴巴里没个实话,好巧不巧的,这卯正良正好占了两处,若是八爷不计较那就罢了,这计较起来,卯正良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卯正良沾沾自喜,正等着自个儿的顶头上司给瑞亲王一个下马威。孙尚书却是瞧见瑞亲王不好看的神色,眉头一跳,往后一瞟,瞧见一连谄媚的卯正良,顿时深吸一口气,脸色立刻一变,上前几步,怒喝一声:“卯正良你好大的胆子,居然对瑞亲王无礼,还不给王爷赔礼道歉!咱这做父母官的,寻常百姓来探望都可以,可你呢,胆大包天,王爷都敢拦,你要反了天了?!”

卯正良蒙了,这和原本说的咋不一样呢?他狡辩道:“可瑞亲王是要听审,大人白天不是说——”

“说什么!”孙尚书生怕他把自己那些小九九给说出来,立刻呵斥一声,恭维道,“瑞亲王有监国之权,难不成连一个小小的案子都审不成,你还不快下去!”

卯正良现在的心情约莫也跟吃了苍一样,瑞亲王这事儿也不是他说了算的,今天白天天不是说的还好好的,非得要定宋昉死罪,怎么才过了半天就都变了?卯正良可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看着顶头上司的孙尚书一脸恭维的围在了瑞亲王身边,这一瞬间,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事儿。

尚书大人,好像是投靠了瑞亲王。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白天不都还跟他同一个阵营来着,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不行他得立刻通知木丞相。

孙尚书倒是比卯正良乖巧识眼色,主动将此案件所涉及的证物以及呈堂证供拿了过来。赵毓璟拿在手里翻阅着,里头所写和宋昉所言并没有太大出出入,只不过有一个地方叫人觉得十分奇怪,那就是几个目击此事夫子的证词,他们的说辞十分统一,细微到用词酌句都是一模一样。不能否认的是可能因为他们都是太学夫子,所以用词酌句十分相似,可是竟然连当时宋昉所穿衣物,所佩戴的玉佩以及桌上有多少根毛笔,都能说的清清楚楚,这倒是显得欲盖弥彰。

他和宋晔对视一眼,心里头大致是有了数。

“他是谁?”赵毓璟指着成其中一份供词。

孙尚书瞅了一眼,翻到末尾处:“这是张志远的供词,此人是永乐帝二十年的进士,不过他无心入朝为官,一直闲赋在家,但此人文采出众,太学成立之后就到了太学任教。”

“当时举荐他去太学的人是何人?”

孙尚书这可就不知道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师爷,那师爷苦着脸:“这,这还未查明。”

赵毓璟撂下本子,“你们刑部官员查案子都是这样敷衍了事吗?也难怪这么多年以来再也没有人能获得典狱第一人的殊荣。”

这是大齐典狱官员最高的荣誉。

先帝时期,刑部曾经出现过一个赫赫有名的官员名叫薛子阳,此人断案如神,铁面无私,哪怕面对权贵也绝不行私枉法。当时许多贵族应忌恨此人,联名上奏,革除了薛子阳的官位。可偏那一年出现了朝中最大的贪污舞弊案,因涉及贵族权贵太多,无人敢接手,无奈之下与先帝也想到了罢官回乡的薛子阳,将他召入朝中,命他查明此案。薛子阳当时与先帝约法三章,先帝等他为钦差,并赐下免死金牌,许诺此案查明真相之后,无论是谁都绝不放过。

薛子阳果然不负盛名,不到三个月就查出事实真相,先帝也震怒,一连流放涉事官员十八家,自此薛子阳一战成名。先帝感念此为人才,特意封他为典狱第一人,赐九龙玉佩,以此告诫刑部众人,若有薛子阳之能力,便可接掌此玉佩,成为典狱的一人,掌天下刑案,不必经三司会审。可如今过去至少五六十年了,刑部官员人人因此为目标,可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当年薛子阳的成就。

孙尚书在年轻时候,也想过能成为薛子阳一般的人物,但薛子阳这样的人才物六十年才能出一个,他这把老骨头,是不可能比得过的。“王爷可是有什么高见。”

“宋昉是否杀人先且不说,可张志远的供词未免太详细了些。”

孙尚书还有一些茫然,赵毓璟心道一声孺子不可教也,复问道,“卯正良今日穿的是什么衣服,身上带的是什么玉佩?”

孙尚书有些不明白话题怎么转到那边去了,却也是回答,“他今日身着一官服,腰上,腰上……”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当时卯正良身上佩戴的是什么玉佩。

就在这时,孙尚书身边的一个官员豁然开朗,此人刑部右侍郎,武青芙的夫婿贺兰旭,赵毓璟一派官员。他说道,“殿下是说,张志远的供词太详细了。当时如此情况,任谁看到有人被杀都会懵了,又有谁会关心宋昉当时身上带是什么玉佩。”

前后不过两盏茶时间,孙尚书升为刑部官员都不曾把卯正良观察得如此详尽,那张正良一介文人,又何故会说的分毫不差。

赵毓璟点点头,“正是如此。”

孙尚书却道,“就算是供词有误,可宋昉手里握有凶器却是实实在在的,殿下想要为他脱罪恐怕是——”孙尚书顿了顿,“恕下官斗胆,王爷既然摄政,则需要处处为人表率,也应严于律己,不能让旁人有挑剔之处。宋昉杀人一事是小,恐被其余几位抓住把柄。”

孙尚书话里话外的虽然诚恳,但是显然不相信宋昉无辜,觉得赵毓璟这是要铁了心用权势把宋昉给捞出去。他倒不是觉得不对,毕竟刑部,这种事情他们见得也不少,可若是朝政和平时期,放一个人那就罢了,现在这种时候,有多少人的赵毓璟的小辫子。

公堂上气氛顿时一凝,四周肃静威严,几乎能听得到在场所有人的呼吸声。

孙尚书只觉得自己失言,正想告罪,却听赵毓璟慢慢道,“孙尚书所言极是。本王断不会做此贪污舞弊之事,可本王确信,宋昉是无辜之人。”

孙尚书哑然片刻,心中却不以为意,嘴巴上去恭维道:“殿下所言极是。”

赵毓璟瞟了他一眼,这孙尚书和吏部的顾公梅是同一届恩科所出,且两人恩师有为同一人。他今日有此般举动,应当是受了顾公梅的提点。朝堂之上,顾公梅看似站于中立派,可实际上他在背后已然投靠于他,全然因为他的儿子顾州,原先是雍王一派。孙尚书虽然顾公梅点拨,投靠于他,可心里应当是对他这个王爷不以为意,或者是在借今日之事,探探他是否有那个能力。

昏黄的烛火之下,赵毓璟的神色诡变异常,他堂堂皇子,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孙尚书,宋昉当日杀人,是哪只手持刀?”

孙尚书神色一怔,却还是回到道,“右手。”

宋晔意味不明的嗤笑一声,赵毓璟则是3轻轻摇头,“百密一疏。”

孙尚书只觉得这些字单独一个他都动,可连在一起就不懂了,而贺兰旭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天色已经晚了,赵毓璟这边就准备回府。“明天一早重审的时候,本王再过来。”他吩咐孙尚书把这些呈堂证供都好生放好。

孙尚书人精哪能看不出来,赵毓璟这是有了应对之法,他半天没有说话,忍不住提醒道,“王爷,你就算能够证明宋仿无辜,可这事儿不容易。”他见赵毓璟面上并无怒色,大着胆子说道,“现在的局势如此严苛,宋昉若是在平日里杀了个人那就罢了,可如今谁不等着——”他顿了顿,很有眼色的没有继续往下明说,“右相大人交代过,此事儿必须严惩,宋昉恐怕是凶多吉少。”

赵毓璟脚步一段,木文平居然这么有兴趣。“他什么时候说的这话?”

说道这是孙尚书都觉得到奇怪,就跟掐好了时辰一样,“几乎是宋昉前脚到,左相大人那边就立刻派了人过来,说是此事人证物证俱在,必须要严惩此人,若是因为宋昉身份特殊,就留了情面,那定然是要上奏摄政王,降罪刑部。”

刑部官员一般都是大齐最难当的,判轻了判重了都能惹的各方不快。

赵毓璟双目一眯若有所思起来,他瞧着宋晔,“宋家也是多事之秋。”像今日这一出,分明就是木文平伺机报复。

宋晔当然明白,木丞相的女儿木念云,是摄政王的王妃,而宋家后脚就让自家女儿淑仪县主成了赵毓泓的侧妃。木念云心高气傲,木丞相爱女心切,自然想要趁机报复,刚好宋昉出了这事儿,自然就是把宋家往死里折腾。

这说起来还都是宋茜如惹的祸,不仅仅是木文平趁机报复,摄政王恐也在里头掺和了一脚。宋晔在暗地里摇头,“宋氏一族……”他似乎是有感而发,“茜雪,说的是对的。”

赵毓璟偏过头,人家的家事他也不好的接口,只是说道,“明天一早过听审,宋昉定然会没事儿的。”

赵毓璟虽然是下了这个判断,也能确信宋昉会无罪释放,但是这事儿在第二天开堂之时又是再起风波。

红艳艳的太阳跃出地平线,璀璨的金色,照耀了整个天京城的房屋。巍巍峨的牌匾下,负责审理此事的刑部侍郎卯正良进了公堂,与赵毓璟问好之后,坐上主座,惊堂木一敲,“带人犯!”

宋家其余几个人,正在公堂一角胖听什么。

宋晔看见衙役把宋昉了上来,他步履怡然,仿佛周围不是官衙,而是在书房选书一般,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衣服异常平整。他看见赵毓璟和宋家人都在,并不惊讶,反而朝他们缓缓点头。

一旁协理此案的官员,把案件卷宗从头到尾念了一遍,跟宋昉所说无太大出入,从听到尖叫,叫看见宋昉右手执刀,马夫子躺于地上。紧接着便是物证,宋昉一身染了血的衣物,和那一把捅死马夫子的匕首。

卯正良匆匆看了一眼,便下了判决:“人证物证俱在,案件已是板上钉钉,人犯宋昉,因辩学输给太学夫子马成,怀恨在心,痛下杀手,性质恶劣,当从严处理。按大齐律令,杀人者死,人犯宋昉当即押往京城城东菜市口,立即处斩!”

众人哑然,这就判了,人犯呢,怎么没让他说话?

宋晔瞧着判处罪行的原因,眼睛里几乎是冒着火光。

“依本王看,你所判有误!”听见赵毓璟开了口,宋晔顿时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卯正良现在胆子肥得很,直视赵毓璟冷肃俊郎的面孔,“瑞亲王此言差矣,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宋昉狡辩,还请瑞亲王想想惨死的马成,莫要因为一己私利,而放过这杀人凶手。”

赵毓璟目光咻的的卯正良身上划过,嘴角微扯,他不和他生气,卯正良不过傀儡而已,背后审判此案的人是木文平。“让木文平出来!”

宋昉听到木文平的名字,眼神一动,难怪卯正良胆子这么大,原来是背后有人。木文平想为爱女出气,故此对宋家下手,那么其中有没有赵毓泓的受意呢,他想要宋家的名声,故此推波助澜,哦不,他觉得策划这件事陷害与他的人分明就是赵毓泓。

既然都清楚了。

公堂之下,宋昉抬头:“我对此判决不服!”

卯正良觉得宋昉不过是垂死挣扎,“证据俱全,你有什么不服的。”

宋昉站了起来,气质浩然,如松如竹:“我身为二品少师,身有官职并非白丁,理应由大理寺判处,此其一。大人判决我为杀人之罪,我却并未画押,此其二。供词所言我为右手杀人,但我右手多年有疾不能用力,此其三。”

他顿了顿,嘴角一勾,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其四,我宋昉五岁过乡试,六岁过府试,十二岁连中三元,成为当届状元,我参加状元宴的时候,马成还在万千学子中苦苦挣扎?你说我辩学比不过他,怒而杀人,请恕我不能苟同!”

宋昉用平铺直叙的语调说起这些事,却叫卯正良一张老脸臊得发红,宋昉文采出众,天下皆知。

“如此四条可还是证据确凿?”宋昉反问。

宋昉右手是先天有隐疾,他右手从来使不上力,多年训练,也不过是能拿一些轻巧的东西,若是要用力杀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赵毓璟神色一松,缓缓靠会圈椅之上,轻轻抿着茶水。

施钦北低头道,“若是宋三公子右手确实不能用力,这案子的确判不了。”

卯正良没想到有此变故,顿时愣住了,而此时后堂传来一个声音,“宋昉你为了脱罪,这种谎话都能说出来吗?”

他张口便否认宋昉所说。

众人抬头看去,果然见木文平一身文官打扮从内堂走出来,“宋三公子文才满天下,一手书法更是受天下人追捧,你若是右手有疾,那那些书画诗词是何人手所作?你难道是沽名钓誉?!”

不愧是一国丞相,一出来就扭转了局面,在场官员哥哥议论起来。

木文平走上前,礼节性的朝赵毓璟拱手一礼:“下官参见殿下。”

卯正良现在又了人撑腰,更加是天不怕地不怕,为了在木文平面前得个脸,他立刻道,“此案不容更改,宋昉杀人之罪不可饶恕,判斩立决!”

木文平用极其赞赏的目光看了卯正良一眼,卯正良顿时如打了鸡血一样。木文平的模样分明是铁了心的想要将宋家给拖下水。

宋晔这时说道,“三弟之事你若是不相信,大可请太医过来诊治。”

他说的是太医,而不是普通大夫,若请了一般大夫,木文平定然还有话要说,可若朝中太医,诊治出结果以后木文平便不好推脱。

“好,那就请贾太医前来。”木文平一口答应?

宫中姓贾的太医只有一个,那就是小贾太医父亲,他儿子和孙子被施以宫刑,自然是恨透了永乐帝,他只要略许好处,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叫他投靠自己。贾太医过来,宋昉如何还不是他说了算。

木文平打的分外好,赵毓璟却是不同意,“依本王看,不如请为父皇医治的神医。贾太医一德行有亏,上了公堂,怕是辱没这清净之地。”

底下几个官员窃窃私语起来,可不是么,贾太医当年与百里太后有染,自然是德行有亏,他的话语并不足以让人信服。可若换了为陛下医治的神医,那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永乐帝当时身体情况如此糟糕,神医都能妙手回春,他话定然是可信的。

木文平的脸色变成酱紫色,显然是气的。

什么神医,分明就是赵毓璟的人,此时叫他前来,若是假的便也成真,木文平当时便不同意。“谁不知那神医跟瑞亲王你私交甚笃,若是让他前来,难免不会要为宋昉开脱,而信口雌黄!”?

一时间堂内陪审的诸多官员也议论纷纷。?

“若是如此,朝从天京几个有名的药铺任选三名大夫前来联合诊治!”赵毓璟拍板定案。?

宋晔点头。这就是最保险的办法了,宋昉右手是真的有问题,多少大夫看过都无力回天,当时他们还到可惜现在看来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没一会儿天京城有大夫便来了,分别是回春堂、杏林堂、养荣居的几位,一家三个,总共九人。这几位都是,天京城备受尊重的老大夫,九人依次上前给看宋昉右手,仔细看了一番,最后结论便是宋昉右手无力,不可能执刀杀人。?

木文平的脸色都僵了,“他就算不是右手,那左手呢?!”?

赵毓璟轻笑一声,“供词之上,可是人人都咬定宋昉是右手杀人的。木相口口声声说宋昉杀人,究竟是他杀人,还是你希望他杀了人?!”?

他的话虽然只是微微变动了几个词语,可里头的意思格外有深意。

木文平这时回答也不好不回答也不好,说是,那就故意证明了他想要为难宋昉,若说不是的话,也就意味着宋昉今日要无罪释放。宋家这等沽名钓誉,一面说着不会支持任何皇子,另一面把自己女儿嫁给赵毓泓,且不说女儿这一九在家里心情不快,就是他在朝堂之上,也受到了许多同僚看好戏的眼神,再加上赵毓泓明里暗里有维护宋茜如的意思,他这心里头的气也是愈发不顺,大概只有让名满天下的送交倒霉一次,才能泄他心头愤懑之意。?

赵毓璟原也没想木文平回答,他随意翻着案卷卷宗,点了张志远上来,说道,“依你供词,似乎是亲眼目睹宋昉杀人,你且把当日情形再说一遍。”?

张志远吞吞吐吐把那日的情形重复了一遍,赵毓璟听着,面上不由自主一笑,他让施钦北把卷宗分别送给几个陪审官员详看过。这个案子施钦北也是看过的,张志远的话前言不搭后语,有好几处跟他所谓供词都有极大的出入,甚至有很多地方明指宋昉杀人之处,都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可见他的供词不足以为证。?

“宋昉于太学杀人,情节恶劣,事后又以右手有疾推脱,卯侍郎,还不快下判决!”木文平坐下,接过官员递过来的茶水,反正是不肯松口。

卯正良看了不怒自威的赵毓璟一眼,又看了下手面色严肃的宋晔,心里有一刹那间的犹豫。从圣贤书院出来的弟子千千万万,崇拜宋昉文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倘若就此——文人笔头一向是最厉害,他怕……?

木文平沉声道:“卯侍郎!”?

卯正良手持堂木,正要将令牌发下,而这时收到赵毓璟示意的贺兰旭站了起来,“慢着!”?

贺兰旭是地方调上来的新晋官员,身上没有天京官员身上那股子官僚之气。他行至大堂中央朝着赵毓璟躬身一礼,然后刷地回头看向跪在这儿中央的张志远,张口唰唰唰的念了一堆大齐律令,无非是作伪证致死者,处以极刑。?

大齐建国之处曾作伪证之事,造成了极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出现在先帝时期,污蔑在外征战的大将军通敌卖国,那一次导致大齐边境全面崩塌,最后还是平南王府狂澜。那次事件过后,先帝下旨令薛子阳重定大齐律令,最开始那几条不动以外,增加了许多严苛律令,其中惩罚最严重的就是做伪证一事。?

张志远对大齐律令不甚清楚,贺兰旭背出这段条例他已然有些慌乱,“草民,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贺兰旭回首,让人把负责记录的文官那儿证词拿过来,“你好生看看,这跟你刚才所说是否符合?”?

张志远一字一句的看,跟他所说并无二致,贺兰旭点头,“行了,画押吧。”?

赵毓璟现在压根儿就不担心木文平胡搅蛮缠了,贺兰旭在他的明里暗里的点拨之下,也大致明白这个案子疑点在何处,正如木文平所说铁证如山,容不得他不允许!

贺兰旭再传了一人,同样是当日太学目击宋昉杀人的证人,他照葫芦画瓢让他重复了当日发生之事,这人所说更是奇异,居然连当日跟他一同去太学后院的人都说错了。一连传了好几个证人,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出入颇大。?

木文平现在可明白贺兰旭是在做什么,当时脸色变得很难看。手挽一松,茶杯哐当一声,不轻不重的摔在桌上,茶水蜿蜒成河。?

赵毓璟眼中带笑。?

贺兰旭上前一步,拱手,“王爷,木相此案到这儿已查得很清楚,这几人做伪证,陷害宋昉,宋昉为无辜之人,理当无罪开释。”?

木文平显然不甘心,不想就此放过他,冷声说道,“他们几个就是证词有误,也不代表着宋昉无辜,杀人的匕首在他手里握着。”他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是不想承认宋昉右手有疾的意思。?

贺兰旭略有犹豫,这案子判得太快,他还来不及勘察现场,实在不好做决断,他道,“此案尚有疑点,宋昉身份特殊,不好就此武断判决,下官认为,应当将宋昉还押回牢,彻查案件之后,在行判决。”?

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底下官员也纷纷同意。宋家几个人松了一口气,而这时,木文平一甩袖,站了起来,“不行!”?

贺兰旭拱手,“木相可有什么疑虑?”?

木文平大步走到卯正良身边,拿过卯正良手里的惊堂木坐了下去,显然是要主审此案,“若是连杀人大罪斗可以如此囫囵,那大齐律令威严何存?”?

木文平文官之首,他若是执意判宋昉死罪,任何人都不敢多说一句。?

赵毓璟双眸一眯,“木相若要主审此案,本王少不得要说几句。本王协理朝政,有监国之权,此案之中尚且是旁听,你木文平对案件结果一个不顺心,便要主审,你将国打,将本王放在何处?!”?

木文平的心咯噔一下,立刻附身跪下,“臣不敢。”?

赵毓璟撇着茶沫,端得是漫不经心,“你不要觉得做了老十的岳父,就成了国舅爷,在本王面前摆长辈的架子你还不够资格!”?

他这话可就难听了,顿时叫木文平脸色涨得通红。他伏地跪下,只能看见赵毓璟一双锦靴从眼前走过,然后惊堂木一响:“张志远等太学夫子,作伪证诬陷旁人,念情节尚轻,按大齐律令,受牢狱之灾一年。为人师表者,不知自爱,即日起,逐出太学。”?

底下夫子们各个哭天喊地,求瑞亲王开恩。

赵毓璟不为所动,无论他们因为各种理由来做这件事,都是不可原谅的。

眼见着自己终于要被拉下去,这时候其中一个夫子松了口,“王爷,草民有事相禀!”?

张志远回头看清说话那人时,浑身都哆嗦了起来,他几乎是像疯子一样扑过去,却在半路被衙役给拦住,“你住嘴!你住嘴!”?

他模样如此癫狂的模样似乎是吓到了对方,那人一阵惊恐,整个人往后一缩,然后想到了什么,耿直脖子站了起来,“你不让我说,你凭什么不让我说!我原来就奇怪了,昨天午休过后,你怎么一反常态不在房中休息,非得拉着我们一群人是后院凉亭那边?宋昉杀人?呵呵,我们当时看到的分明是宋昉的双手,分明被马成给拉着往硬往自己肚子上捅!”?

这一刻,似乎是真相大白一样,四下哗然一片。?

赵毓璟看了木文平一眼,鄙视,嘲讽,木文平脸色都成了酱紫色,很是尴尬。?

事情原本是真相被说了出来,张志远眼睛几乎充血,他的声音似乎是从喉咙深处发出来一样,“你胡说八道。马成又不是疯了,怎么可能往自己肚子上捅刀子,你就是想要巴结宋家也不必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人呵的一声冷笑,“巴结?我就是巴结宋家也做不出你这种嫉妒生事的小人行径。我原以为你是嫉妒宋昉文采,所以在那天我们看见那天事情后,要我们统一口径,说是宋昉杀了人,现在我看,你就是存心想整死我们所有人,好让你自己成为太学第一人!”

当日他们能统一口径,为的就是马成的当时一句极其诱惑的许诺,这事儿原本成了也就罢了,可现在他们被逐出太学不说,而且还要在大牢里蹲个一年半载,那时候出去,名声什么的都没了。想他寒窗苦读十年,难道就是为了变成如今这样,还不如戴罪立功一把。

想到这里,他立刻回身跪下,把当日发生的事情说的清清楚楚。有了第一个人,剩下的几个也不在闭紧嘴巴,反而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张志远当日午休,约了所有太学的夫子去后花园,目睹了宋昉是如何被迫杀人情景。当时,他们有几人是打算上去帮助宋昉一番,毕竟同在太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好得当做没有看见。正当他们想要过去的时候,张志远拦住他们,并且给出极其诱人的条件要他们统一口径,说是宋昉故意杀人。当时有几个是不愿意的,张志远却抬出自己身价背景,威胁他们,若是不说就让他们在天京城待不下去,因为种种原因,所有人都妥协了,是以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木相,你听清楚了没有?”赵毓璟回身问道,他墨发散于肩头,光泽点点,身上气度斐然,天韵自成,哪怕眸中盛满鄙夷之色,也不损他的威严。“原来这张志远正是你的门生,姐姐还是你二儿子的爱妾,还不是正经姻亲就仗着你右相府的名头胁迫他人做伪证,若跟你关系十分密切的,岂不是要翻天!”

木文平又是扑通一声跪下,“王爷明鉴。”他心里头暗恨,木家三代为相,显赫一时,谁不给他几分薄面,偏偏这瑞亲王,两次逼得他跪下请罪。

赵毓璟斜睨了他一眼,有些事情并未说破,既然张志远是他的人,那么背后陷害宋昉的就是木文平。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偏这木文平的心眼儿比针尖还小。

“木相以为,宋昉一案该如何判?”

这分明就是要逼他低头的意思。

木文平微微变色,心里头恨赵毓璟落了自己面子,当然也怨张志远办事不利,他目中闪过凶残之色。

“宋昉既然不曾杀人,自然是无罪释放。”顿了顿,看向张志远的目光里有些毫不掩饰的厌恶以及杀意,“张志远挑唆他人作伪证,革除功名,流放珠崖!”

张志远浑身一软,这跟原先说好的不一样,他抬头呆呆的看着冷酷无情的木文平,跪行几步,“恩师,恩师,你不可以这样,你这是卸磨杀驴,你不是说了——”

“住口!”木文平怒喝一声,生怕他继续说下去会连累自己名声,“把他拉下去!”

张志远立刻被堵了嘴巴,而这时他突然浑身抽搐起来,血不华色,整个人异常痛苦的在地上翻滚。

方才传来的几个大夫先是面面相觑,而后在赵毓璟的吩咐下,上去诊治。张志远被衙役压制在地上,浑身痛苦的都扭曲了,大夫也怕有个什么意外,小心翼翼的上前把脉,然后神色一惊,“五石散!”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