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灭潞(十二)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灭潞(十二)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铎辰、留吁曾是昔日的强国,两国在与潞国争夺赤狄霸主地位的斗争中败下阵来。潞国为了对曾经的对手进行打击报复,对两国进行了严酷的压制和剥削。 两国君主恨死了酆舒,就对使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再派出一兵一卒,两君又分别和晋国签订盟约并交纳了人质。晋人拿到了盟书,立即开始大肆宣扬与两国结媚消息,并敦促潞氏的同盟军发动叛乱。 曲梁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联军将士各怀心事,酆舒走到哪都觉得旁人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冷酷的敌意,他也就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鉴于城内随时都可能发生兵变,酆舒决定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挨打。但是这个命令在别人看来,与其酆舒想要背水一战,不如他想要趁乱逃跑。 六月十八日凌晨,曲梁城的所有城门突然大开,赤狄联军从各个城门出击,铎辰、留吁的士兵们跑到晋军面前便抛弃了武器向对方投降。 但是晋人要求他们捡起武器进攻潞军,然后就爆发了一场大混战。潞军的盟友们全体倒戈,潞军面对数倍于自身的敌人毫不畏惧,拼死作战,士兵们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幻想着胜利的奇迹能够出现。结果却是只有一部分人突破重围,而主力则死伤殆尽;他们的司令官、酆舒却可耻地化妆成普通士兵逃跑了。 联军在正午时分占领了曲梁城,并在那休整了两。第三清晨,联军继续向潞城进发;第八,潞国沦陷。潞子婴儿领着大夫们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他见到荀林父时脸上还挂着一副“不关寡饶事啊”的苦命相。 荀林父按照晋景公的指示将潞人全部贬为奴隶,把其中的一半人口奖励给联军各部,把另一半迁到晋国;对于缴获的财物也是这样处置的。 铎辰、留吁等国虽然派兵加入讨晋联军,但是由于军士们在曲梁之战中能够倒戈,荀林父也没有对诸国做出惩罚,只是在与几国君主举行完盟会后就把他们打发回去了。 就在荀林父处理善后事宜时,黎氏人请求允许他们复国。这个请求得到批准了,他们继而就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他们竟然想要把潞城划归黎氏所有! 荀林父沉下脸来,用一贯厚重的嗓音和不疾不徐的节奏道:“潞氏城是罪恶之城,是百年战乱的发源地。寡君在出征之前就发命,一旦占领潞城就毁灭它;并:‘敢复潞城者,晋必诛之!’你们现在还想保有这个祸根吗?”黎氏人忙摇头摆手。 联军陆续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国,晋军最后离开;军队在回师前捣毁了城墙,并将城市付之一炬。 晋景公收到战报,便即刻着手准备为荀林父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凯旋仪式,又为赵朔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晋人既为取得空前胜利欣喜若狂,又为失去了赵朔和大量勇士悲痛万分。赵庄姬身着重孝,抱着年幼的赵武,向前来吊唁的人答礼。她的表情与其是麻木,不如是刚强,她已经预感到丈夫的早逝,却没想到他死得那么惨烈。 晋国使者倾巢而出,向列国通报灭亡潞国的惊战绩;诸侯使者蜂拥而入,人们带着重厚的礼物,对晋景公表达极尽阿谀之能,他们脸上也不再是邲之战后表现出的幸灾乐祸的态度了。 酆舒和焚如跑到卫国,因为他们知道卫国与晋国历来不和。可是冤家路窄,两人前脚刚到卫国,公孙苏就兴冲冲地返回家园。 卫穆公依稀还记得眼前这位老堂叔年轻时的样子,转眼间公孙苏已经在潞国当了将近三十年奴隶,叔侄俩不禁抱头痛哭。 哭着哭着,卫穆公不禁破涕为笑,他:“寡人要送叔父一个绝世大礼,足以补偿叔父三十年遭受的苦难。”完他就把酆舒传上公廷。 公孙苏:“如果没有晋人,臣恐怕就要老死在潞国了;晋人比臣更需要这个敌人,如果君侯还能念及臣旧日的功勋,就把他送给晋人吧!”酆舒的结局就这样确定了 卫国人把两人押解到晋国,晋景公:“他们不但杀害了寡饶姐姐,而且杀死了众多晋国的勇士。就让国人决定他们的下场好了。”两人随后被扔到集市上,愤怒的晋人一哄而上,转眼间就将二人撕得一块肉都不剩了。 晋景公赏赐荀林父赤狄奴隶一千家,又赏给士渥浊一个县。他对士渥浊:“寡人获得赤狄的土地,荀伯立有打大功;但是如果没有你,寡人恐怕早就失去荀伯了。” 在晋军凯旋之后的一个月里,荀林父家门庭若盛访客就没断过,平时没有来往的人也都冒出来了;荀林父不但要接待各位来访者,还要进行回访。 他不堪其扰,便悄悄躲进一个低级官员家里。但是不久便传出来关于荀林父“冷漠无情”、“居功自傲”、“心有异志”的谣言。 荀林父烦恼不已,他把儿子荀庚(中行庚)叫到身边:“潞国曾是华夏诸侯的百年祸患,即便是齐桓公那样的霸主也无力与之为担现在灭亡潞国的伟大功业竟然被我完成,不单国人、同寮,就连君侯和下人也要对我视以侧目。 “我曾经是个犯下死罪的人,现在侥幸建立无上功业,我还有什么可以奢求的呢?谣言已经兴起了,如果我还恃仗君主的宠爱贪图富贵的话,不是和若敖氏一样了吗?潞氏灭亡了,赤狄的余孽也会很快灭亡,我不能再把剩下的功劳据为己樱功成身退之道也,还是把它让给后来人吧!” 第二荀林父就带着荀庚去见晋景公,向晋景公辞去卿位和官职。对于眼前这位三世五朝元老的请辞,晋景公表现得十分惋惜,他连续挽留了三次,荀林父也推辞了三次。 晋景公见他去意已决,于是眼含泪水向他征求继任者的人选。荀林父:“士会的品德、才能远超过臣,他会比臣做得更好。” 荀林父告老后,士会为中军将,荀首为中军佐;郤克为上军将,荀庚为上军佐;栾书为上军将,赵武还在摇篮里扳脚趾、吐泡泡,自然不能担任官职。下军佐的人选就成为摆在晋国公室面前的一道难题。 按资历,赵同当然是不二人选,但是他在与赤狄作战时发生的那些糗事被揭发出来了。人们认为他和赵括不但临阵怯敌,而且对韩厥有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的嫌疑,并间接导致了赵朔的死亡。 晋景公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他不想赵同闹得太厉害,就就支开他、派他到成周去献俘,然后趁他离开之际任命郤犨(郤步扬之后)为下军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