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郑子家之乱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三百一十三章 郑子家之乱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郑幽灵公是郑穆公的嫡长子,是郑国史上在位最短的君主。郑幽灵公在半年之内取得并失去了君权。他既不能算作暴君,也没有叔父兄弟觊觎他的君位,甚至连政敌都没有;他死于一场非常偶然的事件,死亡的原因也相当离奇。

原来,公子兰被立为太子后,他发现国内的兄弟们几乎都是自己被驱逐之后出生的小家伙。郑穆公登基后,由于没有成年兄弟们陪在身边,他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在情感上也无法忍受。于是就把几个兄弟公子归生(子家)、公子宋(子金)等人召回来,并对兄弟们委以重任。

公子归生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做事一板一眼、极有分寸。公子宋则不然,他天生一副欢喜相貌,性格鲁莽冲动,说话口无遮拦,做事毛手毛脚。

三兄弟亲如一家,公子宋也把太子夷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太子小时候非常喜欢与大大咧咧的公子宋叔叔玩耍,却讨厌和整天板着脸的大夫们接触。

但是太子一天天长大成熟,逐渐懂得了礼仪尊卑,便开始疏远公子宋;而公子宋却数十年如一日,依然保持着顽童习性。

郑幽灵公即位的翌年、即鲁宣公四年(bc605)春的某天早晨,公子归生和公子宋正站在正殿门外准备上朝,公子宋右手的食指忽然大动。

他把右手伸出来子家看,子家摇头说道:“你以后得少喝酒了!”

子公说:“不是酒的问题。往日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尝到世间异味;这样的经历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每次都很灵验。不信就等着瞧。”

当天早朝结束时,郑幽灵公忽然说道:“楚人献给寡人一个特大号的甲鱼,寡人已经命宰夫去烹制了。叔父们中午都不要离开,请大家与寡人一起品尝难得的美味。”

郑幽灵公说完就瞥见子家和子公相视而笑。当大夫们陆续退出去时,他就叫住两人,询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子家就把子公刚才说的话复述给郑幽灵公听,郑幽灵公听完没有表态,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午饭时分,郑幽灵公请大夫们回到朝堂,大夫们按级别依次坐下。除了公子宋、每人面前都摆了一份甲鱼汤。子公正在诧异之时,郑幽灵公开始给大夫们讲子公手指上发生的奇闻异事,边讲边笑。

笑的杆菌马上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夫们都开始笑个不停。郑幽灵公看着公子宋尴尬恼怒的表情,擦了擦笑出的眼泪说道:“叔父,寡人今日就替你破除这个魔咒,你的指头现在不灵了吧?”

子公大怒,猛然跳起来、冲上台阶跨到郑幽灵公对面,伸出中指在他的食器蘸了一下汤汁,放进嘴里吮吸,然后将手指竖给他看:“这个预兆百验百灵,君伯还真没法替臣破除。”说完拂袖转身离去。

郑幽灵公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大喊道:“你如果不是寡人的长辈,寡人现在就杀了你!”

子公只图一时痛快,结果惹上了大麻烦;怒气平息之后,他终于感到了后怕。

子公非常了解郑幽灵公的脾气秉性,那位青年的君主属于心胸狭隘、偏激易怒、喜欢拿别人开心却开不起自己玩笑的人(这点倒是跟子公差不多);郑幽灵公是否真能为此要了自己的老命也未可知。子公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于是找到子家寻求解决方案。

子家说:“君伯并非没给你准备美食,如果你当时只是一笑了之,现在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你应当向君伯请罪,辞去官职和封地,而我会为你求情;君伯消了气,一定不会处罚你。你准备好了就进宫吧!”

子公说:“我根本就不可能做那种准备!那个黄口小儿今日不敬长辈,明日就可能擅罚大臣。我向他示弱,他一定会变本加厉地压迫我!”

子家说:“那你想怎么办?你不认错,恐怕就得去见高伯了。”高伯就是高渠弥,是杀害郑昭公并立公子亹为君的主谋,最后被齐襄公车裂。

子金如有所思道:“哦?听你的意思,是怂恿我另立新君呀!”

子家几乎吓破了胆,他跳起来捂住对方的嘴说道:“你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我连老牲口都不敢杀,何况是君主呢!我根本没想过,你可不能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四个字点醒了子金,他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绝不肯轻易撒手;子家越是急于辩解,他就感觉越有把握争取到对方。

子金说道:“那就一切都听你的,我现在就去见君伯,就说你让我去见高伯。君伯比我聪明十倍,不知他会如何理解你这句话。”

子家知道子金做事不计后果,属于“干完再看”的那种人,他不得不屈从对方的意志,挑起了替子金弑君的重任。

四月初,郑幽灵公打算到栎邑去主持一场祭祀,子家被任命为内卫队首领。子家就在某天深夜刺杀那个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侄子,对外宣称郑伯遭遇意外身亡。子夷死后被谥为“郑幽公”。

在确立继任者的人选时,公子去疾(子良)得到了大夫们的普遍认可。但是子良说:“论品德,我不是最优秀的;论年龄,则公子坚年长。”郑人于是立公子坚为君,公子坚是为郑襄公。

郑襄公的德行比郑幽灵公更差劲。郑幽灵公尚且能与兄弟们相安无事,他却不能。郑襄公即位伊始便想把除了子良以外的兄弟们全部驱逐出国,自己关起门来当老大。

但是子良说:“穆氏一体,如果留在国内当然是好的,如果君要驱逐那就把我们都驱逐出去,留下我一个人有什么意义?”

子良的话挽救了兄弟们的命运,那些人后来都担任了公室大夫,史称“七穆大夫”。

数年后,公子归生去世,郑襄公这才敢下令追究他的罪行。士兵们将子家的灵柩从灵堂拖到城市中心广场上,将它砸得稀碎,又将他的尸体扔到野外任凭鸟兽糟蹋,子家的族人也被赶出郑国。。

郑人把先君被杀的责任完全归结到子家身上,而子金却没有受到牵连,这可真是个奇迹。

郑襄公感觉“幽”字于国不祥(与周幽王相同,而周幽王为亡国之君),他撤销了子夷郑幽公的谥号,而改谥为郑灵公,子夷就成为春秋史上唯一有过两个谥号的君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