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三百零四章 楚庄王问鼎中原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三百零四章 楚庄王问鼎中原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晋成公即位后便开始着手清除晋灵公所作所为对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变国人消极颓废的精神状态。他取消了灵公发布的危害国人和国家的敕令,减轻赋税,惩罚助纣为虐的人,释放无罪之人,救济贫困之人,恢复被破坏的各种秩序。

当时国库已经变得十分空虚,晋人研究了一番,决定从造成贫困的那个根源入手来解决贫穷问题——晋人抄了恶棍们的家,将他们的财产充公,收回土地进行再分配。卿大夫们也贡献了大量财产,以填补国库亏空。

通过施行一系列有利民生的举措,晋国得以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机。晋成公见条件已经成熟,便率军东征,剑锋直指郑国。

鲁宣公三年(bc606)春,晋军闯进郑国边境,直奔新郑而来。晋军声势浩大,军士战斗意志强烈,郑人不敢抵抗,便打开城门。郑国当初因为晋国暴君的出现脱离联盟,现在又因为暴君的死亡重返联盟。

前面说过,晋人在韩原战败后被迫接受了秦国的一个命令,即帮助秦人把陆浑戎迁到河洛一带。鲁僖公二十二年(bc638),秦晋将陆浑戎东迁至伊川。陆浑戎白手起家,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之上建立了陆浑国。

由于本性使然及物资匮乏,陆浑戎一面努力建设家园,一面干各种打劫的勾当。后来他们发现背井离乡并非不是一件好事:中原气候没有河西那么恶劣,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生活富庶,确实是谋生的好地方。

随着势力的壮大,陆浑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最终抢劫了谁也惹不起的楚国商队。

当时时楚国刚刚遭遇一场大丧(斗般被陷害致死,那场悲剧在后章还要详细叙述),国人把楚庄王和斗椒当成导致大丧的元凶,强烈的怨气弥漫在楚国上空。楚庄王急需进行一场外战来转移国内矛盾,于是兴兵北上进攻陆浑戎。陆浑戎的国家不大、军力也不强,但是楚庄王却刻意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场面。楚师一战击败陆浑戎,逼着对方签订城下之盟。

楚庄王感觉意犹未尽,他对大臣们说:“楚国自建国以来还没有一支军队距离东周这么近。东周是华夏的标志,楚国想要统治天下,必须首先灭亡东周。楚军虽然现在力量不够,但是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如到东周巡视一圈,借以观察下周人的态度。”

楚师旋即拔营向成周进发,并于两天后到达成周南郊。楚庄王不想过度刺激周人,便命令军队原地扎营。

周人表现得相当镇定,或许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看到城外出现各种各样的敌人。王孙满受周定王之命带着礼物去犒劳楚人。

楚庄王在欢迎王使宴会上问了一个问题:“不谷听说大禹铸造了九口铜鼎以镇抚九州,这九口鼎现在都安放在东周的太庙中。不谷想问的是:被称为旷世之宝的九鼎。究竟有多重?”

王孙满答道:“周人认为九鼎即是九州,唯有上天才知晓九州有多重。周拥有九州在德不在鼎。夏人有德,所以铸造了九鼎;夏末时桀有昏德,所以失去九鼎。九鼎迁于商,又被商人供奉了六百年。商纣暴虐失德,因此鼎迁于周。

“王有美德,鼎虽小却重不可移;王有凶德,鼎虽大却轻而可移。上天降福于胸怀明德之人,必然有所定数,不能轻易迁移。成王建立成周时卜周将传三十世,立七百年。周德虽然衰落,但是天命未改;至于鼎的轻重,还不可以探听。”

楚庄王送走王孙满后说:“周立国至今才四百多年,看来不谷是无法看到东周亡国了。楚国的后人要努力了。”

离开成周后,楚庄王命斗椒率左军入侵郑国,以报复郑人的叛变行为,自己则带领其他军队返回楚国。

斗椒在向新郑进军的途中听说郑穆公病重、而且时日无多,于是说道:“我们还是撤军吧!趁人之危不祥,姑且等继任者登基再来讨伐不迟。”

但是部下们并不相信那是他的真实意思,因为斗椒从来都不是个在乎别人死活的人;人们都认为斗椒是由于担心国内会发生对他不利的事件,所以才急着找借口尽快回国。

这一年冬天,郑穆公去世了。

郑厉公去世后,郑文公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和后宫。他和厉公的妃子陈妫生下太子华和公子臧;太子华因野心太大及行为不端而被杀,公子臧出逃后因行为有辱公门被杀(据说公子臧喜欢收集装饰着候鸟羽毛的帽子;候鸟按时序迁徙,被认为是有信用的动物;而羽冠则是历法官的标志。公子臧不学无术,却戴着羽冠四处招摇,严重辱没了郑国公室的尊严,所以才被杀死)。郑文公的江国妃子生公子士,公子士被楚国人毒杀。郑文公又娶于苏,生公子俞弥和公子瑕;公子俞弥早死,公子瑕叛逃楚国,后来死于周氏之汪。

郑文公还有个南燕国的贱妾名叫燕姞,有一次燕姞梦见上天的使者手执兰花对她说:“我是你的祖先伯脩,这是你的孩子。兰花有国香,君子都喜欢佩戴它。”

不久,郑文公便送给她一株兰花,那株兰花和她梦中的一模一样。

燕姞说:“妾已经有了您的孩子,如果您不相信,我可以对着兰花发誓。”

郑文公说:“寡人信你。”

十月怀胎期满,燕姞生下一个男婴,郑文公于是给他起名叫“兰”,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郑穆公。

郑文公晚年驱逐了群公子,公子兰也被迫加入流亡大军。公子兰逃到晋国,后在晋文公的支持下重返郑国。

当时郑文公也拿不准主意是否应当把储君的位置给予公子兰,大夫石癸说:“臣听说姬与姞能够结成佳偶,子孙必然繁盛。姞姓为吉人,后稷的元妃便是姞姓人。现在,公子兰成为姞姓人的外甥,受到上天的赞助,后代必然昌盛。”结果公子兰就被立为太子。。

郑穆公身患重病时,兰花也开始萎靡。十月,郑穆公说:“我因兰花而生;兰死,我也就该死了吧!”他斩断了花根,几天后便去世了。太子夷即位,是为郑幽灵公。

郑穆公去世之后,他诸多儿子中的七个逐渐成为国家的政治寡头。到后来天下只知道郑国有“七穆”,却不知有郑伯。七穆大夫犹如晋国六卿、鲁国三桓、宋国华向一样控制着国家权力。七穆家族中后来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公孙侨(字子产、子美);公孙侨去世时,孔子痛哭流涕,并称他为“古之遗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