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楚庄王灭庸(四)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八十七章 楚庄王灭庸(四)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楚庄王把麇国使团的首领召来,要求麇人立子夷为君,否则他就出动战车踏平麇国。在混乱时期,君主的座位无疑是国家中最危险的位置,所以麇人特别痛快地答应了(其实麇人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楚人和麇人举行了歃血仪式,又索取了麇国最邪恶无耻的大臣和一些重要人物当做质。楚庄王命令麇国提供船只和给养,然后准备大举进攻庸国。

楚国大军当时仍驻扎在句澨,句澨西北约百里处就是绞国。绞国与庸国之间的区域则由连绵巍峨的高山、茂密的丛林、蜿蜒狭窄的道路和弯曲的水道构成的、完全陌生的复杂地形。

这种地带是山戎的乐园,却是在平原上居住的楚人的噩梦。楚人不敢深入险地,所以打算用饵兵把敌人先引到开阔地带,再予以消灭。

诱敌的重任最后交给庐戢梨:一是因为他比较熟悉山区地形;二是因为他战败的经验比别人都丰富,不容易被山戎看出破绽。

说到失败经验,可以举下面两个例子:一是在某次行动中,庐戢梨率领军队追击敌人,尽管军队沿着河岸行进,但是士兵们仍然饱受缺水之苦,结果不得不放弃任务;二是在另一次行动中,庐戢梨为敌人设了一个圈套,他令下属子扬窗前去诱敌,自己率领主力埋伏起来,结果他率领的伏兵却被敌军包围了,而子扬窗不得不领着饵兵前来解围。

糗事传出来以后,人们都嘲笑他,给他起了个“诱敌大将军”的昵称。当时也有人告他的状,希望司败能追究他的责任;但是楚庄王把事压下来,也算报答了庐戢梨的救命之恩。

庐戢梨带着一支轻兵沿汉水而上,几日后到达绞国。一条被称为“堵水”的小河发源于大巴山深处,并在绞国以南注入汉水,庸国就位于堵水的上游。绞国也是山戎国家,曾于八十九年前被楚武王太子莫敖屈重征服。

这时麇国的船只已经到达绞国码头,绞国的船也停靠在这里。楚人取得了一些船只,又征发了一支由山戎组成的辅助军队,然后乘船逆堵水而上。

庸人在都城南修了一条长十几里的城墙,史称“庸方城”。方城居高临下四面险固,城外地形多变、局促狭窄,无法集结大量军队,连攻城器也无法安置,因此从城外发动强攻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为有此险可恃,庸人在楚国大军压境时仍然疯狂叫嚣,要把敌人赶进汉水里喂王八。

楚军弃舟上岸,向方城进发。此时在城墙已经上挤满了人,他们与其说是来守卫国家的,倒不如说是来凑热闹的——因为很多人从来就没有出过大山,也没有见过传说中能征善战的楚军。

庸人背着大弓,握着标枪和投石器,吵吵闹闹。当楚军向城下移动时,那些看热闹的平民就被士兵推回去,因为城上实在太挤了。

双方开始对着射箭,楚人从低位进行仰射,占不到什么便宜,好在他们本就不是来占便宜的。

但是庸人没有盾牌,人群又很密集,结果伤亡也不小。随着伤亡越来越大,庸人就被彻底激怒了,士兵们打开城门蜂拥而出,抽出兵器与楚人短兵相接。

楚军的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庐戢梨下令军队结成密集方阵缓缓后退。因为地形狭窄,庸军数量虽然众多,却无法尽情施展,而后阵的楚兵则可以爬到高处继续向敌人放箭。

但是形势渐渐变得对庸人有利,因为楚军快退到河里了。楚军的后队开始登船,并把船沿河摆成一条线,用弓箭支援同伴;辅助部队的士兵也在拼命抵抗敌人的进攻。

最后,楚人终于支撑不住,沿着堵水顺流而逃;辅助部队的士兵则大部分泅水渡河、逃进崇山密林——比起楚人来,他们更喜欢走山路。

庸人乘胜追击,他们跳进河里游到船边,七手八脚地把船掀翻,或者爬上船抱着楚人滚进河里,楚军则用长矛和短剑反击。庸人俘虏了很多楚人,其中包括庐戢梨的副手、负责殿后的子扬窗。

庐戢梨领着败兵逃回去,向楚庄王汇报战况。

几天后子扬窗竟然逃回来了。他穿着山戎的服装,甚至还带回来几个庸国人。原来这位子扬窗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他通过一个被俘的绞人做翻译,硬是说动了几个看守他的山戎,使他们保护着他逃出庸国。

子扬窗看起来十分疲惫和沮丧,他说:“山戎的数量实在太多啦!十几个小国的同盟军都集结在方城里,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增兵并且动用中军才可以。”

他的话令楚人感到非常忧虑,但是子夷说:“如果强攻庸方城,恐怕十万大军也是徒劳。但是山戎胜不相让,败不相救;不以胜利为荣,不以逃跑为耻,所以咱们可以利用对方这一特点。由于敌人眼中只有战利品,我们可以用利益把他们引出来,就像当年莫敖屈瑕伐绞那样。

“敌人远离国家就失去了依靠和优势,我们就可以设伏包围敌军,使敌军无法突围;同盟者就会背弃庸人转而投靠我们,到那时庸国就被孤立起来,再发动进攻就容易多了。”

潘尪(潘崇的儿子)说:“子夷说得很对,我们要打几个败仗。敌人所得得越多就越骄傲;我军失败越多军士们就越加愤怒。只要把他们引得远离方城,以愤怒对骄纵,必然能够可以全胜。”

楚庄王派庐戢梨再次带领轻兵前去挑战,楚军再次大败。庸人两次战胜,简直不可一世,当楚军第三次战败时,山戎联军已经不满足单纯的防守反击了。庸子决定主动出击。他把鱼、修、宿等山戎国的首领和军队聚集在一起,对联军做战前动员。

庸子历数了联军取得胜利和敌军遭受的失败,称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把楚国人消灭在大山里;他要求鱼人为荣誉而战,要求修人为友谊而战,要求宿人为盟约而战,要求……最后要求庸人为战利品而战。于是山戎大军倾巢而出,急切寻找楚军主力进行决战。

当山戎离开方城时,秦国和巴国的援军也赶来与楚军汇合。楚右军和秦军开赴石溪,左军和巴军则前往在仞地(两地都在十堰东偏南);石溪和仞地一北一南,扼守着山戎进军的必经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