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楚庄王灭庸(二)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楚庄王灭庸(二)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斗椒首先发言,他说:“摆在面前的现在有两大难题,一是粮食,二是叛军。虽然各地都有粮食运来,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到呢?到处都是匪寇,谁能保证在路上不出意外呢?都城的储备不到一个月了,如果粮食运输出了问题,恐怕楚人就得吃人了。到那时不用叛军攻城,我们自己就把自己吃光了。

“国都城墙破败不堪,房屋多有倒塌,人民饥饿疲病,已经没有继续留住的必要了,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国都,向北迁到阪高(长坂坡附近)。阪高地势险要,城墙高大,粮食充足,我们可以在那里休养生息抵抗蛮夷。等楚国度过了这个难关再考虑以后的事情吧。”

斗椒的言语充分暴露了他的私心和野心:因为阪高一带是他的势力范围,而把国王至于自己的控制下总是有好处的。

成嘉赞同斗椒的提议,他倒不是有什么野心(成嘉已经不需要野心了),只是因为他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切实可行、能保证王室的安全。成嘉首肯后,斗椒的党羽和一贯趋炎附势的大夫们也都纷纷赞同。

但是楚庄王的老师蒍贾却极力反对:“楚人能到达的地方,敌人一样可以到达;咱们可以到阪高去,敌人也可以。通往阪高的路泥泞难行,都城内几十万国人迁过去要花费多少时间,耗费多少国力,路上要死多少人?

“成王十二年(bc660),卫国人在赤狄的进攻下放弃都城被迫南迁,赤狄一直追击到黄河边。十几万的卫人,最后逃过黄河的只剩下七百三十人,如果不是齐桓公出师拯救,卫国将不复存在。

“现在国人数量更多,而且疲病饥饿,道路难行;匪寇多是骑兵,往来迅捷,迁民无异于驱绵羊入群狼,如此才是亡国之道!

“我泱泱大楚立国四百余年,比现在还要严重的事态也出现过,但是从来没有向外邦蛮夷屈服过。丹阳就曾被蛮族攻陷过两次!先君宵敖率领国人在墙头屋顶上、在王宫里、在太庙中奋力抵抗,死战不降,连妇人和童子也表现出和男人们一样的勇气。就在那样的危急时刻,先君也没有考虑迁都啊!

“那时的楚国只是弹丸之地,而现在方圆几千里;那时的蛮夷十分强大,而现在的楚国更强大。蛮族屈服于华夏诸侯,而华夏诸侯臣服于楚国,我们有什么理由逃避蛮族呢?那样的话是不是天下人都可以随意欺凌楚国了呢?

“武王、文王灭汉东诸姬与申息,服陈蔡,辟地千里;成王、穆王灭国无数,服郑宋,将华夏一分为二。如果王还没见到敌人的踪影就打算逃跑,百年之后在天上见到诸位先王,您又怎么去解释这段历史呢?

“世人都说这场灾害的发生是因为上天降罪,但楚人究竟犯下什么严重的罪行,要接受如此残酷的惩罚?臣认为这不是惩罚,而是考验;考验楚国是不是因为强大而变得堕落,是不是因为富有而变得懦弱。而真正要受到惩罚的则是蛮夷,他们违反天道,在楚国遭受天灾之际趁火打劫,干尽了强盗勾当,上天于是要借楚国的力量消灭他们。所以臣认为绝对不可逃避敌寇,必须坚决出战!”

斗椒说:“敌寇可不是你说几句大话就可以吓退了的,否则还要军队干什么?军队也不是听了你的大话就可以饿着肚子作战的。楚国有兵无粮,军队如何作战?”

蒍贾说:“百濮向来都是一盘散沙,互相间从来都没停止过争吵和殴斗;虽然这次受到麇人的鼓动联合到一起,但仍然是乌合之众。

“麇人对百濮说,楚国由于饥荒不会出兵;那些胆小鬼才敢跟着麇人一路劫掠而来。如果楚国出师,他们一定会吓破胆,会认为受到了欺骗,会因此背弃麇人。楚军的确没有太多粮食,但是蛮族有,军队打垮群蛮,还担心没有食物吗?这不是比等待援粮更有利吗?

“至于山戎,他们都是轻兵,几乎没有辎重,势必不能持久。山戎也不善于在平原作战,他们如果不能和百濮联合在一起,是不可能单独出战的。所以只要击败百濮,山戎将不战自退。

“现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郢都、在王宫之中、在王庭之上。我们完全可以用胜利增强国人和盟友的信心,打消心怀二意者的反叛念头,向诸侯展示从不妥协的大楚雄魂。”

楚庄王最终采纳了蒍贾的意见,决定对百濮开战;他又把使者派到秦国和巴国去,请求两国出兵支援。大臣们也都振奋起来,那些一贯趋炎附势的人则表现得更加激动,就好像刚才奉承斗椒的人不是他们似的。

此时百濮的杂牌军正聚集在郢都西南一百多里一个叫“选”的城邑附近,他们在那里等待山戎和庸军的消息,人们无所事事,每天就是喝酒作乐,偷盗抢劫,很多人今天抢来的财物第二天却被别人偷走了。

这一天凌晨,大多数濮人还在沉睡之中,空气中只有清脆的鸟鸣、微风掠过枝叶和悠悠的流水声。一些早起的人在河里摸鱼虾时忽然隐隐听到、在极远之处似乎传来敲击金铎的声音。人们登上一个小丘向东望去,无比震惊地发现地平线处竟然凭空冒出一支规模巨大的军队。

那些人立即大喊大叫着跑回营地,濮人纷纷惊醒。首领迅速派出一队斥候前去侦查情况。斥候回来报告说,来者是楚**队,这一点确定无疑;而且敌军正在迅速逼近,一个时辰之内就会到达此地。

营地顿时乱作一团,子夷和各部族长老们匆忙间把队伍集合起来,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找不到自己的武器(有可能被他人顺走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族人。他们就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站在陌生的旗帜下,有的队列甚至所有人互相都不认识。

一名部落首领瞪着眼睛对着子夷歇斯底里地喊道:“你不是说过楚国不会出师吗!?按照你的说法,我们等来的应当是山戎军!你到底对我们隐瞒了什么?”

楚军载着定点旗帜的战车飞驰而来,军士们把旗子依次插在地上以确定各方阵排头兵的位置,步兵随后开始迅速向旗下集结列队。只参加过械斗的濮人从没见过这种场面,不禁惊诧地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