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城濮之战(二)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城濮之战(二)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演习结束当晚子,子文宴请众大夫。大夫们在会上一致用赞美之词,恭贺子文发掘出一位杰出的将领。当时蒍吕臣称病缺席,他派刚刚行完冠礼的儿子蔿贾代替自己赴宴。

蔿贾到来时宴会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迟到本身就是件非常无礼的行为,蒍贾却面色如常、毫无歉意。他向子文行礼后一屁股坐下来,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不时与身边的大夫们高声谈笑。

子文的兴致马上就被他败坏了:这个毛头小子如果只是迟到也就算了,但是他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奉承自己,那就太过分了。因而子文十分不快地责备他,问他没什么不向自己道贺。

蔿贾说:“夫子啊,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向你道贺。子玉这个人骄横狂妄,刚愎无礼,不可以治理国家。至于对外作战,他也就是统领一个军的水平,战车超过三百乘恐怕就回不来了。您真的忘了吗?去年他率领的那支军队,死于自己同伴手中的士卒比死在夔国人手里的还多。

“您举荐子玉为令尹,说:‘子玉可以安民啊!’他确实可以安民,因为他施行的都是严刑酷法,国民不安即死。国民是安定了,军队却在国外战败,得与失哪个更大呢?这个失败可是您一手造成的啊!如果我现在向您道贺,那么等残兵败将返回国内的时候,我又能对您说什么呢?”

蒍贾说完这些话,在场的人全都安静下来。(子玉伐夔的)丑闻被揭露出来了;虽然蒍氏与成氏不和已久,但是蒍贾公然挑起事端,却令所有人猝不及防。

子文一时语塞,竟然不知道应当如何答复对方。直到去世之时,这段话一直在子文的脑海里萦绕,使他悔恨不已。这是他一生中犯下的唯一大错,也使得楚国一蹶不振,使楚国在其后的三十年里无力逐鹿中原。

子文只看到子玉的正面,而蔿贾却看到了反面,如果他当时不是那么冲动武断,如果他再考虑周全一些,这个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正是高高在上者所犯的通病啊!

秋,楚国三军悉起。令尹子玉率中军,大司马子西率左军,右尹子上(斗勃)率右军。楚成王御驾亲征,挂了个名誉总指挥的虚名,实际指挥权握在子玉手中。同时参战的还有郑、陈、蔡、许四**队。鲁、卫虽然没有派兵,却密切监视着齐国的动向,并准备在齐国有所动作时出师干预。

冬,伐宋联军包围商丘,宋国大司马公孙固带着急报日夜兼程赶到晋国。

晋国人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原局势,并且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兵干预的准备,他们缺少的只是出师的由头罢了。公孙固的到来引起晋国人极大的兴奋,晋文公立即表示将尽全力解救宋国。

不过晋人私下里认为:救宋只是出师的目的之一,晋军还需要报复郑、卫、曹当年对重耳的无礼行径,但最终目的则是摧毁楚国在中原的地位,使晋国成为第二任华夏霸主。

出师之前晋国还有件大事需要完成,那就是扩军。原来晋国自晋献公建立二军以来,已经有二十七年没有扩编了;晋国虽有三军之实,却无三军之名;而郑、宋、楚等国家早就实现了三军制。

晋人随即在被芦举行了隆重的大蒐礼。大蒐礼属于军礼,它的表现形式是狩猎,实质内容则集谋事、练兵、任免官员为一体。

晋人在被芦正式建立了三军六卿制。三军为中、上、下三军;六卿分别为中军将郤縠(上卿)、中军佐郤溱(亚卿);上军将狐毛(从此以下皆为少卿)、上军佐狐偃、下军将栾枝、下军佐先轸;六卿之下,赵衰为上大夫,担任三军司马。

在讨论上卿人选时,赵衰说:“郤縠专于诗书礼乐,是有大德行、大城府的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那位并不着名的老大夫便一步登天。

稍后,晋文公想要任命狐偃为上军将,但是狐偃推辞说自己不敢超越兄长,结果狐毛就成为上军将了。

再后,晋文公将任命赵衰为卿,但是赵衰则把爵位让与栾枝和先轸。晋文公又启用了年轻的荀林父(荀息的长孙)为御戎,并以魏犨为车右。

出师前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就在这一次了!”

前面说过,晋文公在即位伊始便开始教化国民,第二年就希望出师争霸。但是狐偃说,人民还不知道大义,不能安居守业。因此文公出师匡扶王室,安定襄王;回国后便致力于改善民生,人民知义,所以安于故土,不再四处。

晋文公再提争霸之事,狐偃则说,人民不知道什么叫做信,还不能使用。所以文公伐原,以此向国人展示信用。国人知信,商人经商不谋取暴利,国人借贷不必提供质物;从公室大夫到平民走卒,都把失信视为奇耻大辱,无赖们在晋国没有立锥之地,全都逃走了。

晋文公问狐偃,这次可以使用民众了吧?狐偃说,还差最后一点,国民不知礼,没有等级观念,没有对位高者生出恭敬之心。晋文公于是举行了被芦大蒐礼,明确等级、职位、权责;使国民遵守国法军规,对命令不再产生疑惑和轻慢之心,最后才率军东征。

后来晋国东征,结果使楚军撤离谷城并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晋军又击败曹、卫两国,迫使鲁国改变亲楚的立场;并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一战而霸。

晋军总兵力为战车七百乘,步兵三万七千五百人;随军出战的还有允氏戎、姜氏、大戎戎等戎狄部落的辅助部队。

晋军穿过太行险道进入河北平原,然后沿黄河古道向东偏北行进。军队在卫国都城楚丘北岸驻扎下来,晋文公向卫国派出使者,请求借道渡河。

晋文公之心卫人皆知——晋人明知卫人不会同意还要做出的这些举动,其实不过是为了日后进攻卫国找个口实罢了。卫成公愤怒地拒绝了晋人的请求,晋人没有再次交涉,也没有强渡黄河,而是立即拔营、折返八十里,在一个被称为“南河(棘津)”的渡口南渡黄河。百度一下“子午春秋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