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自带之乱(二)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自带之乱(二)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两个恶棍的一番语言把周襄王的怒火扇得更旺了,周襄王阻止富辰继续发言,同时命大夫颓叔和桃子担任伐郑军队的指挥官。

夏,狄师攻陷了栎邑,劫掠一番后撤军了。周襄王这才发现,狄人比华夏人好使唤多了。他决定继续拉进王室与戎狄的关系;经过一番往来磋商,他便准备娶一个狄国公主为王后。

富辰说:“坚决不可。臣听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人本性贪婪,天王又开启了他们的欲念,您一定会后悔的!”周襄王仍然不听,结果周朝历史上第一位赤狄籍王后由此产生。

周襄王与隗后结合之初相处得还算融洽。但是隗后那些土里土气的习惯、惹人发笑的口音以及粗鲁暴躁的性格使周襄王很快感到了厌烦,他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会娶这么一位搬不上台面的女人,想到今生都要和她混在一起,就感到焦躁不已。

周襄王对她越来越冷淡,王子带却表现得越来越热情。隗后天生好动,喜欢策马扬鞭、弯弓发箭、驰骋猎场;周襄王却经年累月泡在宫中不见阳光,捂得又白又胖;王子带则与隗后爱好相同。隗后出宫游猎时,周襄王乐得躲个清净,这就给了王子带和隗后搞到一起的机会。

当两人私通的消息传到周襄王的耳朵里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和愤怒,他只是随随便便发出一道敕令,废除了她的王后地位,就好像他早已预料到今日的结果似的。

命令虽短,却激起狄人的极大反应。狄人马上派出使者前来交涉。但是那个满脑子卤煮的天子从来都是依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啊!他为了解心头之气,竟然当着狄使的面撕毁了与对方签订的一切盟约,然后命令他们立即带着隗氏滚出京师。

狄人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利益,反而失去了已有的利益,狄主们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最终决定出师报复王室。

周襄王出了恶气之后便开始担心起来,他又把颓叔和桃子召来,说道:“你们既然能调动狄人的军队,当然也可以维持王室与狄人的和平。”然后就要求两人到狄人那里去,尽力缓和双边关系。

两人蓦然涨红了脸、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是颓叔马上就像往常一样大声领命,拉着桃子退出去了。

两人走出宫门,来到一个羊圈的后面(那里因为气味不佳而很少有人靠近)商量办法。两人认为周襄王的命令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原来两人背着王室向狄人打了很多包票,现在所有的承诺都泡汤了,狄使又在离开王城前暗中找到两人,要求他们兑现承诺或者立即双倍返回从自己身上捞到的好处,否则两人的封邑将永无宁日。但两人已将匡骗来的财物挥霍一空,而加倍偿还又会让他们倾家荡产。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也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两人不得已选择了一条疯狂的不归路——那条路既害死了众多忠臣义士,也毁灭了一群丧心病狂的恶棍。

两人首先去见王子带,请求他推翻周襄王的统治。王子带在与嫂子鬼混之初便重启了篡位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两人这才带领使团向狄国出发,王子则带化妆成随从混在队伍中。使团到达狄国后,篡位者便与狄人首领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继而制定了进攻王城的计划。

秋,叛乱者引导狄师进攻王城。王师将士义愤填膺、斗志昂扬,发誓要将屡次背叛国家、摇荡王室的乱臣贼子们斩尽杀绝。

但是周襄王一想到自己将要遭受到猛烈的进攻,想到恐怖的尸体和血腥的气味,就完全失去了平时那八面威风的神气,失去了讨伐兄弟国家时不可一世的劲头。他吓得要死,只想找个由头快些逃离战争之地。

周襄王说:“带是先王与先后最宠爱的儿子,也是不谷的同母兄弟。如果我与兄弟兵戎相见,天上的父母会怎样斥责我呢?所以还是让诸侯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然后他就带着后宫和贵重财物离开王城,就好像国都已经被沦陷、而他又不可能再回来了似的。襄王带走了王师中的精锐部队,他的离去不但大幅削弱了王城的防御力量,而且制造了严重的恐慌情绪,并使民心极度涣散。

富辰本来能够与襄王一同出逃,但是他说:“王子带是因为我的建议才被召回来的,我又极力劝阻天王调集狄军;现在大敌当前,如果我不去抗击敌人,就好像我只会说大话似的。”于是他就留下来与军士们共同御敌。

当交战双方在王城外列阵时,所有的周人都感到心碎——虽然交战双方属于不同的国家,但军队统帅却都是王室成员。

国力衰退与长期的和平已经使王师退化成一支疏于训练、武器陈旧、人员不足的军队。王师的羸弱反衬了狄军的强大,也激发了敌人战斗和抢劫的**。

富辰首先击鼓,王子带也不甘示弱,然后双方就开始一步步向前挺进。这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斗,并最终以王师惨败而告终;周公、原伯、毛伯、富辰等诸多王室公卿身先士卒,力战而死。

紧急时刻,召公率领从其他城邑征集的军队匆匆赶到,才使残兵败将逃过一劫、才使得王师的最高指挥官不至于降到大夫的级别。

狄军击溃王师,却无法攻入王城和成周,王子带就与隗氏手拉手住进了温邑,而周襄王则逃到郑国去了。

对于王室遭受的巨大灾难,诸侯们都在作壁上观;原因并非是由于诸侯内心冷漠,而是因为诸侯们实在摸不清周襄王的套路,不敢帮助那个反复无常的家伙。

周襄王住进郑国的泛邑,他把大夫简师父派到晋国去,把左鄢父派到秦国去,请求两国出师援助。

郑文公也等来了襄王的使者,但是襄王心中有愧,实在无法厚着脸皮再向郑国求援——他只是向文公倒倒苦水而已。郑文公也不希望节外生枝,就向襄王提供给养物资,并派来三个大夫过去听从天王的吩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