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国之难,匪自天降(一)

齐桓公死后,如果不能出现另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华夏联盟就会分崩离析;而齐孝公由于人品和能力的原因已经被排除,其他诸侯看起来也“不合天意”,所以宋襄公便志得意满地准备扛起那面大旗。

宋襄公对大夫们说:“齐昭如果失去寡人的帮助,现在说不好在哪个地方种地咧!他连自己的兄弟都搞不定,还能领导华夏联盟?可是联盟总得有个首领啊!齐昭彻底失去资格了,那么谁会担当这个重任呢?

“郑伯就是个当打手的命,鲁侯胸无大志,卫、陈、蔡根本没有资格。所以唯一的人选当然是寡人啦!诸夏列侯,还有哪国爵位比宋国高?哪国君主威望比寡人高?齐桓公托孤的意图还用猜吗,其实就是在指定继任者啦!所以寡人不能辜负齐桓公、周天子和天下人的殷切期望,要勇敢地把盟主的重任担负起来!”

宋襄公就用这种虚妄的论调浸润自己,同时也将思想灌输给他人。公室中不乏阿谀奉承者和真心复兴宋国的大夫,他们便成为“称霸论”的坚决鼓吹者;有些大夫则采取了敷衍了事或观望的态度;而宋襄公的哥哥大司马子鱼却坚决反对他的言论。

子鱼说:“先公微子曾宣布:‘宋国永不言霸!’历代君主都谨遵微子的意愿,仅敬天、保民、事王。先君桓公虽然有过‘复兴’宋国的想法,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大宋立国四百年,持有复兴、称霸观点的人哪代没有?但是直到今天,又有谁实现过?

“先公曾对我说:‘寡人之所以签署鄄之盟,受诸侯所迫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是因为寡人想通了,灭亡的是商朝,存续的是宋国。宋自开国到今日,爵位仅次于王室,国土也增加了数倍;宋国不但没有衰弱,反而壮大了许多。既然没有衰落,何谈复兴?列侯们看得比宋人要透彻,所谓复兴宋国,其实就是复辟殷商,与王室分庭抗礼罢了!’

“所以,宋国复兴、称霸是天下诸侯心里不可触碰的底线。况且,齐国称霸用了三代君主的时间:齐僖公始合诸侯,齐襄公灭亡纪国,齐桓公不过是在先君建立的基业上,用管仲将国家实力放大罢了。而宋国近代先君没有什么建树,宋国想要称霸,岂不是太不现实了?

“晋、楚通过数十年兼并扩张,地广千里、人口百万,已经位列天下双雄;而宋大不过郑、强不过齐,有什么资格与两国争霸?如果君主执意与列强争雄,宋国必将再次遭受战乱之苦,宋人恐怕想要求得一口饱食都很难了!所以,我奉劝君主还是延续先公的一贯国策,依附大国,加强守备;不要再扰动民生了!”

但是这些中肯的良言就是灌不进宋襄公那顽固的耳朵,他说:“敬天、保民、事王是和于天道的,寡人当然要贯彻先公的国策。既然列侯无道,而宋和于天道,寡人焉能不霸?”

宋襄公从此开始走上一条毁灭自己、并将国家带入战争泥潭的不归之路。

鲁僖公十九年夏六月,宋襄公与曹、邾两国君主在曹南相会,开启了齐孝公即位后华夏列国首次由非齐国人召集盟会的先例。于是,一个没有齐国参加的小集团就这样成立了。邾子在会上提出,宋国如果想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必须做到新联盟与原联盟成员的差异化。即,宋国应当把非华夏联盟的东夷诸国拉进新同盟来。宋襄公对他的提议表示认同。

会议结束后,君主们各自回国。鄫子因为处理国内事务耽误了行程,他就来到邾国询问盟会的内容。但是宋襄公早已和邾子制定了一个阴谋,他命令邾子将鄫子当做祭品献给睢水之妖。

古睢水的上游称为“杞水”;杞水发源于新郑北,流经滑国后改称睢水;睢水经商丘一路向东南流去,在今江苏睢宁东注入泗水。传说睢水中居住着可怕的河妖,不定期地兴风作浪,给沿岸人民制造灾难。

睢水沿途的东夷国家都在河边建造了“睢社”,人们用活人进行献祭,以讨得河妖的欢心;他们认为河妖享受了祭品,就不会降祸于人了。

宋襄公用牺牲鄫子来拉拢东夷诸侯,这是他建立新联盟计划的一部分。子鱼叹道:“古时祭祀不用一种牺牲代替另一种,小的祭祀不用大牺牲,谁又敢用人充当祭品呢?人民是神的主人,哪个神敢享用人做的牺牲?当年齐桓公挽救三国(鲁、邢、卫)于危难之中、又凭借此功勋求诸侯拥戴,尚有义士认为他寡德薄义;而今日君主竟然妄图用祭祀淫昏鬼神的手段求霸诸侯,又如何能够得逞?君主能够得到善终,就算万幸了!”

曹共公参会前对宋襄公妄图另立山头的想法并不知情。盟会结束后,曹共公对他那巨大野心与残忍行径感到后怕。他决定趁早脱离那个邪恶团伙。曹共公立即赶到齐国去,向齐孝公坦白了盟会中发生的一切。

宋襄公得知曹共公背叛联盟后就在秋天集合了一支军队,包围了曹国都城。子鱼说:“当年周文王听说崇国政事昏乱,所以出师伐崇,但是三十天已过,崇国依然不降;文王便退师回国,加强教化。当他再次伐崇时,崇国很快就投降了。现在君主无德,国内人心离散,却讨伐有德之国,必然不能如愿。还是退兵修德为好。”宋襄公不听,执意攻城。但是由于曹国防守严密,宋军攻城无果,只得无功而返。

冬天发生的一件事又使华夏政局出现了新变化。原来陈国与蔡国虽然数世联姻,两国却分属于不同的联盟。齐桓公死后,陈穆公敏锐地意识到应当借机缓和齐、楚两大巨头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大国关系正常化了,小国才能得到安全。

陈穆公立即写信给蔡庄公,两人一拍即合,分别行动,蔡侯到郢都去,陈侯到临淄去,就这样促成了齐楚两国的一次会盟。

盟会在齐国举行,参会的有齐、楚、鲁、陈、蔡、郑六国。齐孝公怨恨宋襄公,作为报复,他没有通知宋国参合。

出席盟会的两大派系在会上互相试探摸底。楚国人高兴地看到,失去郑、宋支持的齐国地位骤降,底气明显不足。不过楚人也不想刺激齐人,不想引起对方的反弹。楚人只是心口不一地与对方追忆了齐桓公在昭陵之盟中的风采,表示对天下太平的期盼之心及联手齐国共同维护世界秩序的愿望;然后盟会就在一团和气中结束了。

宋襄公后来说:“南北诸侯竟然举行了没有宋国参加的盟会,这样的盟会就算签订了盟约又有什么意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