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管仲登极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一百一十一章 管仲登极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鲁国人本来准备了三口棺材,现在不得不把其中一口更换为囚车来押送管夷吾。鲁庄公和大夫们登上城楼,目送车队远去。囚车行进的速度非常快,不一会就把拉棺材的车远远甩到后面,就好像赶车人生怕管夷吾死得太慢似的。

臧文仲完成使命返回鲁国,他乘坐的车辆刚好与囚车交错而过。臧文仲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曲阜。他进城后立即去见鲁庄公:“有鲍叔牙在、管夷吾就不会被杀。管夷吾的才干远远超过齐鲁两国的任何一位大夫。他一旦被齐侯重用,齐国将迅速强大。齐强则鲁弱,届时齐国将成为鲁国的灾难所以鲁国如果不能用他,就一定要杀死他”

鲁庄公立即派出两乘战车前去追赶。追赶者尽管尽了最大努力,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囚车驶出国界,进入齐师大营。

齐国人把管夷吾押解回都城,齐桓公口齿不清因为他舌头上的伤还没有痊愈地下令将他五马分尸。

鲍叔牙阻止齐桓公说:“先君襄公在位时几乎所有的公子都逃走了,但公子纠却留在他身边。公子纠这些年能够留在公室并且得到重用,完全是因为夷吾的存在。夷吾的才干您是清楚的;鲁侯现在也知道了,所以才派出轻兵追杀夷吾。如果您处死他,则为鲁国人除掉一个祸害,也为齐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如果您能够重用他,则齐国将成为天下雄主。

“臣听说当年武王克商举行祭祀时,太公持小白旗进入太庙。此后小白旗即为诸侯长的象征,先君为您起名小白,正是寄托了齐国复兴的巨大希望;而夷吾正是上天派来辅佐您成就霸业的。”

齐桓公并不怀疑管夷吾的能力,他决定给囚徒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如果他能够说服自己,就免除他的罪行,并对他委以重任。

齐桓公把管夷吾召来,问他临死前还有什么可说的。管夷吾说:“臣要死早就死在鲁国就,绝不会等到今天。臣听说太公在追杀飞廉时被他刺伤,飞廉死后太公取得了刺伤自己的宝剑。太公如获至宝,佩戴它平定东夷之乱,抢占营丘并建立齐国。剑的利害完全取决在谁的手里,臣就是这把剑;公子纠在世时用臣杀伤了君侯,现在纠已经去世,这把剑就可以为君侯所用,您又不傻有什么理由要毁弃这样一件宝物呢”

齐桓公又问他为什么不追随公子纠而死,管夷吾说:“臣为国家大节而死,不为一人而死。臣和鲍叔牙有个约定,我们分别辅佐不同的公子。以后无论哪位公子成事,一个人就要保证另一个人不死,并把他推荐给君主。”

齐桓公白了鲍叔牙一眼说道:“寡人要是先死了,你也要去辅佐纠吗”

鲍叔则稽首道:“恭贺君侯得到良臣夷吾。”

齐桓公自言自语道:“寡人已经死过好多次了,还计较这些干什么呢”

这时齐桓公已经打消了处死管夷吾的念头,但是他要考察对方的治国方略,从而判断是否真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管夷吾提出,民为国之本,治国的本质就在于治民;治民的基础在于务农,“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获得保暖之后就要进行对国民进行教化,国家有四维即“礼义廉耻”,一维断则国倾,二维断则国危,三维断则国覆,四维断则国灭。人民懂得四维的意义了,就便于治理了。对于国民要在保证秩序前提下给予充分的自由;国民为上天所生,统治者要懂得什么叫“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如果统治者逆民意、夺民利,便是动摇国家根本,肯定灭亡

齐桓公听得入了神,完全忘记时间的存在。天色已晚,准备围观车裂管夷吾的民众已经失望地纷纷散去,刽子手也靠在车轮上睡着了,但是君臣三人还是坐在一起讨论国事。

第二天,齐桓公在朝会上郑重宣布管夷吾为相邦,位列少卿,官居鲍叔牙之上。这个昨天差点被五马分尸的人,今天却一步登天,位极人臣。

齐国人的自由散漫是出了名的,这些习惯是从齐太公立国时传下来的。齐国没有制定繁杂的制度,国家由于包容开放而强大起来。但是过分放纵国人的行为对于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制度的缺陷在国家遭到突袭突袭是北戎的拿手好戏而进行紧急征兵时表现得最为明显:总有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家乡;虽然大多数人并非故意逃避兵役,却总是给完成征兵计划造成很大的麻烦。

制度缺失是造成国家治理无序的根本原因,国人不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于是就什么都干,每个人心里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为人心很散,所以当时世人都说“齐国大而不强”。

管夷吾认识到时局的紧迫性,便开始组织官员进行立法。立法者将国家分为五级行政单位,每一级都设立了行政长官,并实行垂直领导,同时建立报告和监督制度;对下级官员的违法行为要追究上级主管官员的领导责任,使官员不敢胡作非为。公室的命令逐级下达到各行政单位,无论是普遍性还是定点的命令都可以迅速送达,地方信息上报公室也是如此,使中央与地方信息交互便捷、畅通。

立法者把国人按照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类别,职业采取终身制,儿子必须继承父亲的职业,不得随意变更;制定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每种职业的人必须居住在指定的区域,不得随意迁移。

“士”本来是中低等贵族的统称,君主的儿子如果没有被任命为大夫,也属于士的等级。但齐国的士则专指军人,如果这一制度真的存在人们猜测管子一书成于战国,有些内容是后人杜撰的,那么齐国就成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军人职业化的国家,比现存史料记载的魏国要早两百余年。

管仲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专门出台了保护和大力发展农业的法令。

管仲也特别推崇郑庄公关于发展工商业的做法,他有幸于十五年前在齐、郑、卫三君参加的恶曹之会上见过郑庄公一面,并大胆地向郑庄公请教了相关问题。当时郑庄公非常欣赏那个年轻人,他不但很愉快地与管仲进行交流,还安排祭足专门与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座谈。

管仲把郑国人的经济理论移植到齐国,并将其发扬光大。经济理论的核心就是鼓励交易,交易是个不冒烟的工厂,而且没有国界。管仲放开限制、打开国门,为各国商人创造便利的贸易环境,提供衣食住行一系列的优质服务,不过最能吸引外国人的,还是他创办的那个历史上第一个官办的红灯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