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三百七十章 睥睨万邦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三百七十章 睥睨万邦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4:21 来源:258中文

皇太孙和陈芜回来了,手里提着只野兔,说要养着,喜儿道:“奴婢去准备些草料,不然路上会饿死。”

一帮人告辞了白须老者,带着开心着的喜儿回到龙船上。

山东布政使石执中来了,被朱高炽一阵痛责。

石执中对皇太子乞求免灾租。高炽说:民今骨立,怎能忍心收税?当立即赈济。

山东布政使对手下道:”邹县每人赈济三斗,其它受灾县二斗。”

高炽说:”每人六斗。我会上奏皇上,不要惧怕擅自作主。”

龙船离开邹县后便顶着西北风到了京城。詹事府还没建好,人员暂时分在吏部,对面是工部,左右是宗人府和夏元吉的户部。

夏元吉不忘旧情替他在三山庙找了套老房子,街上店铺不多,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但住着不少达官贵人。

这房子是唐代幽州就建,典型的大宅门。

迎面就能看到垒砌精致的影壁。影壁上画着松鹤,看来原主上了点岁数,喜儿摸着经过磨制的砖道:“詹事少爷,这是用什么垒的,这么硬生生?”

小舍想:“砖头,用泥放在火上烧制出来的。”

院中搭有葡萄架。种着一枣树、一石榴树,正中的北屋高大而豁亮,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建有耳房。

小舍让吏部的衙役把行李放到中间主房,对喜儿道:“耳房一样的,你挑一间住下。以后就是你的房间。”

喜儿挑了东面的,里面房间家俱都全着。离厕所和灶间也近。

丫髻放下了行李就来替小舍来整理床铺。

小舍道:“今天中午不用做饭,我们去街上买些要用的,你也可以熟悉一下路。”

......

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明帝国睥睨万邦。

在这一年新年之日,来自亚洲、阿拉伯、非洲和印度洋的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撤、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国王和使臣们聚集在宏伟的北京城承天门内,向明成祖朱棣宣誓效忠。

他们是听从郑和的指令从大洋彼岸,坐着大明朝赠送的大船而来,这些顺从朱棣皇帝的小国统治者和其使臣们带着他们最好的礼物,来向永乐皇帝进贡,让他们目睹了雄伟神奇的都城-紫禁城的落成典礼。

詹义道:“皇上说,至少有28个国家的首领在场,但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拜占庭皇帝、威尼斯总督以及英王、法王、西班牙王和葡萄牙王。他们没有被邀请,是因为这些国家太落后,缺乏贸易的货物和值得我朝需要的东西。

小舍看着朱棣穿着金黄色的龙袍,端庄在奉天殿的龙椅上,接受万人的朝拜。心就像起伏的人群,激动不已,鼓乐齐鸣,欢声雷动,这是大明朝最辉煌的一天。

晚上成祖命礼部设宴慰劳各国使节。

三十日后十六国使臣归国,皇上赐他们钞币,又遣太监郑和率孔和卜花、唐观保、杨庆、洪保、李恺、杨敏、周满等人送十六国使臣同行回国,并带去成祖的敕书及赏赐诸国王的锦绮纱罗绫绢等物。

为了赶季风,郑和一行接到命令后急忙兼程出发。使得十六国使臣中的一部分因赶办不及,未能与郑和一道出发。

时间匆忙,不少外国使臣还没尽情,跟上郑和的船队,皇太子关照杨士奇和蹇义:“皇上密令,不能让他们在此呆太久,你们马上组织人员劝送他们,尽快回去。”

在季风降至之际,终算所有的外国使节坐上了太监洪宝的船。

小舍到北京三个多月了,天天忙到子夜才回,喜儿终会在门口打着灯笼等候他归来,庆典搞好了,外国使者也送走了,小舍这日回得早,见喜儿在替他把哂在院内的棉被收进屋去,便道:“这几天我没回来吃饭,你一个人吃些啥?”

喜儿替他换下衣服:“詹事不在,喜儿随便吃些,馍馍,煎饼,比家里的草好吃多了。”

小舍便进了灶间,揭开锅盖,里面剩着稀薄的人也照得出的面汤。

喜儿低着头:“那不是吃的,那是刷锅水。”

小舍那着扫把威胁道:“我最讨厌的是撒谎的人了,我都看了西粉袋。”

喜儿知道瞒不过了,便扑通跪下道:“喜儿错了,喜儿只想为大人省钱,大人好一直留下喜儿。”

小舍用扫帚把敲着桌子:“没让你省,我是朝廷的人,如果你饿成面黄肌瘦,别人会说我虐待丫头,这也是个罪名,你懂吗?”

喜儿跪着:“喜儿知道了,爹出门时嘱咐喜儿,一定要听主人的话,不要还嘴,不要任性。”

小舍让她起来:“好了,快去换干净些的衣服,今天带你去吃烤鸭。”

喜儿很快的换好了衣服,三尺长的粉红色带白点圆领棉袄,朱红色百裥裙刚好把小脚罩住,裙子下巴有两个补丁,小舍知道这是她最好的衣裳了,便从袖中掏出些碎银:“我不会买女人衣裳,你自已去买,这点银子想是够了,多下来买些胭脂,口红什么的。”

便宜坊的烤鸭店开了5年了,天天客满,掌柜的看看小舍的衣服,是个三品官,干咳一声道:“大人少许候着。”便差小二去催别人家快吃,京城的宫多如牛毛,在坐的是通政司参议朱侃、给事中杨春,大理寺丞郭衎,给事中艾广,也是四品,五品的官儿,小二吓得逃了回来。掌柜道:“大人,如若不嫌弃,我账房内有桌子,我让小二准备去。”

喜儿轻声对小舍道:“大人不如买回去吃,里面的的骨头兴许还能熬个汤。”

掌柜道:“这姑娘聪明,用片净肉的鸭骨架,加白菜、冬瓜熬汤喝。”

小舍想想也对,让掌柜片好鸭肉,用荷叶包好,二人出了店门,户部的李侍郎也来烤鸭店,两人差点撞到一起,小舍道:“里面客满了,别进去吧,要想吃,就随我去家里。”

与李文郁还是一块去泰兴见的面,他比以前消瘦的多了,鬓毛也有些白了,在微风中飘荡着:“你怎么一个人来吃烤鸭?”小舍拉着他的手问道。

“家里来人了,要吃鸭子,我老婆不出门,认不得烤鸭店。”

“家眷也迁来北平了。”

“户部事情多,夏尚书是最忙的,差得我整天冷菜冷饭的,只好把老婆叫来,料理家事。”李文郁指着喜儿:“这是你新纳的妾?”

小舍脸一红:“别胡说八道,这是皇太子送我的丫鬟,邹县的喜儿。”

三个人到了小舍的新住所。

门口坐着个衙役,四十多岁的样子,见小舍回来,立即毕恭毕敬行了个礼道:“詹事大人,小人姓章,奉蹇义尚书之令,前来服侍大人。”

小舍见他扛着柄长矛,上矛上挂着行李,便按排他在西厢房住下。

喜儿把鸭子的骨头剔出来去做汤。

小舍便倒上酒和李侍郎喝上了。

李侍郎道:“还是你待遇好,又有丫鬟又有看家的。”

“我刚来北平,就像在大海里一样,不知个底,没个人帮衬,叫我饿死啊。”

“你来了,就一辈子在这里了,没打算把家眷带来吗?”

“想是想,她们也没来过北方,我先稳定下来再说。”

“下个月朝廷有二十六人要去全国巡查,你不借机回去吗?”

“蹇义跟我说过,詹事府暂时没什么事儿,我安顿在吏部,吏部有两个名单,估计我轮不到。”

“基本上是尚书带个给事中,我们户部一个名额也没有,反而都察院有6个名额,连新任的副都御史刘观也轮到了。”

“刘观不是随吕震去海边,慰问卫所将士了吗?”

“对啊,在浙江等候新差使,刘观浙江熟悉,皇上是知道的,所以给他挂了个新职,以后肯定会顶了王熙和的都察院都御史的职。”

喜儿的汤烧好了,小舍让喜儿把章伯一块叫来吃饭。

章伯也是山东人,拣着个下座坐好,小舍给他倒了些酒:“章伯,进了家门,以后就是一家人了,白天我不在家,喜儿干不动的粗活,你就多担待些,我不会亏待你的。”

章伯拱着手道:“一定一定,我以前在纪纲家干过,我知道。”

李侍郎道:“他们一家全去戎边了?”

“他的家属因为拿着伪诏,到各地盐场,勒取官盐四百余万。回来时,又假称有诏,擅征官船、牛车,将盐载入其私第。而无论是盐还是船车,一概赖账,分文没给朝廷。所以家眷包括参与者,无论老少全部戍边。还算我运气好,退到了吏部。”

“那个叫佛动心的妾呢?”

“她好像是回到了寺院。”

“说起寺院,我想起了云年山东的唐赛儿,据说闹事失败后也逃到了寺院。”李文郁插嘴道。

“唐赛儿是我山东蒲台的老乡,都称她佛母,他男人叫林三,搞了个叫白.莲.教的什么。”章伯半一知半解的道。

“唐赛儿的老巢在山东益都县的卸石栅寨,去年初起事,派部将宾鸿、董彦皋攻破莒州、即墨,烧毁官衙仓库,进兵围攻安丘县。”

小舍道:“这消息封锁的紧,南京很少见闻,我是后来听工部侍郎李昶说的,他们正在山东挖河。”

“唐赛儿把事搞得这么大,而且在中原腹地,成祖诏令安远候柳升、都指挥刘忠率京军前往剿灭。三月十三日,柳升的军队到达益都,包围了卸石寨。唐赛儿拒绝招降,并派耿童儿诈降诱敌,趁机夜袭官军营寨,杀死刘忠,突围脱险。”李文郁显然知道的都是官方通报的。

喜儿道:“我也听爹爹讲过,说她是佛母,肯定化身了。”

“已经在大小寺庙追查了,尼姑,女道数千人押到北平一一甄别,但是仍毫无结果。”

“难怪我娘说,庙里少去,最近在抓女师父。”

章伯道:“唐赛儿从小习武,15岁就已经武艺超群,几十个男人休想打得过她,18岁嫁给林三,去年唐赛儿的父亲被叫去挖河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官府讨要粮食,林三被官兵杀害。她父亲唐老头气死,母亲也重病身亡。全家人仅剩她一个,脾气就上来了。”

“她杀了青州卫指挥高风,这下把附近闹事的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大小头目全镇住了,乖乖赶到石棚寨,拜倒在她的脚下。”

“一共有多少人吗?”

章伯道:“一二万人还是有的,莒州的董彦皋手下二千人不止。”

“一二万人,安远候柳升曾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因功封侯。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率五千人包围了卸石棚寨。”

章伯把个鸭头啃得干干净净的,小舍知道章伯肯定没吃过,便把个大腿夹给了他:“吃吧,去喜欢吃就多吃点。”

章伯把鸭腿给了喜儿:“她们邹县比我们还差,听说家里被子也没棉花,用芦花塞着过冬。”

喜儿道:“还有人家用沙土,放在麻布包内,白天在太阳底下晒热,晚上盖着,有的小毛孩,一不小心,半夜就闷死了。”

“所以唐赛儿一呼百应,容易说得人心头去,把。连皇帝的招安也不听。”李侍郎连喝二口酒道。

“如果不是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及时赶到,柳升不止死掉刘忠一员大将。”章伯叨叨着。

李文郁说话带上了乡音:“皇上就是恨柳升无脑,妄自尊大,被一个女人甩得像猴似的,一怒之下”将柳升关进狱中,并以“纵贼为乱不言”的罪名,把山东布政副使、参议、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和出现起义的郡县官吏,统统处死。“

小舍见李文郁打着饱嗝,知道他喝差不多了,叫喜儿给他泡上壶茶。

侍郎戴上了平定巾,指指怀里的鸭子:“不喝茶了,家里人等着吃鸭子呢。”

“这事给忘了,你赶紧回去吧,嫂子会埋怨了。”

小舍替他在紫金寺门口叫了辆马车,把他送走。

章伯今天喝得开心,主动的去涮锅,喜儿便替小舍铺床被,端洗脚水,小舍一边剔着牙缝,一边洗脚,喜儿站在一边看着,小舍道:“傻傻的看什么?”

丫鬟宛尔一笑:“大人,你们刚才说的唐佛母,都说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