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六十六章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六十六章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郑厉公即位不久,宋国便向郑国派出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使团,正使是太宰华督。使团一路吹吹打打进入新郑,从宋国人拉来的空车的数量看,他们与其说是为了恭贺新君登基,不如说是来讨要好处的。

华督在欢迎晚宴上公开提出了那个令全体郑国人难堪的问题:“敢问您许诺给寡君的贿赂什么时候兑现”

郑人不禁想起当年子冯流亡到郑国时的那副凄惨无助的表情,记起了他向郑庄公、向大夫们摇尾乞怜的那副可怜样儿,记起了他在回国前对郑庄公感恩涕零的奴才形象。那些场景回放之后,郑人继而便对宋庄公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感到无比愤怒。

但是郑厉公仍然把这口气强咽下去了他毕竟得位不正,地位不稳;而且还需要宋国人的支持。

郑厉公接过宋人的索贿单,答应尽快把财物凑齐。但是他一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财物,只好向左右大夫们求助。

这就更加令人不能接受了,大夫们私下里说:“国家还是原来的国家,臣民还是原来的臣民;郑国仅仅因为换了一个君主,就从中原小霸变成任人欺凌的郑佃户了如果子元篡位只能带来这个结果,他就连宋殇公也比不了啊后续的贿赂还有更多,国家将不堪重负如果郑国人最后被逼得连衣服都要送给宋国人,还不如与宋国决一死战郑国人绝不会因为乞求活命而沦为宋人的奴隶”

正因感到耻辱和羞愧,郑厉公才更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在内外紧逼的局势下,他只得采用极端手段处罚了几个向他示威的大臣,其余的人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大夫们被迫把财物交出来,但比起宋国人敲诈的数量来还是差了好多。宋国人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于是拉着初战告捷的战利品吹吹打打地离开了。

这次事件极大地损害了郑厉公的威望:郑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下降,中原秩序开始变得不稳定。郑厉公羞于面对众大臣,就在祭足的建议下把政务交于他处理,自己则终日躲在后宫里调整心情。

宋庄公尝到了敲诈的甜头,结果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对郑国的勒索更加频繁和猖狂,把郑人搞得苦不堪言。鲁桓公十二年bc700的前半年,宋、郑两国人的日子就是这么度过的。

宋庄公毫不吝啬地把财物散给臣民因为勒索来的财物还将源源不断涌入宋国,宋国人兴奋不已,对现任的开明君主赞不绝口。人们都乐观地认为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即便不用通过战争手段也能把郑国灭掉了。

郑厉公实在不堪忍受宋国人的贪婪无耻,便向鲁国人求助,希望鲁桓公能从中斡旋。鲁桓公刚刚平息了杞国和莒国的矛盾,正在洋洋自得之际。他很高兴看到郑国人能向自己寻求帮助调停昔日小霸和中原大国的纠纷会极大地提升鲁国的地位。

鲁桓公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认为:宋与鲁相比、同样是篡位,宋庄公也不过贿赂给鲁国人一个郜鼎而已,他凭啥没完没了地向郑国勒索财物啊难道郑国人的罪行比宋国人更严重,还是宋庄公干出了比自己更为正义的事把逼人篡位当成致富的手段可是不合周礼的。

鲁桓公于是向两国发出邀请,请两位君主心平气和坐下来,以解决这个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一次会面宋庄公表现得还算配合,宋、郑两国达成了一个约定,宋人承诺减少索取财物的数量和频率。但是宋庄公回国后仍旧我行我素,对郑国的逼迫依然如故。这样就有了第二次会面。宋庄公刚刚到达会面地点、就借口国内发生紧急事件提前退席了;其他出席者者只能无功而返。

鲁桓公决定尝试最后一次,但是宋庄公竟然都不屑参加会谈了他只是派了一个低级使者来说,他和郑人达成的初始协议一个字都不能改,希望对方认清形势,不要再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了。

鲁桓公大怒,他觉得自己彻头彻尾地被宋国人当猴耍了。因此这年冬天便爆发了鲁、郑联合伐宋的战事。郑、宋决裂导致中原局势再次陷入动荡。

后人说:“如果没有信义,签订盟约也是没有意义的。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鲁桓公十三年bc699,郑、鲁两国与宋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原即将再次爆发全面战争。

齐僖公一直非常器重郑昭公,所以他十分痛恨郑厉公。在卫国,卫宣公于去年冬天去世,新君卫惠公是齐僖公的外孙,他执行的是一边倒的亲齐政策。基于上述原因,齐、卫两国便站到了宋国一边;纪国则加入了郑、鲁联盟。

冬,鲁、郑、纪与宋、齐、卫、燕各军气势汹汹地摆开阵势,准备展开一场大战。但是这次春秋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事却以虚张声势开始、以敷衍了事告终。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是哪国既不想为别国的利益付出代价,也不想树敌太多。各方深深知道,这场大战一旦打起来便会失去控制,所以比划比划就得了。结果交战方只是做了一次小小的接触就各自撤军了。

鲁桓公十四年bc698,宋国联合齐、卫、陈、蔡四国伐郑。鲁、纪两国君主自知势单力孤,于是躲起来装作看不见外面的样子。联军一路高歌猛进,不多日便攻占了新郑郊外的要塞牛首城,继而焚毁了新郑的渠门并攻入内城,这是郑国都城历史上第一次被敌人攻陷。

就在郑国局势岌岌可危之际,齐军突然收到了齐僖公去世的噩耗,军队立即调头回国。如此一来,郑国才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害。宋国人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拆下来运回商丘,做了卢门的椽子。这个侮辱对郑国人来说真是恰到好处。

鲁桓公十五年bc697春,周桓王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听说鲁国人的造车技术非常高超,“但是小气的鲁国人却从不向王室进贡车辆。”他这样想着,于是派大夫家父到鲁国去要几辆车来给自己做陪葬。

三月十一日,周桓王驾崩。周桓王在位二十三年,此时正是礼乐征伐从天子出将至诸侯出的关键时期。在周桓王之前,从没有一个周王像他那样遭遇过如此多姿多彩的灾难和失败;但是对于他以后的周王来说,那些遭遇又都算不了什么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