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包香灰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包香灰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4:21 来源:258中文

徐州同知要去济南,便下马与金幼孜告别。被大学士一把揪住:“这里到济南还有一百多里,前面都是山间小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此歇一晚,明早再走不迟。”

小舍也劝道:“金大人说的不错,你俩老表难得一会,不如再陪他一晚。”

金幼孜43岁,徐州同知比金幼孜小2岁,性格也干脆,一口答应下来,一班人马在县衙找到了投宿之地,他便提议道:“大学士大人,趁天没断黑,我们先去岱庙参拜一下如何?”

泰安王知县也道:“岱庙是祭祀泰山神的地方,不少皇帝都来举行封禅大典。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大学士难得过来,不去可惜啊。”

岱庙就在城北泰山脚下,从岱庙南门遥参亭开始,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一连串排.

几个人在铁狮对峙,旗杆高竖的遥参亭石坊前下了马,王知县道:“这是岱庙前庭,凡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

小道士送上了香烛,大大小小一帮人便行礼膜拜。

王知县道”这里的汉柏最有名了,都是汉武帝时种的,连年作战就没剩几棵了,传说金代庙里驻扎上了军队,没有柴火,一个小兵去砍柏树,不让树内流出血来。”

小舍道:“树神显灵了吧?”

知县指了指一棵参天的柏树道:“这是斧头痕,小兵当时也是这般想的,急忙喊来军官,血还在流,把石头路都染红了,军官也急,叫大家跪下求饶,一直到血止。”

徐州同知道:“千年老树都成精的,不能不敬,否则会倒大霉。再说是汉高宗刘邦种的。”

金幼孜道:“一说你们徐州的汉武帝,你就起劲,添油加酱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谁种的也不能胡乱砍!”

岱庙住持志纯大师,满脸白须,身披紫衣来了,一股仙灵道骨的样子。知县道:“大师6岁能诵五经,12岁入泰安城“会真宫”学道,数载道行超群,元惠宗赐他“崇真保德大师”今年八十余岁了。”

金幼孜和小舍听罢急忙行礼。

志纯大师道:”以前这里曾破落过,我一个前辈,他也信佛,来到岱庙后,就想在这里生活,他到处化缘,攒了几千两银子想把这个庙修一修。有一天发现钱箱被小偷偷走了。”

小舍道:“这是谁啊,那么缺德,修庙的钱也敢偷,不怕打入地狱。”

住持道:“也许人家更需要这银子。”他嘴里这么说,心里还是烦恼。夜里做了一个梦:美丽的皇太后病了,吃了药后,病好了,脸上却长了麻子,皇帝急了,访遍各地名医都治不好,道士知道后就去大殿拜佛,见佛祖对他只是笑,就说:“连修庙的钱都没有了,你还笑什么?”佛祖说:“给你一个结缘的机会,我给你三包香灰,你去皇上那里,给皇太后抹上,皇太后的病就好了,到时候,修庙的钱就有了。”

金幼孜道:”阿弥陀佛加持他了。”

老住持道:”道士醒了,发现手中多了三包东西,打开一看,正是佛祖给的香灰,就直奔皇宫。把香灰交给皇上,还说出了自己想把庙修的和皇宫一样高。皇上想了想,说:“你的庙可不能和这一般高,这样吧,就矮三砖也要矮。”

小牌道:“这个皇上也太要面子了,岱庙在山脚边,再矮三块砖也比他皇宫高。”

老道士“哈哈”一笑,拂袖走了。

知县道:“这庙现在修得这么宏伟壮观,都是他带着小道士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化缘来的。”

金幼孜道:“我们走吧,庙门要关了,不要影响他们修行。”

县衙的晚饭很简单,姜汁荠菜、炸荷香加上个泰山豆腐,是当地最有名的,王知县道:”这“神豆腐”民间作坊一斤黄豆能做八斤豆腐,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以前的山东按察使汤宗,每回来我们泰安,总忘不了问我讨着吃,说他们平阳豆腐没这好吃。”

小舍听得“汤宗”两个字,心里一酸道:“可惜汤宗大人因为解缙而入狱了。”

王知县道:“汤宗有才,人也正直,可惜这大半辈子仕途不顺,毁在陈瑛身上,是因为陈瑛报复,毁在解缙身上实在是说不清楚。”

金幼孜道:“有什么说不清,解缙是抓垫被啊,被他牵连进去的,那个不是他要好的挚友?”

徐州同知道:“其实解缙是聪明人办糊涂事,金忠的文官与丘福的军人集团为立储的事弄得不可开交,他完全可以躲得远远的,结果他就是单纯,站到金忠一边,金忠与丘福都是皇上“清君侧”的有功之臣,连皇上也要另眼相看,太子朱高熙当然也不敢欺,现在有了个愣头青跳出来,别人都躲了,他还自以为是,结果怎么样?让汉王在皇上面前一告一个准。”

金幼孜道:“你说得不错“,汉王说:“父皇您在外的时候,解缙居然私自上京面见高炽,您还没回来他就直接走了,一点人臣之礼都没有!”就这句话,让皇上不快。”

徐州同知估计与解缙很熟,他道:”先皇驾崩时,朱允炆临朝主政。作为臣子的解缙非常悲痛,进京吊丧,可是他老母刚死还没下葬,老父亲又90岁了,按礼仪他要在家守孝。”

王知县道:”这大才子不懂孝道不被人耻笑?”

“当然有人,而且是被他弹劾过袁泰,此时人家已经是建文皇帝跟前的红人了,说解缙母丧未葬,老父年事已高,不应该舍弃父母,朱允炆于是贬解缙为河州卫吏。”

金幼孜打了个哈欠道:”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不说他了,准备回房睡觉。”

徐州同知道:”老表,你让我留下陪你的,这般早就睡也太无趣了吧,说什么也要让王知县按排个快活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