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漠北寻碑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五十三章 漠北寻碑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4:21 来源:258中文

皇上终于答应金忠等大臣的请求,决定十一月份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行冠礼于华盖殿。这天退朝后请杨士奇、杨荣、杨博、金幼孜和金忠,吕震,黄俨几个到乾清宫商议,皇上道:“册立皇太子并行冠礼,寡人应该给他个什么礼?”

杨士奇道:”按祖训给皇太孙敕字。”

杨博道:“这个好,不仅遵循先皇之祖训又扬我大明之文化。”

皇上道:“你等都是才子,每人给我草拟一条,让寡人甄选。”

这可像考状元一样,而且是即刻的,几个大臣没料到,在殿里徘徊不定挖空心思构思。

结果没有一条令皇上满意,朱棣道:“去年在漠南沙漠,寡人见那石碑上的碑文写得特别好,只是记不清了。”

金幼孜道:“皇上是叫我们去看过,但风沙吹得凶猛,字迹也潦草,个把字没能看太清楚。”

朱棣道:“金幼孜你记得那地方,朕派你再去漠南走一趟,录回那碑文。”

吕震道:“皇上,不用派人,微臣记得。”吕震学问不高,记性十分的好,他当着皇上和众多的大臣面前写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十个字。

永乐皇抚着长须,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字条道:“像...像......”

金幼孜在小舍面前学着皇上的样子,叙述今年早朝后的一幕。

小舍道:“大人,皇上令大人去北方走一走?”

金侍读道:“皇上做事,一贯认真细致,他不确认的事是决不会去干的,吕震一走,皇上便下了圣旨,要微臣立马去漠南找到那块石碑。”

右谕德兼侍讲金幼孜与金纯关系十分要好,他俩在北伐时曾与胡广等一起在山谷中迷路,陷在山谷中。第二天才摸索着回大本营,那个晚上,皇上派出十几名使者去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他们回来后,皇上非常高兴。

这次皇上派金幼孜回漠北核对碑文的字句,金纯向他推荐了张小舍。

这差使看是轻松,其实是很累人,四千多里,皇上的北伐大军走了近三个月。

金纯对小舍道:“大学士金幼孜是个文人,书呆子,性格比较内向,骑术又不好,上次在漠北深谷里迷路,就是他老从马上掉下来,脱离了队伍造成的。所以你要多出主意。”

因此小舍特地从驿站挑选了两辆马车,以备不测。

横渡了大江,便到了江北,时值初秋,天高气爽,隆隆马蹄声又起,尘土中马队向凤阳进发。叶儿开始黄了,田间麦色一片,全是暖暖的丰收景色。天又那么蓝,凉爽的风从窗户飘进来,没了夏天的闷热。金幼孜诗性勃发,他念道:“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小舍道:”大人新作的吗?真不错,文笔秀丽,结构严密,颇有杜李之风,闻之如行云流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久久不能忘怀。”

金幼孜得意洋洋的道:”哈哈哈,张郎中真会夸人,上次随皇上北伐,写了首《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扬荣说愚兄写得太软了,今天改了一下,味道就不同了。”

小舍道:”下官听金纯尚书说过,北伐时銮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献上诗,杨荣献上铭,明成祖都以最高等级给予奖励。”

“金纯没杨兄义气,上回在山谷迷路。愚兄的马鞍坏了人从马上摔了下来,胡广、金纯两人不闻不问,独有杨荣为愚兄把马鞍重新固定,走了一会儿又掉下来,杨荣便将自己的马让给愚兄骑,这时候山谷里,阴风四起,鬼哭狼嚎,吓得愚兄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在黑暗中摸索到第二天才到达大本营。”

“也许那时金纯大人的处境也十分为难,荒芜旷野,月黑风高,吉凶难卜。”

金幼孜点点头,道一声:”也许......”便把乌纱帽取下来准备打瞌睡。

小舍道:“学士大人,轿上风大容易着凉,前面就是凤阳了,要不下去休息会?”

金幼孜一听先皇故乡,有了精神,他道:“上次皇上北伐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会儿我们下去,这里的玛瑙白玉太好吃了。”

小舍道:”就是酿豆腐吧?”

“这里的不一样,先帝朱元璋十七岁在皇觉寺落发为僧,因为清规严律,加上寺庙太穷,他被方丈送出寺,靠化缘过日子。有天,他来到一位姓黄的厨师门口化缘,黄厨师见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起了恻隐之心,将刚出锅一块豆腐施舍了他。先帝正饥寒交迫之中。得此物果腹,如获山珍海味一般。”

“饥不择食,吃什么都香。”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常常想到“酿豆腐”,于是就降旨特诏黄厨师进京,并封为“御膳师”专门做“酿豆腐”。凤阳城里现在做玛瑙白玉的都是黄家人。”

探子来报:”皇陵到了,大人们是否要拜竭。”

金幼孜道:”所有人都下马进去。“

皇陵安葬着明祖父母及其祖先,雄大肃穆,壮丽森严,进了内城墙三个城门。里面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布局宏伟。走完陵前神道的三十二对石象,尽头就是朱元璋亲撰陵碑、无字碑及坟丘。

金幼孜率大家虔诚的献香行跪礼。

小舍一面行礼,一面读朱元璋亲撰碑文:”当年我父亲寓居在这里,从事艰辛的农业劳动,朝不保夕。不久天灾流行,眷属遭殃。父亲终年64岁,母亲终年59岁。长兄已早逝,这时合家守丧......我们得不到葬地,邻里都为我们伤心。忽有慷慨郑兄,以此片土相赠。然而出殡却无棺椁,只能以破旧的衣裳包裹着,掩以三尺黄土,哪里还有菜肴做祭奠......”全文1105字,朱元璋倾述了艰辛的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小舍读得泪流满面,金幼孜更是号啕大哭,如丧考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