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八章 姬昌称王(三)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八章 姬昌称王(三)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在帝乙的儿子们中,长子微子是帝乙被立为太子之前所生,辛则是他成为太子以后所生。

辛天资聪慧、相貌英俊且膂力过人,他把父亲对兄弟们的宠爱全都吸引过来,加到自己身上。辛就这样得到了太子的地位。帝乙死后,帝辛继位,是为纣王。

史书笔下的纣王残暴而荒淫。其实,说到“残暴”这个词,似乎可以随意安到商朝任何一个君王身上,因为商人都是用活人献祭和殉葬的。说到“荒淫”,似乎也不属于纣王的专利,因为圣王武丁的后宫至少有六十多个女人,而且周人恐怕也要为商王的**行为负责。

原来,大商的属国按例都要向王室纳贡。其他国家的贡品都是宝马、象牙、犀角、动物皮毛等珍奇异货,唯有周国的贡品是巫师和美女。

这两种人本身就是来助长宫廷邪癖**风气的,而他(她)们也确实把王室搅得乌烟瘴气。因此,王朝中的有识之士认为:周人从纳贡的那一天起,就希望王室**堕落下去。

纣王在继位之初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保持着在太子时期的种谦恭温和。王室在此期间执行的是息民政策,所以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和平)。此时王朝的现实威胁来自于东方。纣王在执政地位巩固之后,就开始谋划对东方敌对势力的战争。

东方土地广袤,遍布着部落方国,商人将东方人统称为“夷”。除了鬼方,从来没有一种势力像东夷那样成为商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他们顽强而又顽固,精于战术、行动迅捷、聚则成军、散则成兽;把他们比作王朝的跗骨之蛆一点都不为过。

纣王把属国的君主们召进都城,与他们歃血为盟,命令他们召集军队,提供役从,制造船只、车辆和军械,征发粮草、提供战马和驮兽;又命大国派卿,小国派君,随商军一同征伐东夷。

纣王还组织了一支由嫔妃、乐师和太监组成的娘娘队伍。按古制,女人不得入军营,纣王开创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他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人类需要沿河而居,大河两旁人口最为密集;东夷可以长途奔逃,却不能把城市搬走。王朝东征大军沿黄河两岸一同推进,靠近河岸的是华夏诸侯的战车和步兵,外侧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和步兵。

粮草辎重则是由船来运输的,运输船的前后都有舟师进行保护;一旦发生战斗,舟师和陆军可以相互支援。纣王的军队走在最前面,商军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吹吹打打一刻不停,就像是一支迎亲的队伍似的。

纣王首先把西戎骑兵派出去侦查敌情。骑兵如果碰上小股敌人或者散居的平民,就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遭遇势力庞大敌人,就回来搬兵。

实际上很多小国和部落得到消息就向纣王表示臣服了,纣王强迫他们拆除城墙并交出武器,向联军提供各种军役和军需。对于不肯屈服的城邦,将领们就讨论是用强攻还是围困的战法对付敌人。一旦做出计划,纣王便留下相应的军队执行任务,然后率领其他军队继续前行。

这只庞大的联军就象推土机一样,所到之处片瓦不留;战败的敌人要么投降,要么就四散逃亡。军队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随军商贩都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纣王的策略显示出巨大的成效,这次东征把所到之处的敌人全都赶到黄河下游去了。

东征历时三个月,联军在冬季到来前撤军各自回国。纣王初征即取得辉煌的战果,这时他就开始显露一代暴君的本色了。

此时,儒家思想在西周开始形成。儒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也。仁就是忠,要心口如一;就是恕,要以己推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姬昌的大力倡导下,国家的民风有了极大的转变:由粗野变为文明,由喜欢争斗变为相互辞让。

京师成为令天下人最为向往的文明之都、繁荣之都、富强之都。每年到京师去的使团和商队比到朝歌的还多;很多有才干的知名人士吕尚、太颠、宏夭、散宜生等慕名而来,投入姬昌麾下。

姬昌把韬光养晦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遗余力地侍奉商朝:为王朝的兴盛进行祈祷,为纣王的健康奉献牺牲;为他到处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还把最邪性的巫师和最妖艳的女人进献给他。

关于纣王的荒淫无道,《史记》没有太多具体记载,但许仲琳老先生已经说得够多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对于下面几件事,我必须把它写下来。

在王朝中地位最高的三位大臣是九侯、鄂侯和西伯侯(姬昌)。纣王听说九侯有一位绝色的女儿,便赖皮赖脸地纠缠九侯,最终将她搞到手里。

但是那位女子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她对纣王和后宫那些无耻男女之间的**行为极为憎恶。纣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强迫她加入**活动,竟在一怒之下将她杀死了。

这时,纣王身边那些无耻之徒便怂恿他将暴行进行到底。结果那个喝得醉醺醺的,连嘴都找不到在哪的暴君就下了一道口谕,把九侯捣为肉泥。

鄂侯听到这个暴行怒不可遏,他只身闯入纣王寻欢作乐的场所,面对这个杀人如麻的君王据理力争,毫不畏惧。然后,他就根据纣王的命令,被拖出去处死并被腌成咸肉了。

姬昌听到这些噩耗不禁发出一声叹息,他为两位同僚遇害而悲伤,为自己的未来命运而担忧。这个场景被大夫崇侯虎完整地窥视到了。

崇侯虎在崇国(今河南嵩县一带)是威严的一国之君,在宫廷却是个无耻的告密者。他无法抑制住告密者特有的喜悦和冲动,立即溜到纣王那里去,把这一事件报告给他,并对姬昌的叹息做了恶意的解释。

纣王于是给姬昌套上枷锁(就像当年太丁对待季历一样),并将他关押在羑里。告密者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不过即便没有任何奖赏,那个恶棍也会由于乐见好人倒霉而积极告发的。

但是,由于周国的势力过于强大,姬昌在诸侯中名望又太高,纣王思前想后,始终不敢处死他。

西方诸侯本来对王朝唯命是听,但是纣王的残暴行径使人心变得不安定了。一些游牧部落的首领聚集起来说:“帝辛即位之初还把我们当成同盟者,现在却视我等为奴隶和敌人了——因为只有对后者,才可以不经审讯而直接杀害。

“三公就是因为国家势力太大、对老暴君构成了威胁才被除掉的!公卿尚且不得好死,我们这些小人物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我们和王朝是有盟约的啊!只有奴隶才不准反抗暴行,而我们是王朝的附属,不是暴君的奴隶!我们为了不受奴役,必须向王朝开战!”

结果他们就集合起军队,向王朝和仍然臣服于王朝的国家发起进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