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章 有邰氏兴起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章 有邰氏兴起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庄子老先生把中华大地比为北冥,把中华文明比作北冥中的千里之鲲,把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比作腾飞的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向南飞向真理的海洋(南冥)。

在撰写春秋这条千里之鲲以前,我先要叙述作为北冥的华夏历史。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同时开创了五帝时代。

按照通说观点,“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后四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舜的继承者禹虽然也延续了黄帝的血统(禹是颛顼之孙),但是禹被他的儿子夏启尊为“夏太王”,因此大禹被后人被划入夏朝,没有进入“诸帝”之列。

夏朝建立四百七十余年后被商所灭。商人宣称,他们的祖先契是上天的儿子;称帝喾的元妃(正妻)简狄吞了一颗燕子卵,于是感天而孕,便生下了契。

商朝建立六百三十年后被周所灭。周人宣称,他们的祖先弃也是上天的儿子;又称商人说得不对,帝喾的元妃不是简狄而是姜嫄。说当年姜嫄踏进了巨人的一个脚印,于是感天而孕,便生下了弃。

如果这些传说都是真实的,那么帝喾家的门风就值得人们浮想联翩了。但是,传说终究是传说,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民族和人物都把上天或者神当成自己的祖先,这大概是因为简狄和姜嫄生活的时代还处于母系社会,人们知母不知父;而她们显赫的后代又要为始祖母安排一个崇高的政治地位,于是就把帝喾扯进来了。

周朝是中华历史上最长的朝代,足有七百九十年之久;周朝最终灭于秦。秦人依然宣称他们的祖先是上天的儿子;但是,他们的始祖母女脩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一个帝王的配偶身份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因为她本人就是颛顼帝的孙女。

秦之后是汉。汉的祖先是帝喾的儿子尧。汉人为什么不以帝喾为先祖,却选择了小一辈的尧呢?那是因为刘氏本是祁姓的一支,而祁姓的始祖是尧而非帝喾。

中华文明最早的五个朝代都由黄帝的后人统治,炎、黄两家又互为姻亲,这就是我们称华夏民族为“炎黄子孙”的原因。

周之祖,其先父已不可考(纵然考出来恐怕也就是诸如“姜姬氏”之类的赘婿),其先妣就是传说中的“姜嫄”,是有邰氏家的女子,是帝喾的正妻。

姜嫄嫁给帝喾后很长时间没有子嗣。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山林中发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于是砰然心动,便将脚尖探入其中,回去之后竟然有了身孕。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姜嫄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宝宝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帝喾外出巡国已经整整两年,回宫后发现自己竟然多了个大胖小子,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姜嫄这样想着,就生出了遗弃这个婴儿的心思。

她把儿子弃于市井之中,却看到牛马都绕着他走;弃于山野,又不知从哪里跑出一群伐木工人看护着他;弃于冰封的河上,百鸟绕他盘旋啼鸣,用羽翼覆盖着他,仿佛是在看护自己的后裔。

姜嫄实在无法忍心第四次遗弃这个婴儿,便把他又抱回宫中精心抚养,并取名为“弃”。弃自幼习于农事,渐渐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他监种的土地,害虫不侵、野草不生而百谷丰登。

重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弃因为自己对农业的巨大贡献被帝舜任命为“农师”,并继承了母亲的氏族,称“有邰氏”。邰地在现陕西武功县西。

帝舜政权的权力核心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除了周的祖先“弃”之外,还有姒姓的夏祖“禹”、子姓的商祖“契”、嬴姓的秦祖“伯翳”、姜姓的“伯夷”。

弃致力于农业发展,凡事都要亲历亲为,他为了工作殚精竭力,最后竟然劳死在田间。弃去世后被尊为“后稷”(即“谷神”),他的氏族子孙每年都要为他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后稷在宗教受祭的地位仅仅排在天、地之后。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有邰氏的首领世代担任夏王朝的农师;契的后人却因为跟夏王室作对而被迫流亡。桀当政之时,嬴氏家族叛夏即殷,帮助商汤打击夏桀;商朝建立后,嬴氏世代为商朝大夫。因此后来出现了“周为夏官,秦为商官”的说法。

在夏王室对商族的持续排挤打击中,有邰氏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当商汤立朝后,有邰氏便成了商人首要进行清算得对象。面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有邰氏感到再也无法在华夏立足,于是族长“不窋”就带领族人西渡黄河,回归有邰氏故地。有邰氏西迁事件史称“不窋自窜于戎狄”。

商初的河西地区遍布着森林荒原,是虎豹豺狼的乐园,也是游牧民族的天堂。有邰故地此时已被废弃(因为大部分族人在数代以前就迁到河东华夏腹地去了),异族人占领了此地,并奴役着有邰氏遗民。

有邰氏的军队驱逐了外来的异族人,把受奴役的族人解救出来,然后便在故地定居了。

有邰氏驱赶虎豹豺狼,大量开垦土地,建立防御体系,制造兵甲,训练军队,教育子弟,用武力打击敌对部落,用婚姻团结友好的部落。

华夏农耕民族的一支流亡氏族,是怎样在陌生艰辛、四面受敌的生存环境中立足扎根的,这段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邰氏一定把他们的力量、决心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