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伏魔天阶 > 第97章 黑云寨

伏魔天阶 第97章 黑云寨

作者:端木云鹏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7 23:39:48 来源:258中文

李家坝大战之后,达布带着剩下的大蕃人逃进大山。稍加休整后,达布准备退回卓尼。他们怕受伏击,不敢从白龙江回卓尼,选择北上,渡过西汉水回卓尼。

达布和石虎两人都没有想到,除了黑雕军和阶州步军以外,还有数百人马也盯上了达布,并在西汉水给了达布重重一击。

这数百人马的首领是大林军将胡立和段无畏,胡立和段无畏为何会在西汉水袭击达布所率大蕃人,这还要从凤州大战说起。

七月,通奏使伊审征成功夺得西蜀军帅位后,为了向西蜀主孟昶报喜,令人把被俘的大林军将领胡立及数十名俘虏押回成都府。

排阵使胡立来到凤州后极不走运,侍卫司顶顶有名的猛将竟然被西蜀军活捉,想起来实在令人气馁。第一次自杀被部下劝阻之后,胡立就再也没有自杀的想法了,一直寻机逃脱。

胡立是大林军排阵使,自然受到了特殊照顾。西蜀军特意给他带上了三十多斤重的木枷,而其他大林兵只是绑住串在一起。

押解队行进速度不快,从凤州东北出发,走了一天后才进入成州境内。到了成州望乡山之时,已近中午,大家又累又热又渴,来到树荫下歇凉。

押解大林军俘虏的西蜀军都是步军,只有带队的军校骑着一匹瘦弱老马。

西蜀军派了两个军士紧跟在胡立身后,严密看守。胡立从小习武,身体强壮,可是身上多了一付重木枷,烈日下走了一上午,也累得够呛。在望乡山歇气之时,西蜀军军校下了马,坐在树下喝水。那匹老马没有拴住,也在树下休息。

胡立看到机会来了,对身边西蜀兵道:“我要撒尿。”

西蜀兵骂道:“日你先人板板,就是你事多。”

胡立站起来,道:“我到那边去撒尿,在这里撒尿臭得很,莫熏着各位。”

另外一名躺在地上的西蜀兵斜着眼,道:“老子还要躺一会,不要在这里撒尿。”

胡立在前,西蜀兵在后,两人朝树荫外走去。走近老马旁边之时,胡立突地转身,用膝盖猛顶身后的西蜀兵,西蜀兵猝不及防,痛苦地叫了一声,倒在地上。胡立猛地扑向老马,想跳上战马,无奈手被枷锁住,没有抓不到马缰绳。

老马受惊后,向前一跃步,使胡立的企图彻底落空。

其它西蜀军反应过来,一涌而上,把胡立按在地上狂揍。西蜀军军校提起一根木棍,怒喝道:“你跑了,老子的脑壳要搬家。老子对你客气,你就要上天了,今天让你尝尝历害。”

西蜀军军校举起棍子,对着胡立屁股狠狠地打去,刚打了三棍,木棍“咔”地响了一声,断掉了。西蜀军军校犹觉没有出气,取过一支长枪,以枪作棍,高高举起,又准备狠狠打胡立一顿。

正在此时,一支铁箭迎面射来,正中西蜀军军校胸口。西蜀军军校高举着的长枪没有打下来,无力地掉在地上。他低头看着胸前铁箭,张口骂了一句:“狗日的。”骂完就向后摔倒。

西蜀兵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无数穿着怪异的大林军突然从四周涌来,负责押送俘虏的西蜀军面对恶狠狠的大林军,稍作抵抗就放下了武器。

解救胡立的大林军头领正是粮库军将段无畏。大林军粮库被赵武带人袭破之后,段无畏血战之后跳出寨墙,从西蜀军包围中冲了出去。

段无畏知道粮食是节度使王景的心肝宝贝,失了粮库,回去必是一死。他不敢回营,躲入大山中。一路上,他遇到好些从寨中逃出来的军士,便带着这些军士暂时在山中落草。

王景治军极严,以前有溃逃军士回营,轻者一顿皮鞭,重则处斩。轻与重界限极为模糊,全凭王景当时的心情。为数不少的边军军士被打散后,不敢回营,三五人一伙,散布于大山中,做起了土匪勾当。

这些人不断加入了段无畏队伍,甚至一些打散了的西蜀军军士也加入了段无畏队伍。

段无畏收拢了三百多名人马,吃掉了黑云寨真正的土匪,以黑云寨为据点,当起山大王。

凤、成、阶三州皆穷,老百姓没有多少油水。段无畏手下三百人每天消耗极大,山大王日子不好过,紧巴巴的,全无想象中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爽快。

手头窘迫,黑云寨自然对身边飞过麻雀都不会放过,时常袭击运粮小队,不管大林军还是西蜀军的,统统抢了再说。

押送胡立的西蜀军小队进入成州境内后,黑云寨就得到了消息。段无畏现在是雁过拔毛,还非拔不可。他根据西蜀军押运队行进速度,判断西蜀军必将在望乡山大树林歇脚,便带人埋伏在四周,将西蜀军小队洗劫一空,顺便还救出胡立。

胡立获救之后,自觉无脸见侍卫司众人,就和段无畏一道,也当上了山大王。

凤州大战结束后,没有运输小队可以抢劫,山寨日子更不好过。胡立、段无畏都有家室,白天忙着抢劫,日子还好过。每当夜晚来临,两人总在一起回忆各自家中的美好往事。他们非常清楚,当山大王决不是长久之计。

秦、凤、阶各地不断报来受到土匪抢劫的消息,大家都知道这些土匪实是打散了的溃兵。王景派出边兵四处清剿。而侯云策则发出了招纳大林军、西蜀军败兵的告示。

胡立、段无畏拿到告示后都动了心。

段无畏道:“以前我们在茶馆听书,都说当山大王快活,谁知老子当了山大王,天天都为填饱肚子担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说书的骗了我二十七年。”

胡立道:“这个告示出来,军士必定都会心动,现在已经偷偷跑了二十几个人。如此这般下去,我们都会成为光杆山大王。唉,当山大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干脆我们去投侯云策吧。”

两人为慎重起见,派一人先到凤州投石问路。

侯云策听说胡立和段无畏聚集了三百多名大林军,写了一封信,承诺让两位将军官复原职。

得到回信,胡立、段无畏两人自然无比高兴。

胡立提议道:“这一段时间,有一股大蕃人流进阶州,我们找个机会斩杀一些大蕃人,也好作为投奔侯云策的见面礼,否则如何官复原职。”

段无畏想到要官复原职,没有见面礼是不太好,也就同意伏击大蕃人。

胡立、段无畏已经当了一段时间的山大王,山大王要想吃饱饭就要抢劫,抢劫说起简单,其实是一件技术活,若没有灵敏嗅觉,根本无法在三州这等苦寒之地抢到足够的食物。因此,黑云寨的探子们虽说时间不长,专业能力却迅速提高。

他们很快查到这伙大蕃人的踪迹。

大蕃人进入阶州之时,有六百余众,胡立、段无畏不过三百多人,自然不敢招惹他们。后来六百大蕃人击败了阶州二千步军,他们更不敢轻举妄动,基本上取消了伏击蕃人的念头。

李家坝大战之后,大蕃人只剩下不足两百人,胡立、段无畏见有机可趁,带上山寨所有人马,尾随着这一伙大蕃人。

李家坝惨败后,达布全军痛哭一场后,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向北走,翻过好几座山岭,来到西汉水岸边。

进入阶州以来,不停地战斗和奔波,大蕃人身体疲劳,心情灰暗。达布见土气萎靡到极点,才让大家停下来休整。

大蕃人为了逃命,拼命行军,跟在后面的山大王们也累得够呛。不过,山大王们这一段时间,天天在大山中行抢劫之事,体力练得不错,总算没有被大蕃甩掉。

半夜时分,胡立、段无畏率人悄悄向大蕃营地袭去。探子在距离营地约三百米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名大蕃哨兵。

大蕃哨兵实在累极,歪着脑袋,睡得正香。

干掉哨兵后,胡立、段无畏慢慢逼近大蕃营地。在距离营地一百米的地方,一阵凄厉号角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大蕃人。驻营前,达布还是按照老习惯,布置了多名岗哨,第一个岗哨被干掉后,第二个岗哨发现了袭营之敌,及时报了警。

因为是临时营地,大蕃人基本上没有做防御工事,胡立、段无畏带着人马长驱直入。

大蕃人从睡梦中跳起,冲出营帐,就遇见了黑云寨诸人。

黑云寨有备而来,士气正旺,且人数上几乎是大蕃人的两倍,很快,大林军就在混战中占了上风。

达布身边跟着三十多名大蕃兵,站成一个圆圈。黑云寨虽然人多,始终攻不破这个圆圈。达布身边的号令兵吹响号令,召集分散的大蕃人向圆圈靠拢。

大蕃人听到号令,拼命向达布所处的方向突围。

胡立接连斩杀了几名大蕃人时,一名大蕃汉子向他扑了过来。大蕃汉子右手举着一面圆盾,挡开胡立猛劈,脚步不停,左手持刀,直刺胡立。大蕃汉子动作极快,又是左手用刀,胡立被迫向后退去,不料一名受了重伤的大蕃人突地抱住他的小腿。

胡立没有提防,仰身朝后倒去。

段无畏见胡立遇险,举刀砍向大蕃人的脖子。

大蕃汉子只好收刀,先格开段无畏的攻击。

胡立砍死抱住自己小腿大蕃伤兵,站起来后,和段无畏两人夹击那名大蕃汉子。

那名大蕃汉子是达布的好友哲蚌,他以一敌二,面对两人凶狠凌厉的进攻,渐渐不支。正斗得紧时,哲蚌忽感背后一痛,一名大林军手持长枪,从后面狠狠刺中哲蚌的后背。

这一刺直达内脏,哲蚌痛得眼前一黑,胡立一刀又砍在哲蚌前胸。哲蚌惨叫一声,当场丧命。

达布率着五十多名大蕃人向北突围,西汉水战斗也就结束。胡立、段无畏所率大林军夜袭之战,斩杀了一百多名大蕃人,自身伤亡也不小,战死三十多人。

胡立、段无畏下令割下大蕃人脑袋,带着剩下的大林军到凤州投奔侯云策。

浑末部大蕃人完全不了解阶州、成州和凤州基本情况,达布在西汉水战败之时,都还认为三州之地仍是西蜀军驻防。达布率军轻率地突入阶州,为此付出惨痛代价,浑末部实力大损。

达布回到部落前,从凤州被放回来的大蕃人达娃贡先到卓尼。部落之人听到大蕃人在阶州大败的消息,全族震惊,惶惶不可终日。

两个月时间,浑末部先败于党项人,再败于大林军,浑末大蕃人已没有实力在卓尼立足,部族老人准备接受侯云策提出的条件。

达布回到部落,迫于压力,只能接受的侯云策提出的条件,向侯云策附首称臣,换得在卓尼生存的机会。

侯云策最近心情总的来说不错,击退了大蕃人的进攻,取得上任后的开门红,基本解决了来自大蕃人的威胁。于是,按照在郑州形成的老习惯,侯云策带着亲卫到各地转悠,了解三州基本情况。

凤州是边关重镇,老百姓生活艰苦,侯云策虽说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但是亲眼看到老百姓触目惊心的贫穷状态,仍被深深地震撼了。

凤州老百姓贫穷,凤州官府也穷得“叮当”响,侯云策来到中原后,因缘际会,先是在沧州捡了一个落地桃子,得到了刘三财物,后来开办富家商铺和南北商道,赚得盆满钵满。

侯云策很久没有尝到捉襟见肘的滋味了,到几个高阶官员家里拜访之后,对三州官员家庭情况大摇脑袋。

让老百姓吃饱饭很难,提高三州官员的生活水平却简单得多。与大蕃的战事结束以后,侯云策当也搞了一个三板斧。

第一板斧就是增加原来凤、成、阶三州官员的俸禄,至少要和黑雕军军官的俸禄相同。凤、成、阶三州官员对此举措当然举双手赞成,唯有已升任观察判官的钱向南叫苦不迭,钱向南虽姓钱,可是补发了一次俸禄后,其掌管的库房已空得不用锁门了。

侯云策将钱向南叫到身边,道:“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你看凤、成、阶三州的官吏们,穿得还不如我在郑州府中的哪些小厮,也太失官家体统了。”

钱向南叹道:“节度使的心情可以理解,现在库房分文也无,下官确实不知如何是好。”

侯云策道:“开源节流,重在开源,次在节流,我们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增加官府收入。”

钱向南摇头道:“凤、成、阶三州可比不上郑州,郑州富佬多的是,这里老百姓真是穷啊。大山上有的人家饥不裹腹、衣不蔽体,全家人只有一件衣服,谁要出门,才穿上衣服。”

侯云策想到贫困的三州山民,道:“这里山高土薄,战事不断,大家的日子真不好过,我还想减免一些赋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钱向南听到此,脸都吓白了,道:“万万不可,三州官府俸禄全靠这点赋税,若减免了,大家只有喝西北风。”

侯云策嘿嘿笑了几声,道:“这几天,我到各地转悠,在想一件事,大蕃人所处之地,比三州更高更冷,物产更为贫瘠。你说,大蕃人是不是穷得没有衣服,不是吧,我看大蕃人穿得还不错,大蕃人都有办法活得很好,我想三州之人也不应差到那里去。浑末部被我们收服,我们就利用他们来开西方的商道,中原缺马、缺皮,我们买给各军州,那可要赚大钱。我们这边有盐有茶,用得好,就可以控制大蕃人。我们打仗不是为了好玩,打仗最终是要过好日子。”

时间如水般流逝,转眼间,侯云策坐镇三州已经两月有余,这两月,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平常得就如他们喝的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但是,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或明或暗地在三州发生。

窦田、郭宝玉到来之后,侯云策便把三州原有铁匠营的工匠和各种资源全部集中到了凤州,征用了凤州东门处原来铁匠营周围的部分民房,扩大了铁匠营生产规模,然后按照郑州标准,制造了十个风箱,加班加点开始生产新式腰刀和黄桦手弩。

凤州是座安静的城市,每当夜晚来临,除了偶尔在街上匆匆而过的行人之外,整个城市在四周山岭环抱下,睡得如摇篮里的婴儿般香甜。现在铁匠营日夜不停的炉火和敲打声,把东门弄得红红火火。后来,东门在凤州老百姓嘴里就有了另一个别称,叫做红炉,意为红红的火炉。

铁匠营开工之后,人手远远不足,铁匠营在凤州招募了不少年轻人当学工,每月可领取对当地人来说不菲的一笔薪饷。

第一笔薪饷发放之后,整个凤州城的各式肉食卖得格外干净,凡有铁匠营学工的家庭都美滋滋地享受了劳动带来的美食,铁匠营待遇丰厚的消息很快就在凤州城内不胫而走。

当初这些家庭送年轻人当学工,初衷是让这些成天浪在街上的年轻人有事可做,有人管着他们,不外出惹事生非,好歹混碗饭吃。虽说招工之时,铁匠铺承诺有薪饷,但大家都没把薪饷当回事,以为不过是说着好听的事,

谁知一月下来,竟真的有一笔对凤州当地人来说不薄的薪饷。有年轻人在铁匠营作工的家庭就如过年一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小酒,嘲笑那些当初对铁匠营嗤之以鼻的邻居们。做了正确决定的男主人或是女主人,更是骄傲得紧,喝酒的滋滋声都比家里其他的人要响得多。

发薪饷的第二天,铁匠营的大门守卫很骄傲,把想进铁匠营的年轻人挡在门外。面对露出失望之色的年轻人,守卫们很有一种大权在握的快感。和铁匠营有些关系的人家,如送菜的、送水的等等人家,陆续托各种关系来走铁匠营的后门,想把自己或亲戚的子弟送进铁匠营。

侯云策见此情况,便在紧靠铁匠营的旁边另开了一处铁铺,又召了一批年轻人,专门打造老百姓所需钉耙、铁锅等日常铁器。此批年轻人召完之后,铁匠营再也没有容纳能力了,挂出暂停召人的牌子。

这些天,黑城大师兄王全楠带着另外三名师弟,经过千山万水,终于来到凤州。四人在野外住了一晚,第二天进城,直接找到了节度府。

侯云策看到黑城牌子,从桌案上走出来,道:“带两人进内院。”

(第九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