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三生愿 > 第八十九章 西凉名士

三生愿 第八十九章 西凉名士

作者:夜月双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12 来源:258中文

凉州,汉阳郡。

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连接天际,数万大军列队而行,在天地之间显得格外雄壮。

汉阳郡原名天水,当年在世宗孝武皇帝时期,传说一天的夜晚中,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撕裂长空,地上冒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恍若地火喷发一般,在巨大的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而后,只见仿佛从天上而来的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后来此湖的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当地人称其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野之间相传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传说被孝武皇帝听到后,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

后在永平十七年,孝明皇帝遣窦固、耿秉、刘章出敦煌昆仑塞,进西域,击车师国。西域再归大汉,驻军天水,于是将天水改名为汉阳。

红日偏西之时,大军抵达汉阳郡内的治所美阳县。

凉州刺史杨雍和新任汉阳太守盖勋在城外迎接。

张温领着周慎、刘和等人上前一步。

杨雍率先施礼道:“车骑将军终于到了,吾等盼望已久啊!”

张温人如其名,温和的笑着说道:“让杨使君久候了,之前原定先驻扎长安,接到南容的信之后临时改变行程,有些耽搁了。”

杨雍连连摆手,旁边的盖勋也上前施礼问候。

张温微微转身,对着盖勋笑道:“临别之时南容(傅燮字)反复跟我提及元固(盖勋字)之才,使我万分倾慕,今日一见元固不复憾矣。”

杨雍也附和着张温的话称赞了几句,盖勋拱手谦虚了几句。盖勋乃是凉州敦煌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曾被举为孝廉,因刚正不阿,秉公直柬而闻名西凉。

在杨雍之前的凉州刺史左昌趁着征兵时截取军费数千万中饱私囊,盖勋直言劝阻,却被左昌公报私仇派往驻守阿阳县,那左昌本以为面对叛军锋芒,盖勋此战必败,到时候借口将盖勋处死。却没想到盖勋守住了阿阳,而左昌本人却被叛军围在冀县。无奈之下的左昌派人向盖勋求援,盖勋不计前嫌,领兵救援。

当时围攻冀县的就是韩遂和边章,两军阵前,在盖勋痛斥之下,二人也得知冀县无法攻下,向盖勋痛哭拜别之后,便率军撤退。

后来左昌因贪污获罪而免职,韩遂和边章等人继续攻打各郡县,当时护羌校尉夏育被羌人的叛军围困于右扶风。现任凉州刺史杨雍刚刚到任,听闻盖勋的名望,便请盖勋领兵救援。结果被叛军伏击,官军死伤惨重,盖勋也身负三处创伤,仍然岿然不动。

当时的羌人首领滇吾素来敬仰盖勋的为人,他在前面用兵器拦住羌人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若杀了他会遭天谴!盖勋仰头大骂,呼喊着快来杀我!众人大惊失色,滇吾亲自下马让马给盖勋,盖勋拒绝,众人将其绑起来,不敢加害于他,派人将其送回汉阳郡。

由此可见盖勋在西北之地的名声威望,不仅是韩遂、边章这种出身于汉朝的士人,就连当地的羌人都对其敬佩有加。而后杨雍向朝廷讲述了盖勋的事迹,奏请盖勋为汉阳郡太守。

此时张温领军来此,对盖勋也十分尊重。而盖勋也并未因此张狂自傲,为人依然谦逊守礼,对张温恭敬的施礼后,询问道:“车骑将军率领大军未进长安,而是直接赶到汉阳,看来是同意信中之策了?”

张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扭过头介绍了身后的周慎跟刘和等人。

凉州刺史杨雍逐一跟统兵奖励打招呼后,便领着一行人进入汉阳郡的治所冀县城内。

路上张温低声向身旁的盖勋问道:“信中所言之策,虽还有细节让我为之担忧,但观之确实有可行之处。此计可是出自元固之手?”

盖勋微笑着摆了摆手。“此乃另有高人献计,此人当前正在府衙门外恭候车骑将军。”

张温笑着指了指盖勋,彼此不再交谈,而是与其他人谈笑着逐步前行。

到了太守府衙大门外时,之间一众掾属站立于两侧,见到张温和杨雍、盖勋等人连忙上前施礼问候。

张温看了看面前众人,走到其中一人面前,笑着说道:“敬德在此,看来给元固献策的所谓高人,必是敬德了。”

刘和顺着张温的视角一看,原来是之前在冀州见过的阎忠。此人原本是皇甫嵩帐内的参军幕僚,去年随皇甫嵩平定太平道的叛乱后,又跟皇甫嵩的大军回到西凉平叛。后来皇甫嵩被弹劾去职,阎忠也就返回故乡汉阳。

阎忠笑着说道:“区区献计只为车骑将军早日平定西凉,让百姓们能安稳度日罢了,哪里敢受车骑将军的高人之称。”

众人说笑着进入府内,那些迎接和陪同的掾吏跟张温打过招呼后,都纷纷散去。除了凉州刺史杨雍、汉阳郡太守盖勋,以及阎忠外,就是刘和这些,被张温带过来的援军军官随同进入院内。前院厅堂之上,大家落座继续交谈。

刺史杨雍对于凉州当前复杂的局势的分析,谈到了陇西和金城两处已经被叛军控制。而且凉州各地的豪族世家都跟韩遂和边章交情匪浅,正因如此才使得叛军能够急速扩张,拥兵十万,进而才有胆魄攻击三辅之地。

张温右手捋须,面色渐渐严肃。

盖勋又接着解释道:“韩遂和边章在凉州名气很大。此二人之前原名为韩约和边允,本就是跟敬德(阎忠字)一样的西凉名士。若只是那北宫伯玉进行叛乱,事情反而简单的很,他们纯粹只是为了劫掠才会叛乱。只要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各地豪族百姓都会纷纷支持官军,驱赶羌人。只是这次情况有变,那北宫伯玉也知道他自己身为羌人,在朝廷的征讨之下,最多只能做个流寇,于是便劫持了韩遂和边章二人。现在边章被推举为叛军大帅,形势就完全朝叛军有利的形势发展了。凉州各地的豪族不仅和韩遂、边章二人关系密切,就连刺史府的各级本地掾吏,也都跟此二人十分熟悉。从他们在这么短时间能控制金城和陇右两郡,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若不能一战定胜负,后续的战事就可能会被拖延很久。”

张温沉思许久,扭过头看向阎忠。“看来想要平定凉州,确实要如敬德所言了。只是此策有些冒险,我心下难免担忧啊。”

阎忠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刚才杨使君把其他掾吏从属都支开,就是为了避免我们的定计有所泄露。无论是刺史府,还是元固的这座太守府,都有不少官吏跟韩遂和边章相识,我们很难完全信任所有人。”

张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想到之前傅燮一直坚持让自己再征调援兵来西凉,估计就是原本的凉州兵不足以信任的原因。

“之前义真(皇甫嵩字)的处境,现在我也终于能体会了。现在凉州境内的其他军队,有哪些可以信任?有哪些可能背叛?”

盖勋摇头说道:“背叛估计还不可能,毕竟身为朝廷官军,又有谁会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倒戈背叛,但是跟那些豪族互通消息还是难以避免。比如那原皇甫将军麾下的麴义,此人就是金城麴氏的族中子弟,与韩遂乃是同乡,我们根本就没办法完全信任他。还有陇西的那个督尉华雄,手下部卒的军官多为金城和陇右的豪族子弟,人员混杂,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传到叛军那里。所以这些人都只可临阵而用,却不可使其先知战策。”

张温面露愁容,接着问道:“那讨虏将军董卓呢?”

阎忠和盖勋对视一眼,而后阎忠说道:“那讨虏将军董卓其人,原本就是临洮当地的豪强出身,家中祖辈世代与羌人都有交往,那羌人的叛军首领北宫伯玉就与其关系颇深。而且……”阎忠稍停顿片刻,似乎是在斟酌言辞,继续说道:“此人心性暴虐狡诈,实在难为腹心之助。而且听说他利用其故主之孙种劭的关系,已经依附于大将军何进。故而……”

张温面色微变,摆了摆手,示意阎忠不必再说。

“此刻方理解敬德先前心中所献之策的缘由了,若不冒险一试,我的结局当于义真(皇甫嵩字)一样了。”轻微叹了口气之后,张温有些无奈的继续说道:“也罢,我先给天子上疏,若能得天子体谅,前期之战还能坚持下来。”

阎忠看着颇为感慨的张温,指了指一旁的盖勋说道:“元固亦可私下给天子一份奏疏。”

张温听罢,微微一愣。

盖勋笑了笑,说道:“就是敬德不说,我也会这么做的。”

张温面露疑惑之色。“此言谓何?”

阎忠笑着反问道:“车骑将军可知天子私下手诏外臣征询国策之事?”

张温恍然大悟,阎忠继续说道:“元固之名,亦曾传到天子耳中。所以天子对其十分欣赏和信任,常常会有手诏私下向元固询问政事。此次车骑将军欲破叛军而行险策,难免会引起猜忌。若是有元固私下的奏疏,那天子对车骑将军也会多有信任,此策方可实施。”

张温急忙站起,拉着盖勋的手说道:“那就拜托元固了,若天子不对我猜忌,此策实施起来胜算更大。凉州平叛之事,就看元固的奏疏能否说动天子了。”

盖勋谦逊的施礼道:“车骑将军言重了,我自当向天子说明原委,以助将军击败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