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三生愿 > 第七章 熹平石经

三生愿 第七章 熹平石经

作者:夜月双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12 来源:258中文

烈日当空,刘和单衣素袍来到酒肆之中。徐他和许昭已经早早到了那里,刘和与二人打了招呼,便寻了空处与二人坐下。

原本自先秦之前,酒肆只是纯粹买卖酒的场所,从汉孝景皇帝时期,民间物产开始丰富,便有屠户多立于酒肆旁,捎带着卖自家肉食。

再到光武皇帝中兴后,游学之风再次兴盛而起,那些游子们饮酒时也需要肉食和菜饼之类的以充饥果腹,门阀世族子弟更需要精美肉食以佐酒相食。故而各处郡城内的酒肆渐渐除了酒以外,还会捎带卖些肉食,也正因如此,普通郡城内酒肆旁多屠夫之所。

三人少坐了一会儿后,王越也到了。徐他和许昭知道刘和前几日在操练后,都会寻王越学习剑技,故而也不惊讶。几人彼此行礼招呼过之后,便每人倒了觞酒。酒肆之中毕竟是商贾之地,所以也就是用觞来饮酒,只有贵族之家才会用爵来饮酒。

觞也称耳杯,徐他举起杯,乐呵呵的说道:“属下先敬王仆射了,早前听闻仆射不仅剑术第一,酒量也极其豪壮。今日有幸一同饮酒,属下豁出去也定陪王仆射饮的尽兴。”

许昭打趣道:“这次有人请客,你肯定能豁出去喝了。”

刘和也跟着笑道:“今日这酒你们尽情喝,想来还不至于一顿酒食就把我家中的钱财耗尽。家父还嘱咐我多去支取了些钱财,应该是足够你们从现在喝到日暮之时。”

徐他饮尽杯中酒后,笑呵呵的说道:“为何只能饮到入暮时分,何不豪饮到夜半。”

刘和看着略显癫狂的徐他,指了指他戏谑的说道:“洛阳城过了酉时之后便要开始宵禁,吾等不过小小兵吏,难道你还敢身犯禁令不成?”

徐他似乎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都是军伍中人,我们也不闹事,饮些酒罢了,想来没什么多大讲究。”

旁边的许昭却是说道:“禁令还是不要违逆的好,之前听闻那北部尉曹操还曾杖杀过蹇硕的叔父蹇图。那蹇硕可是当今天子身旁的宦官,你觉得你的面子比那宦官的都大么?”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如今哪里还会因宵禁杖杀人命。”徐他边饮酒边毫不在意的说着。

刘和听闻后,颇感兴趣的问道:“看来你们对洛阳城内的事情十分熟悉嘛!”

许昭轻轻饮了口酒,笑着说道“我们都不是河南人,来了洛阳也没多少年,这些还都是听那些年长的袍泽们闲聊才知道的。估计王仆射知道的比我们详细的多了,而且王仆射名望很高,即便是那些世家子弟也多有想与王仆射交往者。”

旁边的王越笑了笑,略显谦虚的说道:“我年少曾仗剑游侠,故而有些名声。洛阳城中世族子弟多好剑技者,彼此间常有切磋技艺。子决所说的那曹操字孟德,我与其也确实相识。此人豪爽大气,年少也曾飞鹰走狗,那时的脾气与当日见过的那长水校尉袁公路算是相似。其父乃是九卿之一,现官拜大鸿胪。他也不差,现在已做议郎,可上朝论政了。”

刘和边听边点头,不时询问道:“看来这曹孟德也是性情跋扈刚直之人啊,违反禁令竟敢杖杀,而且还是杖杀天子身边大宦官的叔父。”

王越摆了摆手,说道:“那些高门子弟,性情跋扈些也是寻常。曹孟德此人还算其中出众者,思虑敏捷,志向远大,颇有担当。出仕之后严苛禁令,但有犯者从不容情。之前闲暇时彼此酒谈,还说想成为征西大将军,平定西域成就当年班定远之功。”

徐他举着酒杯,插嘴说道:“听说过、听说过。那曹孟德算是洛阳八公子里面比较不错的了,听闻前太尉乔大人还对其十分赏识,而且那月旦评的南阳许劭还说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许昭似乎也是头一次听闻,见徐他饮酒后有点口无遮拦,便提醒道:“那子将(许劭字)先生乃是四海闻名的大贤之人,提起来切勿不敬啊。”

徐他没在意许昭后半句的提醒,只是自得的解释道:“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说的就是天下平稳之时,那曹操充其量做一个奸贼的佞臣,要是天下大乱了,这曹操就要成英雄来,这英雄嘛……就难说咯。”

许昭皱了皱眉头,说道:“这等胡言乱语还是少讲。”

徐他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小声嘟囔了两句后就专心喝酒。

刘和第一次听闻所谓的洛阳八公子,颇为好奇的问道:“我只听闻八俊、八顾、八及、八厨,这还是首次听闻洛阳城内有八公子。”

王越在洛阳多年,这些事情自然十分清楚,便笑着给刘和解释道:“这洛阳的八公子也就是城内民众之间的戏言。主要是几家高门大户在洛阳的子弟,平日里名声流传颇胜,大家就取了这么八公子之称。刚才说起的那曹孟德算其中之一,前几日你见过的那袁术也算其中之一,还有其兄长袁绍袁本初。弘农杨众杨文坤、颍川刘陶刘子奇、太原王盖王覆器、博陵崔钧崔州平、河内张范张公仪,共这八人。”

刘和几人还在闲聊着洛阳轶事,酒肆门口进来几个士子神情激昂,彼此高声谈论着太学的石经之事,毫不避讳他人。

“此石碑当立太学门前,供天下所有人观赏。”

“羽仪兄所言不妥,这石经乃是儒家经典,确实当立在讲堂之中。太学门前还有走夫贩卒路过,这等行人观摩石经又有何用。”

听着二人对话,刘和心中一动,向那几名士子出口询问道:“几位先生,区区冒昧询问。听闻几位谈论太学的石经,颇为好奇,便想知道是何石经令几位先生如此争论。”

其中一名士子看了看刘和,见到刘和虽然身披素袍,却是气质从容,坐姿优雅,明显是世族家子弟的模样。旁边的徐他和许昭都是肩宽臂长的武人壮士,王越更是雄壮挺拔。拱了拱手出声说道:“小郎客气了,吾等只是太学诸生,还当不起先生之称。看起来你也当为读书子弟,却不知蔡君正定的六经文字?”

刘和笑着解释道:“来洛阳不久,些许事情都未曾听闻,故而有所询问。汝所言的蔡君可是蔡伯喈先生嘛?难道之前说的石经便是伯喈先生所书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这么说到也无不可,确实是熹平四年时蔡先生所书的石经,镌刻了四十六碑。在卢尚书(卢植)和杨太尉(杨彪)等人的校正之后现已完成,朝中已经定下日子,过两日便准备立于太学前。”

刘和心里了然,果真是熹平石经。这石经因为立于太学,所以此时人们都称为太学石经。后世称之为汉石经,开创了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式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再加上是由大名鼎鼎的飞白书蔡伯喈用隶书所写,故而天下闻名。

“蔡先生所书的石经,海内知名,之前有所听闻,确实知之甚少。没想到竟有机会亲见,想来后两日当会有无数人观摩。”刘和一直听闻蔡邕所正定编纂的熹平石经,没想到竟然有机会亲眼看到,十分的兴奋。平静下来后,朝那几位太学生拱手施礼,继续说道:“刚才冒昧,还未询问几位姓名。”

跟刘和答话的那人拱了拱手说道:“会籍黄安,字子定。”

刚才与这张安争论的另一人说道:“安定张凤,字羽仪。”

刘和颇为惊讶的说道:“莫不是当年为皇甫威明大人上疏正名,斥责宦官的张羽仪?”

张凤谦虚的说道:“皇甫大人本为吾同乡,能有幸呈疏,才是吾等太学诸生分内之事。”

刘和笑着赞叹了几句,看向后面另一位士子,观其坐姿随意洒脱,不拘小节。这边谈论的热火朝天,他也只是端起耳杯淡然的饮酒。刘和不敢失礼,笑了笑询问道:“不知这位高姓大名?”

那人看了刘和一眼,似笑非笑的撇撇嘴,说道:“这小郎容貌英姿,一副世家子的气度。难道不知询问他人姓名时,要先自报本名吗?”

刘和笑着说道:“东海刘和,区区尚未及冠,还未取表字。”

“颍川戏志才,字文正。”

“好名!好字!”刘和听到戏志才之后,愣了下神,然后脱口而出。说罢后,刘和心下有些后悔。自从王莽篡汉之后,令天下众人将名改为单字,而后形成风气习俗,凡贵者取名皆为单字,只有贱民才取双字名。所以各家之中甚少有人起名为双字,不过也不全然如此。

戏志才听见刘和称赞,也是一愣神,仔细看了看刘和的神情,貌似并非作伪或嘲讽之态,拱了拱手,说道:“前些日子听闻前幽州刺史刘伯安的家眷来到洛阳,莫非公子便是那刘刺史之子?”

刘和点了点头,颇为钦佩的说道:“这位先生思虑敏捷,竟如此快的便识别小子出身。”

“先生之称不敢当,刘伯安便是东海人,刘公子自称来自东海,旁边有这位洛阳剑术豪侠且为虎贲仆射的王越子度,以及这两位看起来便是军伍出身的袍泽,再加上之前与袁公路的冲突,想猜到公子的身份也不算难事。”

刘和先是一愣,而后坦然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