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炭跟烧窑有很多不同,沈有福会一点烧窑皮毛,便将其全盘教给沈家河。二·八·中·文·网他随手搭了个徒具外形的小砖窑,接着便点燃一把枯草。当然,真正烧窑最低要求也是木柴,秸秆之类太难控制火候,不合适,要求高一些的,则会采用炭火。
烧炭是沈有福的立身之本,不可能将其中的关窍都传授给沈家河,他现在说的看似详细,其实都是些烧炭之人都会的技巧。
即便如此,沈家河也听得极为认真。他清楚,这个机会难得,多半人怕是连皮毛都不容易学到。
见沈家河兴冲冲进门,方天林已经知道结果,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怎么样?”
“我都记住了。”沈家河满脸笑意,继而想起烧窑之事,眼中泛起一抹愁色,“砖窑要建在哪?后院菜园子还是树林子那块地里?”
这两个地方都不怎么合适,却已是眼下最好的选择。方天林稍一思索,便决定将小砖窑搭在树林子那块试验地上。家里院墙不够高,又人来人往,很容易被外人看到,反倒是试验地那里,除了农忙时分,其他大部分时候都只有方天林跟沈家河两人照看作物,八角刺篱笆墙也建得够高,被人看到的几率不大。
技艺需要时间来沉淀,方天林跟沈家河却顾不上这些,用粗糙的手艺搭了个一米多高的小砖窑,便开始尝试着烧砖。
两人都是新手,虽然觉得不管他们手艺如何,对烧制儿子们捏的小泥砖造成的影响可能都不会太大,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还特意晒了些普通土砖进行试烧。
第一炉砖开启的时候,两人看着堆在面前的成品,差点没笑出声来,之后便揪起眉毛。这次烧制实在是太过糟糕,大多数红砖都裂纹满布,有一些甚至都碎了,完好能用的一块都没有,最好那部分也不过就是裂缝少一些。
方天林跟沈家河谁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差错。砖坯晒制、炉火控制,甚至小砖窑本身就很可能存在问题。毫无头绪之下,两人只能采取笨办法,之后每次烧窑时只变动一个因素,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全看天意,反正让他们跟专业的烧砖师傅那般厉害根本不可能。
现在气温还不高,砖窑建得又小,烧窑时倒是并不觉得难受,就是太耗时间,方天林跟沈家河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花在这上头。
两人并没有避着家人,沈老爹他们一问起,便直说是在烧砖。
对于方天林的折腾劲,沈家人早就领教过,听闻此事后,也只在最开始惊讶了一番,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去观摩两人的烧砖过程。见到那一地碎砖裂砖,众人嘴上虽没说什么,脸上的笑意却是骗不了人。待新鲜劲过去后,砖窑这边连孩子都很少光顾。
两人谁也没在意这些,继续一步步尝试。
“差不多了吧?”沈家河擦了一把额头冒出的汗水,留下一道道黑灰。
好在买的都是价格低廉之物,贵的那些方天林直接拒绝了,家底就那些,暂时他们还买不起。
东西置办得差不多时,沈璧从中挑选出沙子等好几样物品。矿物之类由他和沈璋进行二次加工,植物就全交给沈璜处理。这一步骤之后,沈璧让双亲将所有东西全倒进泥砖制成的几个器皿中,之后放进窑内。
当无色透明的液体从几个出液口流出来,又经过几道工序,最后成了造型各异的物品时,沈家河再次心都提起来。
新品砖和青砖红砖都有明显区别,家里不可能将之拿出去卖,眼前这些他没看错的话应该是琉璃,除了品质更好一些,和市面上流通的没太大差别。只是琉璃价格高昂,并非普通百姓所能消费得起。就这点而言,它比新砖还要惹人眼,他得好好跟孩子们说说,一定不能被人发现。
方天林想得更深,他不认为这些是普通玻璃,即便看着很像,甚至主料都相同,他也不信。
看到成品之后,方天林便知道,眼前这个新潮建筑压根不是什么砖窑,恐怕也不是玻璃熔炉,应该是个多功能煅烧炉,想烧制什么,只要把放置在窑内的器具更换一下,加进去相应的配料,再更换几个模具,就能实现。
三胞胎一天能处理的物品很少,新品玻璃同样需要攒好几天才够烧上一炉。
方天林仔细查看过成品,正品率跟之前烧制新砖差不多,和次品几近对半开。孩子们眼中只有正品,次品就归他跟沈家河处理。遗憾的是,由于新品玻璃是一次成型,样式是特定的,很是奇形怪状,看起来有点像是化学实验仪器,绝大多数都没法利用。
方天林决定自己尝试着把次品玻璃回炉重新烧制。行动之前,他问了大儿子,确认用那些内置容器进行二次烧制不影响后续使用,便叫上沈家河一起趁着多功能煅烧炉停火的间歇加紧行动。
经过这么多天观察,方天林已经发现,新品砖才是功能最强大的基础物品。无论是多功能煅烧炉,还是炉内各种内置容器和炉外的模具,都是用它们组合而成,而且不同位置功能差异很大。这份区别,应该就是在新品砖组合时出现。虽然方天林看不到那一刻发生的变化,但他有七八分把握,他的猜测没错。
新砖已经所剩无几,方天林不想浪费孩子们的心血,便只让沈璧弄了一个玻璃杯模具。玻璃这种东西,沈家没法掌控,烧再多都只能背着人在自个房里用一下,或许还能当作传家宝,在实在过不下去时,拿到当铺换成钱用。
是以,方天林对它并没有多少想法。他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想看看次品回炉重烧后能不能得到正品。结果打开全部出液口,得到的清一色都是次品。他便不再折腾,凡是次品都暂时收到房中。
看着房中一角成了沈璜的实验场所,炕尾墙边堆了大半藤箱玻璃杯,方天林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才开始没多久就有这么多次品,时间一长还了得?到时候怕是整间房用来放置儿子们不要的次品都不够塞牙缝。
真到了那时,要么将这些次品当成垃圾掩埋,要么进行废品回收再利用。前者倒是方便,就是太过浪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次品,放在靖朝,那妥妥都是远超目前同类物品甚多的极品。至于后一种回收能力,方天林显然暂时还不具备,很自然地,他便将目光对准儿子们,特别是大儿子沈璧。结果得到的答案并不那么乐观,小家伙们现阶段也没法进行回收处理。
还好,三胞胎未知能力有限,一个月制造出的次品不多,一两年内这间房应该还能塞得下。实在不行,他就将所有次品都制成实心砖,这样房间就能堆放更多物品。
自从沈璧三兄弟开启特殊能力后,便三不五时往家扒拉东西。今天挖回一棵野草,明天捡到一颗小石子……没多久便将沈家河特意为他们制作的小木箱塞得满满当当。